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
黄连应该是我最早接触的中药。我一出生,外婆就喂我喝了黄连水,说打胎毒,也寓意愿我以后的人生路先苦后甜。
嗯,又想外婆了。
( 现在也有案例,新生儿喝了黄连水,会出现溶血症状,甚至加重黄疸,所以不要盲目擅自用药,最好咨询相关医药人员。)
僵蚕
我最早养的宠物,是十条蚕宝宝。那时我应该两三岁,还在汉阳的时候。
那时候母亲给我买过一本书,叫《一切都在变》,属于幼儿百科,里面有很多有趣的事儿。蚕宝宝们从幼虫期、成虫期到吐丝化茧破茧变蛾,母亲一直在引导我,原来,生物是这么有趣。
长大学了中药之后,才知道僵蚕就是我当年养的蚕宝宝感染了(或人工接种)白僵菌而成的。
蚕,吐丝制衣,虫入药,蛹入膳。其奉献一生,难得可贵。
桑叶·桑葚
喂蚕宝宝们的桑叶,是在母亲同事家种的桑树上摘的。养蚕宝宝的时候还不是吃桑葚的时候,所以树上还没有结果子。
我曾经犯过傻,长大后吃桑葚的时候居然不知道是桑树的果子,原来它的叶子曾经喂过我的蚕宝宝,呵呵。当然,现在我们也当一回蚕宝宝。嫩桑叶上市的时候,可以做成上汤,美味极了。
枸杞
除了桑叶可以做汤,枸杞叶也非常美味,也可清肝明目。我非常喜欢母亲做的枸杞叶猪肝汤。这道汤从小喝到大,可还是成了高度近视眼,太对不起枸杞叶了,呵呵。
莲子·莲房·莲子心
这三个药,我在前几篇文章莲蓬豆豆里面提到过,这里就不细聊了。
蛤蟆油·桑螵蛸
蛤蟆油的提取似乎有一些残忍。我还是喜欢想起小时候养蝌蚪的日子。
那个时候知道蝌蚪会变成青蛙,可是不知道会有这么多品种的蝌蚪。黑的白的花皮肤的~圆的椭圆的脑袋的~于是乎,各种各样的都捞几只回家养。后来学了生物才知道这叫生物的多样性,然后就去了解了一下达尔文的《进化论》。
说到桑螵蛸,我就会想起螳螂。小的时候,螳螂了很多。那个时候,院子里的小朋友只要发现了一只螳螂,就会去草丛里抓一只蚂蚱,拔掉它的大腿,喂给螳螂,大家都会围过来看螳螂品尝大餐的样子。
现在想想,如果你要是被别人盯着吃饭,好意思吗?呵呵
那时候只知道螳螂是益虫,蚂蚱是害虫。但是现在环境的污染连蚂蚱都很少见,如果再见到,我一定不会伤害蚂蚱了,因为生物链需要平衡。
千里光
江西老表曾说:“有眼识得千里光,祖祖辈辈不长疮”。
从赣到粤, 家族里的孩子们 小时候长痱子到青春期长痤疮痘痘,基本上都用过千里光。
大人们喜欢去山上采千里光,全草晒干后煮水放凉洗敷患处,两三天便可见效。千里光开着小黄花,属菊科,在中药里面,它还叫九里明。
穿山龙·山萘·生姜·百部
十年动乱的岁月,外公在劳动改造里认识了很多老中医,并对中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老中医们教会外公认识了很多中草药。
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凡在山上发现有穿山龙,外公会将其挖回家。我们小时候腹泻拉肚子,大人会给我用穿山龙煮水喝,味道不难喝,而且效果还不错。
外公牙疼的时候,叫我去买一些新鲜的山萘(也就是沙姜)回来,把山萘含在牙疼的地方,一会儿就可以止住疼。
(这个偏方不知道是不是老中医告诉外公的,但如果各位牙疼的时候还是去咨询医药人员,因人而异,切勿耽误病情)。
外公在夏天早上的时候总会吃一些白醋泡的甜子姜,起初我不是很理解,但后来知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的意思。
我们这个年代的孩子,小的时候应该有过长虱子的经历吧。脑袋上长虱子奇痒无比,母亲会用百部煮水给我洗头,虱子治好以后,再也不敢淘气了。
外公买过一本1959年版的《中药材手册》,现在还放在家里。母亲一直很感兴趣,我时常见她翻阅,我也跟着看看。
后来我大学选专业,告诉外公,我选择学药,他很高兴和我聊了很多。
有时候,也许就是因为一本书或一个人,影响了一生。
艾叶·紫苏叶
端午前,艾叶正嫩,母亲会买一些回来,我们并不是做青团,而是做包子馅,或是榨成汁活在面里,做艾叶馒头,蘸白糖吃,很香。我非常喜欢艾叶的味道,艾条便是爱屋及乌了,进修了针灸以后,时常会点着艾条熏穴位,保健养生。
而紫苏叶呢,母亲会在鸡蛋炒饭里面放一些进去,增加其香味。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母亲做的那道紫苏叶南瓜花炒鸡蛋。
母亲这一手棒棒的厨艺得到了外婆的真传,可惜我慧根未开,先做一名幸福的吃货吧。
细辛
刚出道实习的时候,师傅带着我就让我嚼过细辛,麻口。这一来是让我从事药的行业要细心稳重,这二来是要告诉我,“细辛不过钱”。
古语所说的“细辛不过钱”,是古时候中药的用量,现在要辩证来看。就像《朱良春用药经验集》里面谈到过的十八反也是有可行之处: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痰饮篇》之甘遂半夏汤与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就用到了十八反的药。
中医药有时候运用起来和哲学一样,都很有意思。
木棉花
写到这,应该就算快结尾啦。写了很多篇的木棉花了,再一次想起了外婆。
丹参·独活
这是我的现状,而且一直都挺好,你们懂的。至于什么时候写百合,随缘吧。
后记:最近想写些东西了,一直苦于找不到素材。出道14年,虽然有时工作上与专业理念会背道而驰,但心中始终热爱着中医药。所以,这次,就聊聊关于中药那些事儿吧。这些只是众多事例中的一些,其实还有很多,没有一一例举。
我选择这个专业, 家人对我影响很大,包括父亲。他最初也许希望我左手拿扳手右手拿螺丝刀的,或是去学美学设计。但是我遵循了内心最深处的想法,而且在他的书架上,唯一没有医药学,所以我就跟他对着干了。
庆幸我一直热爱我的专业,工作上也一直得到家人们和朋友们的支持。接下来,工作上有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愿一切顺利!
就此搁笔,有空再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