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时,常听父母讲一个神童的故事。
神童姓魏,80后,据说两岁识得上千汉字,四岁学完初中课程,八岁上了我们当地最好的高中,十三岁考上了大学,十七岁入了中科院。
父母讲的故事中,有个小细节,至今印象深刻。魏神童十三岁上大学去,坐火车,母亲陪同前去。那是九六年,二十年前,我大抵能想象那时火车脏乱差的拥挤环境。
魏神童的母亲只买到了一张坐票,让魏神童好生坐着,自己一路站到了终点站。听故事的我,有些寒凉。无论这个细节的真假,那时心里便断定,这样的魏神童难成大器。
果然,硕博连读的魏神童,在研究生第三年,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被学校劝退。
又是一阵哗然。
魏神童的传奇没有再续写,所有人吐出来的故事,都只到魏神童被劝退。
14年后,我上了魏神童8岁入读的高中,老师们偶尔会乐道一下魏神童读书时“多动症”的现象,每一个人发出的都是叹息:都怪父母太宠了,把个神童给毁了!
魏神童人生的滑铁卢错在父母吗?
80年代,家有神童,为人父母的期盼孩子成为科学家的梦再现实不过。魏神童的父母只不过是千千万万普通父母中的一员,只不过他们幸或不幸地有了个神童孩子。
即便是几十年后的现在,家有如此神童,不少父母的行为怕是也和魏神童的父母一样,为其端茶递水,唯恐其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在无用的事情上。
错致结果的不是行为,而是观念。
千百年来,我们不断传递“胜者王败者寇”“要做就做第一”“冠军才有意义”之类的成材论,尤其是当教育开始理论化后,“教你的孩子如何30天成为高考状元”“3岁决定孩子一生”“让你的孩子赢在人生的起跑线”等等各类书籍编造一通,裹了封皮,写上牛哄哄的推荐语,将不少父母迷得服服帖帖。
毁掉孩子的不是竞争,往往是竞争背后可怕的观念束缚和挤压。“唯冠军论”将人逼到仄道,情绪和行为随其而动,这时候通常不是人从心而择,而是观念在选择。
但人人都知道,但凡列队,必有一二。
(2)
古语有云,宁当鸡头,不当凤尾。
于是乎,人人蜂拥往前,生怕看到自己的名字排在最后一个。可是,只要你的意识和你的步伐同时在前进,你会发现,你其实永远都是最后一个。
所谓的名次排列,只是社会大圈子里划分小圈子的一种行为手段。有社会必有社交,有社交必有圈子,有圈子必有序列。比如小时你在班级的圈子里比谁的分数更高,青少年时你在游戏打怪里比谁的级别更高,毕业时你在同学圈子里比谁拿的offer更多工资更高,中年后你在职场的圈子里比谁的房子更大牛逼更多,老年后你在广场舞的圈子里比谁的孩子更争气孙子更多。
事无巨细,必争第一。有些第一,让人听了看了,不免好笑得很。但若你的眼睛永远只追着前人看,你始终在前进,也许你跨过了一个又一个圈子的第一,然而你却始终都是自我定义圈子里的最后一个。这样的你,鸡头也好,凤尾也好,几无意义。
划分圈子排队序列是人基于动物的本能。但人类社会的斗争,不只是为了饵食单纯地厮杀。更多基于情感的生理需求,非成为一方之王必能满足。
(3)
一对较有学识的夫妻,有个十岁的女儿,相貌平平,成绩平平,也没什么特长。
看别人家的孩子,要么画得一手好画,要么弹得一手好琴,要么小小年纪会说几门语言,要不就永远是在分数榜的前几堪称学霸。
别人问,你家孩子成绩怎么样?夫妻俩说一般吧,其实前不久出的考试排名孩子在倒数第几。别人问,你家孩子有什么特长?夫妻俩苦瓜脸似的笑笑说,孩子没兴趣随她了。其实才把孩子送去小提琴班、绘画班、钢琴班,最终都因为孩子实在学不下去而放弃了。
夫妻俩在各自的领域都还算做得不错,一看孩子这样,心想是不是智力有问题。把孩子送去智力检测,一切正常。
夫妻俩急了,逼着女儿学习,轮流着给女儿做辅导。后来,女儿哭着说,我真的已经努力了。
在夫妻俩快要放弃时,班级组织家长一起出游。在车上,果不其然,家长都在以各种方式谈自己的孩子如何优秀,夫妻俩在旁如坐针毡。这时,有位家长随行带的一个小弟弟开始哭闹,所有人都没法子的时候,女儿不知什么时候叠了一只小青蛙蹲在小弟弟旁边,几下就把哭着的孩子逗乐了。
这时车上的家长们开始谈论女儿。这位家长说,你家女儿很厉害怎么怎么,那位家长说,我家孩子可喜欢你女儿了,你女儿多好多好。夫妻俩下巴都差点没合拢,这是说的他们的女儿吗?
