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哲学感悟:
话题: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之卢梭
正文:
卢梭,出身平民,故对社会底层深有同情。他的思想平民化,接地气,不问鬼神,只问苍生。
关于人的知识。他认为,人对自然的知识已完备,但对人自身之知识不完备。人从自然来,败坏了自然本性,失去了原始自然状态。这似乎说,文明使人失去了至纯无邪的本心与天性。他认为,文明的产生是道德的退化和堕落。狄更斯说,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有人也说,这是一个最坏的年代。看来卢梭是支持后者。似乎是,如老子支持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状态一般,卢梭认为人类的原始自然状态是最和平自由的。生产的发展导致了私有制,私有制导致了不平等,不平等导致了两极分化。所以,文明使人类歪曲了自己的本性。
我最近也常想,读全球历史,文明的发展似乎是一个充斥着野蛮、欺凌、掠夺、剥削、罪恶和弱肉强食的过程。比如,资本主义早期的发展,资本的原始积累,就是一段充满着殖民主义、罪恶贸易和非正义战争的历史。文明似乎成了野蛮,落后注定被宰割。文明的发展,似乎与道德的进步不成正比。对于这个问题,似乎不能以道德来评判,或许会牵扯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问题。以不同角度去观察,会得到不同的结论。鄙人学识尚浅,在此不能做出最终的评判。
卢梭本人排斥现代文明,推崇原始自然状态。而这个“自然状态”并无历史事实的意义,而是具有哲学意义。此处有些深奥,我还需继续理解。正如所谓本心,并非是具有历史事实的心,而是精神方面的本性。我大致的理解是,人的情感能产生“自我完善化能力”,能让理性趋于完善,而理性又造成了反人性,让人失去了原始朴素的感性。人性产生理性,理性产生反人性。
卢梭提出“公意”来作为新的社会契约。“公意”是一个社会的一切公民的共同意志。“少数服从多数”的“众意”原则,应以“公意”为前提,即大家必须一致同意将“少数服从多数”作为协议。因此,他主张主权在民,民主共和制。对于上帝的存在,他认为,不能以理性去证明,而是以情感去证明,用宗教回复到自己的情感本性。科学认为上帝不存在,我心相信上帝存在。
我们再了解一下他的人性论。他的人性论有两个特点。一是感性的、个人主义的倾向。他反对理性主义,倾向于个人情感。二是历史辩证法因素。他认为人的善良本性是历史地发展出来的。人类在自然状态无所谓善恶,只有自我完善化的潜力。本性无善恶,只有发展为善或恶的潜力。正如“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指人人都有发展为善良人的潜力。潜力一出来,先必然道德堕落,再经历社会契约,回复到自由和平等。他把人性当历史来考察,唤起了人们的历史自觉性和历史主动性。
知行格-英雄之旅-日精进第333日-考研倒计时153日-暑假结束倒计时39日
吾日三省吾身:
“哲学精英群”每日打卡
学习任务:
(1)考研英语:复习考研单词本单词60个,记后整理测试,看例句、记用法。真题继续看两篇,完全熟悉,该背就背。→单词也不知记了多少个,反正还行。真题看了半篇文章,现在要慢慢来,精益求精。
(2)考研专业课:看西哲一章,做笔记,背诵,理解。→西哲任务完成,但还是没好好记,懒于强化,造成疏忽,不可不改。中哲也适量看了,必须强化理解,强化记忆。
(3)考研政治:研究考研政治一部分理解,背诵。→政治完成,注意同上。
读书任务:看《西方哲学史(邓晓芒)》一小时,仔细记笔记,录于每日更文;回顾昨日所看。→完成。
写作任务:每日更文半小时,原创500字+。→完成。
诚者,不自欺。主一之谓敬。诚。敬。
(第三十一轮一周封闭计划:时间7月22日——7月28日。)
未来五年规划:专注国学,求学求真;读万卷书,韬光养晦;立德立言,写作演讲。
人生目标:进德修业的书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