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听说西藏是小时候母亲常提起。
母亲的姐夫曾是拉萨旅游局局长,姨妈一家在拉萨生活了十多年才回西安。母亲说原本她也可以去西藏工作的,却因外公的阻拦没去成,西藏便成了她这辈子的遗憾~
母亲家教很严格,生活上其实是个很讲究的人,家里除了被她整理的一尘不染常有淡淡的清香;那是姨妈给的印度大佛香,也是我从小习惯的味道。记得送过发小几件衣服,她说“你的衣服总是有股很好闻的清香,洗了几次香味仍在。“ 那时家里的窗帘、沙发毯····随处都是印度大佛香的味道,这种熟悉的香带着一种神秘的色彩,无论在哪身边总是有一盒香。
第二次对西藏的了解缘于一部电影《转山》
在深圳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我,做教务教学管理每天要处理许多琐碎的事,工作压力非常大。那段时间,一个人住民治,除了上下班有单位专车以外,最大的安慰就是在小区楼下买菜方便。每天下班给自己做两菜一汤,选一部电影,窝在不大却被我收拾的很温馨的家,已是一种习惯,那一刻的时间才真正属于我的。
第三次对西藏的向往是因我的闺蜜庞雅。
雅雅是个漂亮、善良、特别有想法的人,她离开南山分校时我几乎对她没有深刻的印象,却因她在我南山的家小住数月,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那时,凡是跟情感有争执的一切,她们都会拉着箱子来我家借住,母亲说“都快成收容所了,你应该找个男朋友。”
庞雅离开学校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去了很多地方,每晚下班我都缠着她给我讲有关西藏的一切,迫切的想知道那里究竟有什么?她分享最多的不是云南、不是新疆、也不是成都、而是西藏。不是因那里景美,而是她遇到了留学回来的上海人-小空,在滇藏线上陪她一起搭车、露营、一路徒步的驴友们、和转山的所有经历,有温馨、有感动、也有艰辛……
我也知道了有一个偏远地方叫阿里,修睿爷爷当兵12年的驻队;那里有一座神山叫冈仁波齐,我心中向往的地方~
此刻,我在云南大理。
去年9月下了很大决心辞去学校工作想给自己一个放空期,或转型创业,或一路向西旅行,追寻灵魂的归属。年后与朋友从德钦碧罗雪山出来后,在大理暂时停留下来,只因大理的天很蓝,白族人很淳朴、很包容、也因身体原因需养精蓄锐,等待一个合适的时间走滇藏线去西藏。
昨晚值班又观看了电影《转山》给我感触很深……
影片很简单,一个24岁的台湾年轻人张书豪,在寒意渐生的10月,为了帮助哥哥完成遗愿,带着哥哥的笔记本从丽江出发,独自骑行穿越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近2000公里,落差起伏多次大于1000米“高原之路”。一路上他经历了穿越无人区、夜间骑行几乎掉下悬崖、八宿打狗、然乌食物中毒而整整两天上吐下泻……途中他一直在相信与怀疑之间摇摆,但最终决定走下去,因为他认为,就算是失败,也应该在失败面前看见自己是如何就范的。在自己的毅力和沿途众人的帮助下,他最终到达了内心深处最纯洁的地方——拉萨。
出发前他是多么阳光,对西藏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和向往。
一路有欢歌笑语,有悲欢离合,有人间冷暖,在看到梅里雪山十三峰的那一瞬间的喜悦和坚持,偶遇徒步赶往拉萨朝拜的母女信徒,内心收到了感化~
他,寻找到了不同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与此同时,让我值得庆幸的是这么多年,我仍然没有放弃对西藏的向往,我仍然很强烈的想要去走走,与影片主人公相比我之前多年的旅行,交通工具飞机、动车、汽车,搭车、徒步这些又算什么呢……
那些,在路上的骑行者才是让我敬佩的。
西藏,早已不是母亲的一个遗憾,而是一个目的地,是我的信仰,这不仅是一次身体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
体检报告出来了,血液检查项目有些小问题,医生说我的身体目前不易进藏。我笑了,怕什么呢,稻城亚丁海拔4700徒步7小时都走过了,去德钦碧罗雪山,徒步翻山、穿越原始森林、走雪地也是7小时,我会畏惧走滇藏线要翻越的两个5千多的垭口和众多4千多的垭口吗? 我知道我会去,走朋友走过的路线,看朋友赏过的景,香格里拉、飞来寺、雨崩、林芝、南迦巴瓦、拉萨,日喀则、珠峰大本营、阿里冈仁波齐……
生命是什么,仅仅维持新城代谢的那不是生命,生命就要有价值,有信仰。
写这篇文章希望我的朋友、我的同事、我的家人,能理解自己此时这种行为虽不属于三十岁女人所向往的生活,但,却是我多年来内心一直追求想要去走走的地方,想要一段自由空间,释放内心深处七年前某个人给的痛~
西藏是属于有信仰的生命的。
那纯净的蓝天,那圣洁的雪山,那样明朗的阳光,一切都是那么宁静淳朴,没有信仰的人是无法渗透雪山与河流间的神秘。
西藏是充满变数的,她能让你更强大,也能让你知道自己有多渺小。
在不久,
我也在进藏的路上……一切将是未知。
2017.3.26大理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