夫妻俩这才开始注意到在孩子堆中的女儿。谁不高兴了,她不知道从哪编的笑话,一下把人逗乐了,谁有点不舒服,她眼尖得很,靠近去递点吃的喝的,谁不太合群,她也能适当地把人融入圈子里。
带队老师说,你们的孩子人缘特好,老师和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她。上次投票选班上你们最喜欢的人,所有孩子都投了你们女儿,还有个小朋友投了两票,说最最喜欢了。
夫妻俩看着人群中的女儿,带着一圈耀眼的光环,不禁眼中泛泪。回来后夫妻俩和女儿谈心,女儿说,其实我长大后的梦想就是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幼儿园老师。
这样的孩子,以“唯冠军论”来培养,必将致其伤痕累累。人是复杂的个体,智力的比拼、体力的比拼、财富的比拼,都只是判断人的价值的万千因素之一。
忽略自我内心的需求,而寄托他人的冠军梦,是以培养之名,执以谋杀之实。
(4)
某台做节目。
来了几十个农村孩子,胸前抱着鼓,哗啦啦上了场。表演的这出叫稷山高台花鼓,传承千百年的民间文艺。
表演完毕,嘉宾点评。一群青年嘉宾开始咔咔一顿说,有人说,你们表演得是不错,但是吧,这么大一群人,我都找不到焦点了。有人说,你们这种群体化的表演,出不了个人英雄,你们完成了大我,但是失去小我了呀。有人说,你们辛辛苦苦练这些,成名几率很低额,能为以后混得一口饭吃吗?
几十个孩子,在台上,强忍着眼泪。
陈道明忍不住了,他说:
每一张脸怎么会是一样的呢?是你没看见他们每一张脸的样子。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主角,大部分人一辈子可能要甘于寂寞或甘于平庸,但是并不要打击他们的努力,他们不是群众演员,他们是我们文化的一个基本的基础。
世界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角色,不是人人都是李嘉诚,不是人人都是马云,不是人人都是王宝强。有的人即便努力了一辈子,可能也没碰上天时地利,有的人即便好运了一辈子,可始终也不曾有雄心壮志。有的人,一辈子就愿扎根可能永远也立不了丰碑的事。
站在世界之巅被人看到的冠军永远是极为少数的少数。但他人为另一种生活姿态所做的努力,不比任何一个冠军差了颜色。
在我们极大地强调个人的英雄主义时,请不要抹黑他人心中的英雄主义。
(5)
魏神童的故事还没讲完。
高中六十周年校庆时,很是隆重。一块又一块的捐款榜单立在主教前。XX,捐赠xx元,XX,捐赠图书XX册等清晰明了。
在成千上万个名字中,忽然看到“魏XX”三个字,捐赠500元。那是2006年,魏神童被劝退3年之后。
我和同伴猜测这是不是就是魏神童。同伴说,听说魏神童现在在做小工,一个月一千多块。
直至今日,我依然有种神经质的确信,榜单上的“魏xx”就是魏神童。
魏神童是唯高超智力而嚣张不可一世的熊孩子吗?我想不是的。在故事的开始,魏神童的母亲送魏神童上大学去,实则是去陪读,魏神童前些年的读书时光都是母亲陪读才得以过来的。
然而,魏神童进了大学,拒绝了,让母亲回来。可是母亲给了他超乎寻常的智力,却没有教会他基本的生活能力。他像个孩子一样,在一群成人中措手不及。他想努力,却有些慌了。
今年4月,魏神童的故事不知缘何又卷起一阵妖风,见于各大媒体。这才得知,魏神童的生活开始渐渐趋于普通,从北到南追了喜欢的女孩子,学习社交,学习做饭,重新考取了物理专业的研究生,娶妻生子。妻子说,我们只想过普通人的生活。
有人穷其一生,只为成为第一;有人弃其所有,只为归于普通。
内心不被观念绑架而活,心智修炼,实属难得。
魏神童在神童时期,很多人看到了他,然而只是看到了一种随时可与之剥夺的神力。魏神童归于普通后,父母看到了他,妻儿看到了他,他自己看到了他。
人生纵须努力,冠军可争有无。毕竟在哪个圈子里,不是他人来决定,是你自己划线来决定。
(6)
使出了洪荒之力的傅园慧接受记者采访。
“对明天的决赛是不是充满了希望?”
“没有,我已经很满意了。”
奖牌固然重要,冠军固然重要,竭尽全力战胜自我更为重要。
不是只有你得了冠军,我才看到了你。
所有努力,都值得被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