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可以说《为学》中这段话就是我做自媒体,尤其是在头条写作以来最大的感受。
一
在一年以前,我从来没想过我也能在网络平台上靠写文章挣钱(虽然自认为也是一个喜欢文字的人),因为我是一个常年带高中毕业班的教师,平时工作很忙很累,又是个70后,算是半个电脑盲,只会在网上浏览一下新闻,追追剧什么的,顶多工作需要时做个简单的PPT,稍微复杂一点的技术问题就会蒙圈,像在网上开账号写作这么“高大上”的事,我从来没想过。
后来在网上经常会看到一些介绍做自媒体的文章,什么“月入上万不是梦”“辞职写作实现财务自由”等等,颇为蛊惑人心,我那久压心底的“写作梦”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有人说,人人都有表达的欲望,我也不例外。记得小时候我最敬佩的人就是作家,也曾偷偷做过“作家梦”,只是才力不济,努力不够,目标又太遥远,慢慢这个梦也就被淡忘了。
现在,我们赶上了这个可以万众发声的新时代。写作不再是少数“精英”的专利,哪怕你只是一只小小的蟋蟀,也可以发出自己独特的吟唱,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于是在先生和儿子的鼓励、帮助下,我在一家大平台申请了第一个自媒体账号。(需要说明的是,家人虽然支持我的决定,但并不认为这样真能做出什么名堂,只是让我抱着玩玩的心态感受一下罢了。)
二
刚开始写作是兴奋兼勤奋的,每天坚持日更,经常是废寝忘食,腰酸背痛,头晕眼花,而且每隔几分钟就想看看各种数据变化。还别说,头两个月还算尝到了一些甜头,很快过了新手期,拿到了优质原创标志,开通了自荐,每个月竟也能挣个几百块钱!
后来连持观望态度的先生,也加入到写作中来,我天真地以为以后会越来越好。
可是没想到,平台推荐量却越来越少,每周两次的自荐一次也没有通过过,粉丝人数的增长更是缓慢。每天的辛苦只能换来一点买盐的钱,我甚至有一种感觉,除了那些早已占尽先机或得到平台大力扶持的大咖,我们这些小作者只能沦为炮灰,为平台低价地奉献辛苦凝成的文字。
先生劝我说,本来像我们写文化的就是小众,曲高和寡,就当是兴趣吧,还能促进学习和工作,预防老年痴呆症呢。
话虽如此,但每个认真写字的人不都是希望能用自己的文字换来回报吗?这也是一种认可呀。只有金钱没有兴趣不行,可只有兴趣没有回报也很难坚持下去的,所以我的写作热情也渐渐冷却下来了。
三
但是毕竟不甘心就此放弃,后来,忘了具体什么时间,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又注册了头条号。说实在的,其实当时并没有抱什么太高的期望,只是因为知道头条是一个影响更大的平台,看到周围的朋友、同事都经常在头条上看新闻、刷视频而已。
刚开始的一段时间也只是偶尔发文,还不是首发。我明显感到头条的流量确实要大得多,只是当时还没有开通原创,收益比之前那个平台还要低得多。
直到有一天,我们知道了“青云计划”,看到了很多获奖者的感言,觉得青云奖应该是一个很靠谱的奖,非常公平公正,只要你的内容优质,即使是对新手、小作者也毫不吝啬。而且它鼓励原创,讲究专业性,扶持深度长文,这跟我们的创作理念不正是合拍的吗?
于是从7月份开始,我们才正式选择首发头条,结果是令我们感激和惊喜的:记得大约发了四五篇原创文章吧,平台就突然主动给我们开通了优质原创的认证,不久又加了黄V,开通了自荐功能……当时我们还只是没多少粉丝的、刚入住不久的新号,当时真是有点受宠若惊!
