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截图 来自网络搜索)
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里男主角Lee听到哥哥去世的消息,镜头里他有些不知所措,茫然、悲伤却尽量保持着克制。Lee的侄子Patrick正在冰球场训练的时候叔叔带来了父亲去世的噩耗,这里电影镜头甚至都没有给Patrick特写,Patrick也表现得比较的淡然而克制。Patrick的母亲酗酒,精神方面也有点问题,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从此他与父亲相依为命。这样的成长经历对一个只有16岁的少年来说委实不易的。影片里Patrick在我看来有超乎他这个年龄的冷静,他去医院看父亲最后一眼时几乎面无表情只匆匆一瞥就逃离了。
他非常不愿意父亲的遗体要冷冻到春天,极其希望能尽快让父亲入土为安,片中他唯一的一次崩溃到痛哭是因为半夜饿了打开冰箱找吃的却看见叔叔放在冰箱里的冻鸡。
所以我相信最亲的亲人的离世对他来说是极其痛苦的。
可是为什么他竟然也能够和叔叔一样镇定而克制甚至有些网友对此评价为冷漠呢?
看过电影的就会知道,在此之前父亲生病住院,医生已经告诉了全家人父亲的病情。所以大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知道这一天可能随时都会降临。
对于我来说,观看的时候心情极其的沉重,想到身边的亲人终有一天也会一个个离开,我自己有一天也会向这个世界告别。我心情就会特别的复杂,一方面害怕、忌讳想到“死亡”这两个字,另一方面明明知道人世间任谁都躲不过这最后的归宿。
此前我在看其他外国影视剧的时候也注意到,同样面对死亡(亲人去世),跟我们天朝影视剧里表现比起来,外国人的痛不欲生大都表现为无声的哭泣、默默地流泪,比较克制;而天朝片里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呼天抢地的嚎啕大哭或者无法相信、无法面对事实,难以自控悲伤到晕厥。而实际上我们的确极其害怕死亡,有关死亡的一切话题我们都忌讳去讨论。小时候问大人“死亡”是什么?大人们总是避重就轻“到很远的地方去了”、“去天堂了”、“爸爸妈妈是不会死的”……
在此后的人生历程当中我们也尽量回避涉及此的任何话题,所以当死亡真正来临时我们总是淬不及防。
“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西藏生死书》里如是说。
我小时候是外公外婆带大的,所以跟外公外婆很亲。
小学的时候外婆去世,懵懂的我跟着母亲和几个姨妈大哭,但我终究还是年纪太小,完全不能体会外公一句话不说整夜坐在屋檐下是怎样的悲伤。
后来我毕业实习。某天接到我妈的电话,委婉地说外公也追随外婆去了,我独自在离家千里之外的异乡泪落如雨。母亲知道外公在我心里的地位,怕我太过伤心,一个人在外面会有什么事。在外公整个生病期间到去世都没有告诉我,直到外公离开一个月后。
还是上学那会,班上一个同学家到学校远远地要经过一座公墓。
有一回同学的妈妈做了一大桌好吃的叫我和另一个同学去她家吃饭。来回的路上必然是隔了很远就能望见那座当时颇有几分破败显得很是荒凉的公墓。同学就随口跟我们提起传言公墓附近发生过灵异事件。因此后来每想到这个心里不免发怵。以至于公墓给我的印象就全定格在了阴冷可怕荒凉甚至有鬼出没。所以是不是因此天朝的公墓总要建在远离城市的荒郊野外?
(德国公墓 图片来自网络搜索)
后来看到一位旅居德国的华人说,德国的各个城市,人们多把公墓建在城市中心,活着的人们与仙逝的亲人比邻而居,公墓修建得如同公园,绿树成荫,林间小路清幽,路旁有长椅可小憩。人们常常带了鲜花去墓地看望亲人或者坐在长椅上阅读。
这样的情形对向来怕“死”的我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碰巧前几天读到一篇文章,也是关于死亡的话题,提到一个词“死亡教育”。突然间就觉得原来我们真的对生命不够尊重,我们喜谈生却忌谈死。但我们明明知道无人能够永生。相对于生,死才是永恒的。
于是我查了更多的资料:美国是死亡教育的发源地。到1976年,已有 1500多所中小学校实施死亡教育的课程。(摘自百度百科)
(《一片叶子落下来》 来自网络搜索)
1982年美国作家、演说家利奥·巴斯卡利亚博士出版了他25年写作生涯中唯一的一部儿童绘本作品《一片叶子落下来》,帮助3至9岁的孩子“通过一片叶子经历四季的故事,来展现生命的历程,阐述生命存在的价值。”(摘自百度百科)从而被教育家们认为这是最好的死亡教育教材。
英国1976年也开始在中小学普及死亡教育课程。
包括德国等国家也相继在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了“死亡教育”的课程,让孩子们能够正确的看待死亡、从小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由此对于《海边的曼彻斯特》里LEE和Patrick在至亲去世后的表现我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他们不是不够悲伤,他们是懂得克制(真是很喜欢这个词),他们懂得坦然地接受和面对。我不知道在懂得了这些之后我是否能够做到在将来某一天面对亲人离去的时候克制并坦然面对。但我还是庆幸:我,一个成年人,终于开启了自己的“死亡教育”,虽已来迟但为时未晚。
版权印为您的作品印上版权39957155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