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连串看了两部纪录片《河西走廊》和《东方帝王谷》。
河西走廊,一段通往文明的道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西汉名叫张骞的人,一位极具开拓和冒险精神的汉帝国使者凿通了西域上这条绵延在黄河以西的窄长通道,这里也随之成为金戈铁马的征途,商旅绵延的古道,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国际通道。这部纪录片,以编年体史诗的形式,跨越汉、三国、两晋、隋唐、蒙元、明清、民国和新中国,系统梳理了河西走廊甚至整个中国西部的历史,生动的呈现出其跨越两千年的雄壮、辉煌与苍凉。也正是有了河西走廊,才有了后来卫青、霍去病的传奇色彩,才有了后来丝绸之路的开端,才有了西域佛教与中原文化碰撞而出敦煌莫高窟奇观。
东方帝王谷,这部纪录片以陕西境内帝王陵、历史现场、文物为基本资源,探索一座座陵墓墓主的命运沉浮,一位位墓主背后的王朝兴衰,一个个王朝所演绎的文明历史。无论是周的礼乐文明、秦汉的制度文化,还是唐帝国的博大开放的气势、绵延后世的诗风舞韵,对中华文化的诞生与发扬,均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正值青春年华在西安读书,年少不更事,学生期间并未感悟到这片沃土在中华民族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直到毕业离开后,才渐渐的对西安乃至陕西都有很深的感情,站在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有穿越千年的感觉,古代帝王将相在这片沃土上金戈铁马指点江山,将中华文明发扬光大,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穿越历史两千年,会慢慢意识到,人生在世几十年,在整个历史的发展中,我们实为沧海一粟,终究也会化为一抔土。虽仅有几十年的光阴,但这却是我们整个生命的历程,历史赋予我们以现有的身份生存,赋予我们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赋予我们在生命过程中感受喜悦与悲痛,欢笑与泪水的权利,历经生老病死,因人而异,有长有短,然而仅此一生。
在参观湖北省博物馆里曾侯乙墓葬文物展示厅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王过着极度奢华的生活,他们已经有了事死如事生的观念,生前所拥有的富贵才华死后也要带到阴间享用,所以就有了大量的陪葬品,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文物宝藏。博物馆里静静的躺着曾侯乙的内棺,旁边还有一具体积有其一半大小的陪葬棺,当得知这样陪葬侍女棺的数量几近20具时,还是会有感到惊讶,墙上附上一张考古学家根据每个陪葬棺里侍女骨骼科学认证的年龄信息表,他们最小的在14岁,最大的仅有26岁,正值青春豆蔻年华,她们本应该拥有更多享受生命的权利,然而却因为主人离世,生命在这一刻被迫戛然而止。
东方帝王谷里的最后一集讲述到,秦始皇在位到49岁时仍极具有理想抱负,心怀天下伟业,然而却忌讳谈及死亡,所以身边大臣没几个知道他的病情,以致于他犯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大秦帝国一直没有宣立储君,他撒手人寰后,留下了一个风雨飘摇的大秦帝国。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赵高和幼子胡亥威胁伙同李斯伪造遗诏,杀掉长子扶苏,胡亥即位为秦二世。在今天的秦始皇陵周边的考古中,考古学家发掘了8座古墓,其中7座内有骨架,除了1具骨架为20岁左右的年轻女性外,其余6具均为30岁左右男性,根据骨架推断,有的身首异处,有的四肢分离,正值壮年却集体非正常死亡,根据墓葬的规制等级和陪葬品,考古学家结合历史资料,推断出此为秦始皇儿子女儿的墓葬。胡亥即位后,由于皇位属于非正常手段获取,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以致于惨绝人寰的将自己亲生兄弟姐妹全部杀光,在孤立自己以后,秦帝国也走向了灭亡。
在封建奴隶制的社会里,上至天子贵族,下至宫廷侍女,生命都是如此脆弱,我们庆幸生活在当今趋于和平的年代,然而同样也会出现一些非正常的死亡,战争、犯罪、突来的意外事故、无法意料的疾病,也会让我们手足无措,甚至无法对未来进行准确的预测。
既然无法预料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活在当下。和我们学生时代所学的坐标轴一样,对应XYZ轴的是我们生命的长度,高度和宽度。保持健康的生物钟,养成运动的习惯,排除不可抗力的意外因素,尽量增加生命的长度;多读书多总结多感悟多提升,来提升生命的高度;多经历,酸甜苦辣咸所有的生活味道都是要增加我们的阅历,至死之前我们都是需要成长的孩子,来则坦然面对,不骄不躁,不悲不喜,多一些生命的感悟,来拓宽我们的生命宽度。
看完这两部纪录片,再加上最近参观的湖北省博物馆,心中总是堆积着一些想要倒出来东西。今晚出去买了一大一小两罐冰啤酒,外带一包花生米,回来冲个澡,边喝边嗑矫情的写下了如上这些文字,算是做个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