更令我们充满信心的是,通过原创之后的第一篇文章就获得了青云奖。我记得很清楚,那一天是七月十号,当时,看着那红彤彤的1000元“青云奖”的海报,兴奋之情真是难以言表,忽然间觉得面前的写作之路变得明朗起来。
四
后来先生写西方哲学的文章接连获奖,平台又主动给加了“青云计划获奖者”的标志,还开通了“付费专栏”等一系列权益。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于很多功能还不甚了解,也做不到每日更新,更没像那些大咖一样挣到多少钱,快速增长几万粉丝,但还是很有点成就感。我还尝试着在专栏里开了网课,虽然没几个人买,但还是感觉挺酷的,有种走在时代前沿的感觉。
其实,我最感欣慰的是若愚(哦,这是我给先生起的笔名,我当然就是谈白了)的变化。他是大学老师,美学博士,平时喜欢看哲学、宗教方面的书。以前,他除了一周两三天有课,大部分时间就是宅在家里看书、看电视。想要去做点别的事业吧,一介书生,又不知从何下手。现在他肚子里的那些书都找到了用武之地,而且相对于他们平时写的那些艰涩的专业论文,这些哲学“科普”性质的文章在网上竟然还有不少的知音,虽然跟那些写大众领域的阅读量没法比,但却总有一些读者留言探讨,收藏转发,令人陡增得遇知音之感。
一个写作的人还有比拥有读者更令人欣慰的事吗?这甚至比挣钱更令人有满足感。
现在,若愚比我写得还带劲呢。他每篇文章都是精益求精,改了又改,而且一写就是四五千字的深度长文。他说头条里真是藏龙卧虎,写得好、写得专业的太多了,自己不能不好好写。更令人期待的是,他已经得到了学校的资金支持,等再多积累一些作品,就可以出书了!
在这里,真要感谢头条青云奖的编审老师们“慧眼识英”,他自荐的文章几乎每篇都能得中,再加上我的助力,一个月也能有几千元的收入。
虽然不多,但足够作为继续努力的“燃料”了。
我们也没有别人什么所谓的“青云文套路”,我觉得只要你的写作角度比较新颖,内容足够扎实,观点确实有一定的价值,又没有明显的“硬伤”,获得“青云”并不是很难的事。
但对于写作者,尤其是文化领域的创作者,要想不断地创作原创作品,就需要平时有丰富的积累;另外输出倒逼输入,还需要不间断地读书学习,很多写作的灵感都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的。
五
要问我们在头条写作收获了什么?也许金钱是最次要的东西——关于写作挣钱的问题,在经过了最初的彷徨、兴奋之后,现在我也有了新的认识,心态也更平和了:对待写作不能太过功利和急切,毕竟身体和本职工作才是最重要的,毕竟挣大钱是极少数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就把它当做工作之余的一种爱好和补贴吧。
你看,它不是让我更有了读书学习的动力了吗?它不是让我的课堂因有了源头活水,变得更丰富更有吸引力了吗?
教师这个行业,尤其是常年带毕业班,是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尽管二十多年的经验累积,应付日常教学已是轻车熟路。
可以说毕业班就是光明正大地搞应试教育,每天做题讲题,讲题做题,教学越来越机械化、模式化。缺乏创造性的工作容易令人产生厌倦,而且长时间不动笔,自己曾经的灵气也似乎消失殆尽,有时自己都调侃自己:只会改作文,不会写作文了。
现在重新拾笔,虽然有些生疏艰涩,但却越练越有感觉。虽然累,但两天不写就感觉少了点什么。可以说,写作现在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让我觉得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
而且我们夫妻之间也有了更多的共同话题,这几年,自从孩子上了大学,生活一下子变得空荡清闲起来,我们在家常常是一个半靠在卧室床头看书,一个窝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玩手机,好像没有了交流的欲望。现在,我们每天一起锻炼、写作,交流选题,互相推荐书籍,讨论文学、哲学、历史……感觉有说不完的话题。
现在对未来我们也有了更多的期许,我想等我们退休之后,就找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去隐居,打鱼、种菜,读书、写作,然后拍vlog视频,就叫“若愚谈白的耕读生活”……
在头条写作,最大的收获是,让我一平如水的生活充满了期待,让我更有了挑战的勇气和学习的动力。
这一年,我拿到了驾照(我曾经以为我永远不会去学开车的),由一个过去连过马路都胆战心惊的“恐车者”变成了一个能熟练驾驶手动挡的“女司机”;知道了有语音输入法这回事,做到了“出口成章”;讲了第一次网课,学会了一些电脑技术;我还想跟着儿子学视频剪辑……
虽然,年纪有点大,再加上天生技术白痴,但是真的学起来,你会觉得并不难。科技工作者的发明创造,为的不就是让我们普通人用起来简单轻松吗?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