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刀郎已封刀,没想到是一直在磨刀。”
10年后,刀郎带着新歌归来。
《罗刹海市》,戏谑的唱腔,有意味的歌词,一下子让这首歌火了。
很多人像是听懂了其中唱的:
“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
那又鸟不知道他是一只鸡,
勾栏从来扮高雅,
自古公公好威名。”
哦,原来是说他。
于是,那英的评论“炸了”,很多网友跑去留言:
“姐,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特别好听,你去仔细听听?”
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还有人说,这一次,刀郎,真的“杀疯了”。
那么,这首歌到底在唱什么?
故事
《罗刹海市》本是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讲的一个故事:
马骥出生在商人家庭,他长得玉树临风,一表人才,而且长袖善舞,才华横溢。
后来,马骥的父亲年迈,马骥就子承父业外出经商。
他往西走了二万六千里就到了罗刹国。
罗刹国风俗奇特,众人以丑为美。
他们不重视什么才华能力,只要长得丑,越是惊天地泣鬼神,就越能身居高位。
所以帅哥哥马骥一到了罗刹国,就被当成“丑八怪”,让人害怕。
在罗刹国,马骥“鸡鸣而兴”,骑着驴到国都参观,结果到了那里,才发现——
朝中官员都是以貌排位,越丑的越是位极人臣,越漂亮的反而越是低贱……
无奈之下,马骥只好“扮丑”,他用煤灰抹在脸上,故意绷着脸像个鬼怪。
结果,扮丑的马骥反而被国君赏识,加官进爵。
最后,“审丑疲劳”的马骥实在受不了,只好偷偷离开,到了另一个国家——海市。
海市跟罗刹国全然不同,这里风景如画,美人如玉,宛若海市蜃楼,大家都向往美好。
在这里,马骥凭借自己的才华和颜值,很快就打动了龙王,还当上了驸马。
蒲松龄的故事,往往犀利尖锐,他在其中想说的道理,透纸而出。
根据这个故事,刀郎创作出了这首《罗刹海市》。
只是没想到,这首歌一出来,就被解读出了很多意思。
热议
其实不怪大家多心,刀郎这首歌的歌词实在有些“耀眼”:
“未曾开言先转腚”,这不就是那个很有名的音乐综艺节目嘛,歌词里的“驴”、“鸡”、“勾栏”、“公公”让人忍不住就把目光投向了那几个人。
网友们的热议可谓非常有趣:
“有人听完被征服,有人听完也无所谓,有人听完把自己埋在了春天里,有人听完想自断残根。”
“此曲一出,坤无言,峰无语,娜无声,高无音,周无评,秦无论。”
“蝇营狗苟坐高位,一丘之貉乃上宾。又鸟难啼鸾凤语,马户模拟熊虎音。
花丛浪子扮佳客,黄皮白里爱国人。今有鞋拔做如意,明有牝鸡竞司晨。
美哉颠倒罗刹国,壮哉风情半扇门。”
还有人对歌词作了解读:
在《聊斋志异》中,马骥从中原出发,向西二万六千里到了罗刹国,歌词写“罗刹国向东两万六千里”指的就是中国。
“一丘河”指的是一丘之貉;“苟苟营”说的是蝇营狗苟;“叉杆儿”以前是指妓女们的保护者,多系其夫,也引申为对后台老板的讥称。
不得不说,网友们的解读非常有趣,但是不是刀郎的本意呢?
恐怕不见得。
本意
十年磨一剑,锋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有人说,对《罗刹海市》的解读,有些过火了。
不过从歌词来看,很难让人相信刀郎作词作曲时没有“一吐怨气”的心情。
毕竟,物有不平则鸣。
但是,这首歌是在刀郎的新专辑《山歌寥哉》之中。
“寥哉”难免给人寂寥的感觉,就像是武侠小说里说的独孤求败那样:但求一败而不可得。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失落。
从专辑名字来看,刀郎归来,远不是为了“复仇”。
毕竟,刀郎的才华我们都能看到,这样才华的背后,必然是大格局。
如果只是写歌词来做嘲讽,未免小家子气了。
相信刀郎在歌曲中想要传递的,是更多、更广的东西。
就像他在《罗刹海市》里最后的那句歌词:
“是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
如果把这样的视角转变成“复仇”,那就太小看刀郎了。
这一次,刀郎并不是杀疯了,他早已是:眼中无刀,心中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