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脐眼是人出生后第一道疤,可是,对于肚脐眼这个似有可无的器官,人们了解的都不多,就像这个问题:肚脐眼到底通向哪儿呢?谁都说不清。
肚脐眼到底通向人身体哪个器官?胃、肠子、肝脏、肾脏?哈哈,你都没有猜对,因为,肚脐眼哪里也不通,它就是一个死胡同。
我们都知道,胎儿时期,脐带将胎儿和母体胎盘相连,传输营养物质和排泄废物;出生后,失去作用的脐带就失掉了这个功能,被结扎、剪断,残留在外边的脐带残端逐渐萎缩脱落,形成了肚脐眼。
我们在剪脐带的时候,胎儿和母亲都不会觉得疼,因为脐带不连接母体的神经系统,胎儿的神经系统也没有发展完全。
脐带剪掉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愈合,肚脐眼旁边的皮肤会慢慢地从两边向中间长,里面也在默默地长“肉”,这些瘢痕组织最终把洞补上。最终,形成了肚脐眼。
所以说,肚脐眼只是一个封闭的盲孔。脐带内的主要结构在断脐后就消失、闭塞或者纤维化了,最后形成的结构类似于增厚的腹膜。不过里面连着三根韧带,一根是肝圆韧带,连接到肝脏的表面,两根是脐侧韧带,连接到膀胱的附近。
在胎儿时期,我们通过脐带输送进来的养料,所以就有专门的血管通到肝脏去运送养分,等到胎儿生出来了,这些血管就没用了,然后就变成了韧带,像脐静脉闭塞后形成的纤维索和腹膜组成肝圆韧带,就覆盖在肝脏外边,但是,和肝脏是不相通的。
肚脐眼在封闭之前,也就是新生儿时期,是很脆弱的,如果对于新生儿的脐带残端的护理不当,就会出现诸如脐炎、脐疝、脐瘘、脐窦等疾病。在人体胎儿时期,通过脐环部位有二条动脉、一条静脉、卵黄管及脐尿管与母体相连,以获取营养。在胎儿出生前后,上述管道逐渐闭锁,脐环闭锁时形成脐凹陷。如果闭锁不全或延期闭锁,就会出现婴儿脐疝,婴儿脐疝属先天性,发病原因有脐部发育不全,脐环没有完全闭锁;或脐部的瘢痕组织薄弱,不够坚固。在腹内压增加。(经常啼哭、便秘等情况下,内脏可以从脐部突出而形成)。
一般来说,新生儿脐疝一旦发生很难自然治愈,需要进行治疗。一般采取的是非手术治疗,主要是硬韧垫加压法或膏贴挤法。也就是用物理的办法把鼓出来的脐带给压回去。如果这种办法没有效果的话,就只能采用手术治疗了,手术方法有保留脐部的修补术和切除脐部的修补术等。
在对新生儿的脐带残端护理时,要做到2点:一是不能沾水,二是杜绝感染。
在过去古代,接生婆给新生儿断脐时,要预留一小段,用细麻线缠扎,再仔细折叠盘结起来,外边用干净的软棉布包扎好,切不可沾水,以免引起“脐风”,等到3,5天后,,残存的脐带脱水干枯自然脱落,形成一个略为下凹的脐眼,这就是考验接生婆的功底了。据说,如果脐带脱落后,脐眼外突,接生婆的红包钱就会少去许多,话传开去还可能砸了饭碗。因此,接生婆在在剪掉脐带时很用心。如果在冬天,怕剪刀太凉,冷气内侵,还往往以绵布相裹用齿咬断脐带,也有用大麻油纸慢慢烧断的,有的则用竹制旧吹火筒,将其剖成两片以代刀断脐。主要是怕金属铁器不干净,引起婴儿的脐风(也就是现在说的破伤风)。
在产房,我们现在主要采用的是专业的断脐剪,完全避免了感染和沾水等问题。
新妈妈们在护理脐带时,要注意:第一,要保持干燥。在宝宝脐带脱落前应保持干燥,如果洗澡时不慎将脐带根部弄湿了,应该用干净的小棉棒擦拭干净。第二,要避免摩擦。纸尿裤大小要适当,千万不要使尿裤的腰际刚好在脐带根部,这样在宝宝活动时易摩擦到脐带根部,导致破皮发红,甚至出血。第三,要避免闷热。绝对不能用面霜、乳液及油类涂抹脐带根部,以免脐带不易干燥甚至导致感染。还有的新妈妈给孩子用的纸尿裤,发现,包裹脐带的布也湿了。在用纸尿裤时,包好尿布后把边缘往下折,把肚脐眼露出来,这样就不会把肚脐眼浸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