八达岭长城
“北京的八达岭长城”这个名字我常常在别人口中听过,今天可算是可以见到了。
在出门之前,我还问了度娘长城的历史什么的: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经过八十余年的修建,八达岭长城成为城关相联、墩堡相望、重城护卫、烽火报警的严密防御体系。
我们收拾完就出门了,我们规划好了路线,就开始了我们今天的行程。我们先走到一个公交站牌,打了个公交车。在公交车上,我旁边的是一位爷爷,他十分友好。在路上,爷爷总是给我介绍北京……在我下车时我们还互相到了别。
下了车,我们走到了个车站,买了十几张直通八达岭长城的票,也认识了姓贾的女导游。在路上贾导也会为我们介绍路上的景。在路上贾导还向我们将八达岭这个名字的由来。
八达岭这名,最早的时候是出于金代诗人刘迎的长诗中《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和《出八达岭》。在元代,这里称“北口”,是与南口相对而言。南口也在北京北郊昌平县境内,从南口到北口,中间是一条40里长的峡谷,峡谷中有万里长城的著名关口“居庸关”,这条峡谷也因此而得名叫“关沟”。是八达岭高踞关沟北端的最高处。
十二点多就到了,我们是各逛各的,但只有三个小时的时间,所以我们买完票后就赶紧开始爬这个举世闻名的八达岭长城。但人也是真的多。
开始爬了,按照贾导所说的路线走。第一层不陡,只是个缓缓的小坡,所以一楼爬的就十分简单。到第二楼了,在这一层看见了一位外国人,就想起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和外国人有一张合影。我和我的搭档就拿起相机去拍照:“Hello, can we take a picture?”那个外国人十分爽快的答应了,我就拿起手机开始拍照,当然拍完了是要说“Thank you”的。我们告了别。可还没走多远,我们就犯起了花痴:羡慕他们,外国人都好美啊!
我们接着爬,旁边的景十分美,忍不住的多看几眼,整个山上都郁郁葱葱的,站在上面的我终于体会到杜甫的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啊!
我们一口气爬到了五楼,那个坡陡的,都快成90度了。上山十分的难,这也就让我想起那句:上山容易下山难。但事实证明上山也并不容易呀!
我们爬完长城就回到了车上,在路上我了解了八达岭的一些历史:八达岭从古至今都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春秋战国时期了防御北方民族的侵扰,便在此修筑了长城,至今依旧可以见到残墙,墩台遗存,其走向与明长城大体一致。八达岭是峰峦叠嶂的军都山风吹草动的一个山口,明代《长安夜话》中说:“路从此分,四通八达,故名八达岭,是关山最高者。”可见八达岭的地理战略地位。
回到酒店了,在一楼我们看见了许多外国人,和别人也聊了许多,也拍了许多照片。看来外国人是真的友好!\(^∀^)メ(^∀^)ノ
成为“落汤鸡”的一天
今天的目的地是清华北大和圆明园遗址,我们是坐地铁去的,一路上车上的人也是特别多。
北大和清华都是中国著名的大学之一,北大的首任校长-严复。1914年,胡仁源任北京大学校长。在这个时候已经有黄侃、辜鸿铭、钱玄同、马叙伦、陶孟和、冯祖荀、何育杰、俞同奎等名家在北京大学任教。在又在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校,旋即冠“国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严复出任北京大学首任校长。
在1900年6月,“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赔偿白银4.5亿两,史称“庚子赔款”。1904年美国表示所得赔款“原属过多”,可用于“退款办学”。经中美双方多次商谈,于1908年确定退款办学相关事宜。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士1906年给美国总统《备忘录》中的一段话反映了美国退款办学的真实目的:“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这就是说,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领袖的方式。”“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可靠。”也就有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清华大学。
大概一个小时就到了,刚出地铁站,外面。就开始滴起了雨点,但没想到这雨竟越下越大,还不停了。但是还好了,过一会就不下了。
我们去先去的北大,但可惜根本进不去。其实准确的说是清华和北大两个都进不去。
但是在清华门口留了个照。还有北大的医院滴。
后来我们拍完照后就去圆明园了。走了一段路就到啦。我们是从停车场那边进来的,在门口拍一张集体大合照。
进门是圆明园的遗址,看着那一大片场景,我心里想:圆明园都被那些人给烧完了!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1860年10月6日傍晚,侵略军闯入圆明园大宫门。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法联军洗劫两天后,向城内开进。
1860年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仑三世),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英法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这英法联军的侵略,是我们中华儿女永远不能忘掉的耻辱!
