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的缘故来到青岛,却不是老城区,而是离城五十公里的黄岛新区。本想着探访青岛的近代历史遗迹,看看德国式的洋楼,或者日本式的木屋,只好作罢。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看不到近代史,倒见证到了当代史的一点片段。
黄岛新区是2014年新建的国家级新区,原本是普通的小镇,但到三年后的今天,这里已经是高楼林立,坐落着大型酒店群,国际型的会展中心,长长的海岸变成海滨浴场,不禁慨叹国家力量之大、建设之快,令人感叹、也令人可怖。
惊人的建设速度恐怕也就中国独有。自从80年代深圳速度的概念一炮打响,全国的高楼大厦们就从地里面一节一节地长了起来,这些楼盖的好不好不敢说,盖得多盖得快倒是不假。无论在哪个城市,只要出门,总能见到工地,这里尘土飞扬,机器轰鸣,简陋的脚手架却也垒的高高,工人往来穿梭着,似乎井然有序的乱糟糟着,直到忽然某天,绿色的安全网褪去,恍然发现,高楼已经将近完工。
中国的开发区颇有魔幻主义的景象。在这里走上一段,宽敞的八车道水泥路,沿边是精致的绿化带,一旁的高端别墅区整理排列,一派大都会的景象。可以再走不远,又变成荒凉的小镇,路成了坑坑洼洼的土路,积着水,偶有车辆驶来没有注意到陷坑,轰得一声,又颤颤巍巍的开走了。路边是一片低矮的老房,破败的散落着,更多是一片片空地,杂草自在地生长着,茂密地遮盖住土地,只偶尔还有一块块菜园在这里开垦,种着各式的作物。若是在家乡的合肥,很多种的是油菜,春日时节,杂草堆里出现一块块橙黄的油菜花,倒又是另一番感觉。和全国的开发区一样,黄岛的建筑气势宏伟,欧式的别墅群一眼望不到边,高耸的钟楼远远可见,尖顶、廊柱、雕花,应有尽有。不过近看又有些不如意,楼房边上就是垒起来的土堆,灰尘和扬沙在这里弥漫,一片泥土的味道,夏天来了,更是散发着不知名的异味。味道多了,却唯独少了些人味。
开发区总是空荡荡的。楼盖起来了,住房可能也被销售一空,但真的住户并不多,往往只有寥寥几家原住民搬了进去。楼房建设的快,用起来却慢很多,人们需要的不单是水泥混凝土的房子,更是城市生活的轻松和便利。而这些这里都没有,这里只有建好的和正在建的高楼,难怪在这拥挤的国度还会多出那么多鬼城。
开发区到底算城市吗?这里有城市的高楼大厦,却没有城市的生活体验。这里多的是豪宅,却找不到几家便利店;这里的酒店豪华,干净的餐厅却难得;公路修的宽阔却少见维护,红绿灯更成了摆设。人们住的是城市般的房子,却还是过着乡镇般的生活。其实难怪出现这些问题,历史上一座城市的兴起,总需要几百年,就算是现代城市发展的进程加快,也要十几年的时间。开发区却凭着国家的政策几年就把颇具规模城市搭起来,但新的城市就会这样出现吗。没有城市的软件,城市的内核,没有文化和精神,这里离城市还差的很远,却又不再是当初的小镇。
开发区的野蛮生长,会留给这里的人们什么样的记忆呢,也许他们会因为房地产的升值而富裕,但失去的恐怕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