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万城位于陕西榆林靖边县城北58公里处的红墩界乡白城则村,为匈奴人的都城遗址,因其城墙为白色,当地人称白城子。又因系赫连勃勃所建,故又称为赫连城。为东晋时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也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是中国北方较早的都城,已有近1600年历史。统万城始建于公元413年,竣工于公元418年,由汉奢延城改筑而成。后来在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一统北方期间,统万城被攻克,从此设置为统万军镇。
统万城整个城池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分东城和西城。东城周长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遗址全部为夯土建筑遗存。西城为当时的内城,四面各开一门,城垣外侧建马面,四隅角楼的台基用加宽作法。城内中部偏南有一长方形宫殿建筑台基,附近出土有花纹方砖。郭城南北垣情况不详,东西垣相距5千米,但遗迹遗物很少。凭借其文化特质,统万城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人文旅游价值。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十六国时期的文化以及当地的生态环境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92年统万城遗址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统万城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城址意义:
统万城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具有重要的考古文物价值、建筑艺术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价值:
统万城繁华了五百多年,历史文化信息丰富,反映了匈奴民族和古城的兴衰,体现了中国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及其游牧文化与中原汉族及其农耕文化的交融;作为陕西省和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统万城内珍贵文物众多,是研究匈奴民族等多方面科学研究的重要文物资料,具有重大的考古意义;统万城建筑形式独特,用三合土筑城并修筑马面,高大的多层悬挑式角楼,利用马面空间作战备仓库,在建筑筑城史上具有重大价值;统万城是沙漠历史地理考察的典型例证,它的兴衰反映了当地人地关系的变化和生态环境的变迁,揭示了人类活动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城址周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统万城是研究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尤其是匈奴民族)、古代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城市、建筑艺术以及生态环境变迁等方面的基地,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统万城是一座历史文化纪念碑,具有深厚的人文意蕴,它可以让人们体味它历史的辉煌与现实的悲凉,可以满足游客觅奇猎古、回归历史、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是古代文化历史、建筑艺术、环境变迁、民族史等方面的科研教学考古的旅游胜地。
关于匈奴:
匈奴这个民族早已经不存在了,不仅没有匈奴这个民族,匈奴以后出现的强大部族如鲜卑、突厥、契丹等,都不存在了。这些部族在历史上早已灭亡,或融入了其他各族。
匈奴在历史上不是突然出现,也不是突然消失的,而是经过了长达几百年的的跨度。曾经对中原王朝产生过巨大的威胁,对中华文明的影响非常大。
匈奴按照史记的记载是夏人后裔,尊大禹为祖。如果这个说法是准确的话,那么匈奴其实和华夏原本还是同根同源的。只不过,匈奴活跃于北方,以游牧为主,逐水草而生。因地处恶劣之地,养成了匈奴强悍、残忍的习性。一旦水草不济,则必然南下劫掠中原。几百年来,中原深受其患。
在战国时候,匈奴曾短暂崛起。不过,由于秦国和赵国的强势,匈奴南下的行动非常艰难。随着秦国夺取了河套之地,匈奴被迫向北迁徙,不敢南下争锋。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秦末汉初。
秦朝建立以来,秦军陈兵北地,匈奴依然不敢南下,转而向西扩张。西域各地、以及河西走廊等地尽入匈奴之手。汉朝初年,匈奴终于强势崛起,成为汉朝大患,并曾一度逼迫得汉朝没有招架之力。
后来,汉朝对匈奴先后进行过几次大规模的反击,时间跨度长达200年。从汉武帝反击匈奴开始,匈奴威胁才得到遏制;汉宣帝汉朝时初步解决了匈奴问题;到了东汉和帝时期,大将窦宪远征破匈奴,匈奴问题才彻底解决。
经过两汉数代人的打击,匈奴一蹶不振,曾数次分裂。到了东汉末年的时候,匈奴势力已经非常衰微了。汉末曹操正式取消匈奴单于的王号,将匈奴划入汉地由汉官管理,匈奴国家从此瓦解。
西晋以后,匈奴最后一次露面。但是此时的匈奴已经是南迁的匈奴后裔,以汉朝亲戚自居,习汉礼,和曾经的匈奴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匈奴在西晋八王之乱以后灭亡了西晋,并先后由不同宗族建立过汉赵、北凉、胡夏等小国。不过匈奴这几个小国存在的时间都不长,在十六国时期先后消亡于北方的长期动乱中。
匈奴建立的小朝廷灭亡以后,匈奴人也随之消失于历史上。到了鲜卑统一北方建立北魏的时候,匈奴已经在中华历史上销声匿迹了。
【孟母堂】孟母文化內涵
胡中海
孟母文化四個內涵
1,孟母堂家庭教育
培養優秀母親的規律
培養優秀父親的規律
培養優秀子女的規律
宗族文化傳承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2,孟母堂中華文化智慧
君子之道為人之道處事之道
養性之道學習之道統御之道
韜略之道權謀之道修身之道
天地之道教練之道死生之道
以上的學習免吃免住免學費
3,孟母堂書香傳世
24小時鄉村專業圖書館
4,孟母公益
助學助教助困助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