走着走着,就又开始下起了雨,并且雨还越下越大。但这并不能阻挡我们那强烈的兴趣(⑅˃˂⑅)
我们来到了一个迷宫跟前,在里面走,就像是走进了一大块的水潭子,地上积的水到了脚腕那里。走路的时候,竟然想到了电影中轻功水上漂的场景。
走了十几分钟,算是走出了这个“鬼地方”。因为雨下的太大,所以我们就多到一个亭子下避雨。待了几十分钟我们才冲出了那个亭子,跑向地铁站。
在跑的过程,旁边的同学都说我想一个大姐姐一样。o(≧v≦)o~~好棒 (骄傲!)
终于回到酒店了,我们赶紧冲个热水澡,以防感冒。
游逛的过程中难免会受伤、难过。但整个路程、整个时间我们却开开心心嗒!
大栅栏一日
昨天晚上睡的好呐,从下午五点多就开始补觉了,一直睡到今早七点多才起来的。
我们起来开始收拾洗漱了。八点多就去下面吃饭了。
我们吃完饭后,就又回到房间里了。开了个会,就是为了确定好路线和十二点之前我们要干什么,最后结果是:下午去大栅栏。然后个回各的房间,就开始查这几天在北京去的景点的历史什么的。因为我们北京十日游就要结束了。要开始准备我们的研学报告了。
一点我们 出门了。坐的是地铁,也没几站就到了。我们下了车后走几步就到了“大栅栏”。
终于到了我们常听的“老北京胡同”。今天来到这没见多少人,但还是希望自己可以看到北京四合院。胡同路上的景还是挺好看的,路边的花等。
后来就来到了大栅栏。大栅栏的设置在明代就有了,1488年就下令在北京城内大街曲巷设立栅栏,并派士兵把守,以防盗贼。到了清代,这里已成为主要的商业中心,因为买卖多,为了能够有效地防止盗贼,栅栏建得比其他地方都大,也都好看,所以才叫“大栅栏”。大栅栏街原称廊房四条,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大栅栏处在古老北京中心地段,是南中轴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就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
一开街,大栅栏里就摩肩接踵的,除了一些店面门面上刷的新漆可以看出刚刚改造的痕迹,整个大栅栏像是没有经历这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改造。在“老北京”中间曾经流传着一个购物口诀:买鞋内联升,买帽马聚源,小吃青云阁,买布瑞蚨祥,买表亨得利,买茶张一元,买咸菜要去六必居,买点心还得正明斋,立体电影只有大观楼,针头线脑最好长和厚。这些老字号,无一例外都汇集在大栅栏这块“风水宝地”。这次所改造的范围是东起前门大街,西至南新华街,南邻珠市口西大街,北接前门西大街,全长266米,总占地面积为1.1平方公里。
最后我们就在大栅栏里转,在转的途中,看到了“德云社”,但可惜它并不是我们想要的德云社,而是什么卖茶的。并且德云社是中国最著名的大型专业相声社团之一,全称北京德云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曾经名为北京相声大会,2003年更名为德云社。
还买了个烤鸭的那个。一盒也是十分贵,但是味道还挺好的。就是吃多了就会腻的。吃完这我们就去一个炸酱面馆吃了个饭。(好贵的 六碗都快两百了!)
我们七点多就结束今天的旅程了。总结是“老北京胡同”是真的good!景也很美呀!
