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琅琊榜》《花千骨》等剧组状告豆瓣电影的新闻。又把电影评论这个大众文化推向了风口浪尖。不知道从何时起,看豆瓣评分再去看电影成了一个大众看电影之前必备的选项。原来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只要明星堆砌的好,就可以在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电影电视行业,人们发现选址一部好看的电影越来越难,成本越来越高。这样豆瓣原来这个文艺青年的聚集地被推到人大众的面前。
人们慢慢接受了豆瓣影评所推荐的电影或者电视,豆瓣的评分越来越进入主流的娱乐视角。原来我也是一个愿意在豆瓣跟人争个面红耳赤的少年,为自己喜欢的作品争个输赢。但是随着豆瓣越来越商业化,用的人越来越多,里面的人开始通过刷低分来找自己的存在感。当然我今天不去评价豆瓣评分现在是否可靠。而是要去谈一谈电影评论,和电影本身传递给我的信息是一个什么关系。
我记得曾经每每自己看到觉得不错的电影,总是在字幕亮起的时候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然后开始思考刚才的剧情和情感。这种意犹未尽就会让我迫不及待的打开豆瓣,或者曾经的贴吧。看看广大的网友是如何来评价这部电影的。很多时候我在看过几篇后觉得我弱爆了,原来导演要告诉我这么多东西,原来这个故事背后蕴藏着这样的一种解读方式。然后我会看更多的评论,看了越多的评论越觉得自己是白看了,完全没有看懂。然后就憧憬自己有一天也要能够有这样的观影深度。慢慢的随着自己的“刻意练习”。感觉自己也能注意到电影里面导演运用镜头的套路和编剧故事背后的深意。然后我就热衷于每每看完电影去写一些影评。过去的影评我总是先总结下剧情,解读下导演,解读下编剧。当然这些解读可能多数时候都是“自作多情”。但是自己还是乐此不疲。那个时候的自己,看电影的是感觉自己的大脑是飞速的转动的,希望不错过每一个细节。总觉得导演跟自己在捉迷藏。把各种寓意藏在了一些非常隐蔽的角落。需要我时刻保持清醒来寻找这些蛛丝马迹。
不过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发的认为,其实本身看电影就是一个很私人的行为。电影后感悟也是一个很私人的感想。慢慢我不在去评价,不在以一种凌驾电影之上的姿态来书写自己的理解。慢慢的我开始学会从心出发,只是遵从自己身体的感受,而不是大脑时时刻刻的分析和反馈。渐渐的反而有了很多对一些电影的理解和判断。我一直以为我是因为随着阅历的增长,多了很多生活的经验,所以让我可以更多的体会。不过当我最近看了一篇对时代周刊专栏作家------亚当斯的采访付突然明白这里面的玄机。因为是一个专栏作家,所以每天需要大量的阅读文章和观看影视作品来寻找素材。他是如何来判断这关系素材的质量的呢?他说:“你不应该听从大脑的判断,你应该听从身体的判断,大脑容易想的太多,容易过度拟合,而身体则是自然的反应。”
听到这句话我如梦方醒。慢慢一幕幕画面浮现在眼前。《那些年一起追的女孩》中的那个雨夜,《魔戒:王者归来》罗汉国骑士“DEATH”的呐喊,《哈利波特:死亡圣器》中霍格沃兹老师合力制作的保护罩,《大圣归来》挥焰成袍熔石为甲,《你的名字》中的擦肩而过……这些画面一一的在我脑海里划过。我慢慢的回忆着当时的感觉,无不是在电影院调整好坐姿,扶好自己的眼镜,任由泪水在眼睛里打转。身体的反应是不会骗人的,被感动了就是被感动了。不需要大脑告诉你,哦,这里导演用这样的音乐,用这样的画面来制造这样的一种氛围,让你所动容。你自己就会用自己的身体去真实的反馈你的感受。
而且其实人类的是用共性的,如果这个能打动你,应该也能够打动很多人,其实你不要费劲分析这里导演运用了什么手法,所以你被打动,或者告诉其他的读者说你应该会在这里被打动。如果你曾经在身体上情不自禁,那你就要相信这样的情不自禁其他人也会的。
回到的豆瓣影评,以前自己觉得读者可以被豆瓣影评左右。其实能够左右什么呢?会被感动的人永远会动容,而相反如果不会了,可能你分析的再鞭辟入里,也一样只是一个分析和影评而已,他们一样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所以其实遵循自己的身体,做到身心合一的去好好的体会比费劲的解读更有意义。因为观影本身我们是为了开心,是为了生活的乐趣,所以一切为了生活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