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第14篇
虽然在这篇读书分享里我仍然用了”时间管理”这个词,但我想再强调一次,亭姐认为时间是不能被管理的,无论你用尽十八般武艺,每天都只有24小时,每小时都只有60分钟,每分钟都只有60秒,时间不会因为你位高权重就多给你一秒,也不会因为你身份卑微就少你一分。所以,虽然我们常说到时间管理这个词其本质是个人管理,包括个人的精力管理、目标管理和任务管理。
今天要分享一本与众不同的时间管理类书籍给大家,这本书在众多强调自律严格的时间管理书籍中就像一股甘甜的清泉,鼓励大家用自然愉悦,不折磨不拧巴的方式来进行时间管理:纪元老师的《哪有没时间这回事:碎片化时代的正确打开方式》。
纪元老师是一位自由培训师,也是鸟儿社群、享学社等多个学习社群的发起人,他的目标是做一名”最顺应人性的个人管理培训师”,因此对像《奇特的一生》中柳比歇夫严格记录自己时间花销的时间管理方法,纪元老师认为只有神人才能做到,而对众多的普通人,我们需要的是更加现实可行的方法。于是在这本书中,纪元老师介绍了很多易于操作,不折磨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今天和大家分享三方面的内容:时间段管理法、新时间管理四象限和习惯培养的概率论。
时间段管理法
一般时间管理方法的基础是列计划排日程,但这种方法缺乏灵活性,在碎片化时代很容易失效,因此纪元老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时间段管理法。
时间段管理法有三大要素:一是时间段划分;二是段内步骤规划;三是持续优化。
时间段划分
纪元老师建议根据时间、地点、物品、环境、他人和自己的身心状态这六个因素把一天划分为不同的时间段。上述六个因素决定了每个时间段的特点,我们应该据此在每个时间段内集中处理最适合该时间段的事务。
纪元老师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和上述六大因素,将自己每一天的时间划分为9个时间段,分别是:
1)晨间时段;
2)专注烧脑时段;
3)协作沟通时段;
4)对外联络时段;
5)自我成长时段;
6)亲子时段;
7)杂事时段;
8)家务时段;
9)睡觉时段。
段内步骤规划
时间段管理法的第二步是对每个时间段内的具体工作流程和步骤进行规划。这样的好处是让日常工作流程化,当我们非常熟悉流程时就会毫不费力地开始工作并逐渐进入状态。
纪元老师分享了他在晨间时段(04:00-05:30)的事务步骤:
1)关闹钟 > 2)穿衣 > 3)上厕所 > 4)刷牙 > 5)喝水 > 6)签到 > 7)查天气 > 8)听音频 > 9)坐姿屈膝 > 10)深蹲 > 11)短桥 > 12)安排一天工作 > 13)处理琐碎工作
写在纸上会觉得步骤琐碎,似乎没有必要,但正是这个写下列明的梳理过程能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流程化每日的基本事务,久而久之,不需要任何提醒我们就能自动又自然地完成一系列琐碎复杂的基本事务。
持续优化
没有什么工作是一劳永逸的,要想获得持续的成长,就需要持续优化。时间段管理法也是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1)时间段划分和2)段内步骤规划,以帮助我们达到最好的效果。
对时间段管理法应用,纪元老师有三点建议:
第一,划清界限。时间段的划分其实就是界限的划分,每个时间段彼此隔开,专时专用,这个时间段的事务就尽量在这个时间段内解决,不要拖到下个时间段,否则时间段的划分就失去了意义,焦虑、压力会不断增加。
第二,每个时间段安排”八分饱”。别总想着把自己一天的每时每刻都塞满,你塞不满,塞满了也做不到。
第三,为每个时段的切换增加一个”仪式”。如起身泡杯茶,做做伸展运动等,这些仪式性的动作标志着上一个时间段的结束和下一个时间段的开始,这其实就是在划清界限,让每个时间段专时专用。
新时间管理四象限
史蒂芬.科维的时间管理四象限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用重要和紧急两个维度将任务划分成四种类型,但我们不是机器人,谁能准确地判断出重要紧急和优先级排序呢?每个人都有最自然的自律力量,这个力量的发挥需要愉悦的心情,不折磨不拧巴,只有符合人性的方法才能长期坚持。因此纪元老师提出了一个新的时间管理四象限,将每天的各种事务划分为:执行计划、随机之事、发呆和制订计划四个板块。
执行计划就是按部就班执行事先制订好的计划。这些计划包括既每天固定的基本事务,也包括每日任务清单中的各种任务。
随机之事是在计划之外的突发情况或突发奇想,每一天我们都会遇到各种的随机之事。
发呆是指无脑的休闲娱乐活动,虽然会浪费时间,但任何正常健康的人生都需要发呆,没有发呆的人生不是正常人的人生。
制订计划就是进行计划安排。
理论上讲,一个人不是在执行计划就是在执行计划的路上(即制订计划)也许是最棒的状态,但人无完人,纪元老师认为四个象限缺少任何一部分人生都不完整,我们要做的是规划和管理好四个象限的时间配比。
对四个象限来说,任何”执行计划”之外的时间都是碎片时间。或者反过来说:碎片时间可以用来做三种事情:发呆、随机之事和制定计划。而制订计划是其他三个象限的基础,有了靠谱的计划才可能有靠谱的执行,才能保证随机之事不会扰乱你的安排,才能让你有更充裕的时间发呆。
习惯培养的概率论
说到习惯和坚持,我们多半想到的是高度自律,一年365天一天不落地认真执行。纪元老师说,这样的习惯培养方法行不通!
纪元老师的观点是,培养习惯需要用概率思维,不要计较一天两天的得失,要把习惯的培养放在更长的周期内去观察,若能理解这一点,各种伴随习惯培养的痛苦和挣扎心理便会自动消失。
习惯培养的成绩应该用概率来衡量。长期统计下来,如果达到60%就说明习惯已经养成;如果达到85%就说明你已经非常优秀了;再达到95%,就是异于常人;要是能达到100%,你可能就是来自星星的都教授。
帮助我们统计习惯养成的最好工具是打卡。将习惯定义成可以操作的行为,然后就行为的执行情况进行打卡。打卡是一种最简单的调动能量促成坚持的方式。纪元老师甚至说如果你只能培养一个习惯,就培养打卡的习惯,因为它是培养习惯的习惯,是坚持做到某事的最重要的技巧。
这个习惯培养的概率论一定让很多为了培养各种好习惯而痛苦挣扎的人信心大增:很多时候三五天的不能坚持会大大挫伤我们的信心,以至于我们产生自我否定并放弃习惯培养。但从长期的概率来看,三五天只是一个小概率,只要我们大部分时间能坚持,就已经成功培养了一个好习惯。
总结一下今天的分享:用更贴近人性的方法来进行时间管理长期看来效果更好,更易坚持。三个方法供大家参考:
1. 时间段管理法,将一天的时间按6大因素划分为不同的时间段,并在每个时间段内规划事务步骤,使其流程化。
2. 新时间管理四象限:包括执行计划、随机之事、发呆和制订计划四个象限,关键是做好制订计划这个象限的工作,并合理规划和管理好四个象限的时间配比。
3. 习惯培养的概率论:习惯培养需要用更长远的眼光并借用概率论的思想。一两天,三五天的不能坚持不能说明什么,只要长期看来做到60%,就是培养起了一个习惯。
【为时未晚】关注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Growing is never too late. The best is yet to c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