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经常带领自己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并且边游边学边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碰到了各种各样的人。
有些人本身素质极差,很难教化,其中就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一章里面叫做互乡的地方,都说这里的人难以沟通,无法教化。具体怎么样的呢?
原文中说: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这一章主要讲的意思是:孔子认为,很难与互乡那个地方的人谈话。但是互乡那里却有一个童子受到了孔子的接见,这时他的学生们都感觉疑惑不解。
孔子解释说:“我是肯定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就应该肯定他改正错误,不要去死死的抓住人家的过去不放。”
说到这个童子,首先来讲个小故事!
有一天有个小孩子来到孔夫子面前,说是有事要请教孔子,那么这个孩子就是一个叫做互乡那里的人,当时所有人都知道,互乡是一个思想品德败坏,民风民俗相当不好的地方,那里的人啊都是非常难教化的!
孔子就问这个孩子:“孩子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孩子说:“我的父亲想让我来问问您,多大的孩子才适合跟您学习?”孔子就回答他:“学习不分年龄,只要你想学,什么时候都可以来学。”
孩子听完转身离去,这时弟子们纷纷过来问孔子:“老师为什么要教他学习呢?他可是互乡的人啊”
孔子不紧不慢的回答他们说:“他是哪里的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一颗学习的心,我们也不要管他家乡的人是什么样,只要能够知错并改正错误,就是可以原谅的,我们没有必要去揪着别人的短处不放。”
这个小故事就引出了孔子上面的那段话:“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从这段话我们不难看出,孔子绝对是一位大善人,他的教学绝不会因人而异,只要你想学,只要你能知错就改,那就是善莫大焉,孺子可教也!
当然了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体现出了孔子“诲人不倦”的明确的态度,只要你想学,就一定会给你一个学习的机会,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曾经做过什么,更不会因为曾经当下了过错就把你拒之门外,这就是圣人,让我们不得发自内心的钦佩!
好了今天就学到这里,我是至善至柔,如果愿意可以陪伴你一起成长,加入简书会员,来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开心的玩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