八点多就回到酒店了,脑子中依旧放映着大栅栏里的景色——一条条清雅的青砖路面,古香古色的建筑店铺,悠闲的游人和各个店铺中忙碌的营业员。
我也带着那美景进入了梦乡……
落寞的购物天地
今天早上我们去的是中关村。我们去之前问了度娘“中关村名字来历”,最后的结果有许多的说法:
说法一:由“中湾村”转化而来。中关村最早叫“中湾”,据说过去这里是永定河故道,有旱河流过。当地人称“中湾”,形成村落后,被称为“中湾村”,以后河道逐步消失,人们便谐音,把“中湾村”叫成了“中关村”。
说法二:由“中官茶庄”演化而来。据传明朝的时候,一个很有权势的太监攒了一笔大钱,便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开了一个茶庄,起名“中官茶庄”,因太监不能经商,便以“中官”二字暗指此茶庄为太监所开。“中”字乃是“内”的意思,过去指宫中的太监。以后这茶庄附近逐渐形成村落,地名就被称为“中官”。清代末年在编制地图时,因为“中官”二字寓意太监,不太好听,故改为“中关”,并在后面加上“村”字,“中关村”这个地名就出现了。
说法三:由“居官屯”演变而来。传说清漪园(现在的颐和园)和圆明园建成后,皇帝和皇后都非常喜欢里面的景致,一年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住在里面,并召见群臣和处理朝政。因这里离城里较远,大臣们怕早晨赶不过来,于是就在离清漪园和圆明园都不远的村子里租住民房过夜,人称“居官屯”。后来英法联军烧了清漪园和圆明园,大臣们就不在这里租住了,但“居官屯”这个名字却流传下来,以后被谐音,叫成了“中关村”。
说法四:由“中官坟”讹化而来。据传清代的时候有一位总管大太监,在这里购置了几十亩地,打算以后作为养老和葬身之地。没过几年他就死了,还真被安葬在了这里,得名“中官坟”,“中官”二字在过去有太监的意思。以后又死了太监也往这里埋,时间长了,这一带成了专门埋葬太监的墓地。形成村落后,人们因忌讳“坟”而改称,并讹为“中官村”,以后又谐音为“中关村”。
说法五:由“中关屯”演变而来。清代雍正年间,在蓝旗营辖区内设五关,东关在五道庙,西关在苏州街,南关在石板路,北关在成府,蓝旗营汛防居四关之中,所设之关是谓“中关”,此关扼住西南通向东北的要道。以后中关一带形成村落,被称为“中关屯”。后被改称为“中关村”。
还有中关村科技园。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拥有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近41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国家科研院所206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6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大学科技园26家,留学人员创业园34家。
坐地铁去了。坐了几十分钟就到了。我们走进那大楼,并没有看到老师所说的“人山人海”,而是寥寥无几。他就感觉他就这样子不像那种日子,知道吧听老师说是因为国家的政策,所以只留下几家公司。
因为没什么逛的,所以就出来了,吃完午饭,就去了西单。
任月丽,也就是西单女孩。她是在西单地下通道唱歌的任月丽被网友拍摄其翻唱安琥的《天使的翅膀》DV被传到网上,由此成名。
西单是以商业为主的街区,还有“年轻人的购物天堂”之美誉。进到里面,果不其然,里面什么都有。我们就开始闲逛了,我们进了一家店。那里有手帐本、笔、手帐贴,手办等,还有可爱的娃娃呢。我一直都想买个耳钉。自从来了北京,耳钉丢了后就怕耳洞长住,所以就一直找耳钉。在这家店我买了两副耳钉,是冰淇淋和小蛋糕的,一共29元(好心疼)。
买完就在西单乱转了。快六点才坐地铁回酒店。六点多回到酒店了,我们在大厅坐了一会就去餐厅吃饭了。
吃完后,上来开了会,就开始写作业了。
北京故宫
北京的故宫。故宫又称紫禁城。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天帝居住在紫微宫,而人间皇帝自诩为受命于天的“天子”,其居所应象征紫微宫以与天帝对应,《后汉书》载“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12] 紫微、紫垣、紫宫等便成了帝王宫殿的代称。由于封建皇宫在古代属于禁地,常人不能进入,故称为“紫禁”。但明朝初期称为“皇城”,直接称呼为“紫禁城”则大约始于明朝中晚期。
北京故宫也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是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今天来到我们的故宫,真是赞叹不已:古代人是多么智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