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个小事开始说起。
第一个是关于自己的表弟。中国家庭基本上都秉持一个很朴素的教育理念 —— 「让孩子好好学习,然后找一份工作,最好还是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绝大多数的情况下,父母的期望都落空了,因为按照正太分布,80% 的小孩学习成绩一定会落在不好的区间,包括我的表弟。他目前的状况是即将高三,已经不怎么喜欢去上课,参加美术学习(就是成为艺考生?),还有些内向,不怎么爱和家里人说话(其实小时候并不是如此)。
人或许要很久才能明白过来,在学校里最重要学到的并不是书本里的知识,而是一种学习能力。这件事情对舅舅们而言是一种冲击。过年回家的时候我们探讨过表弟的情况,可惜由于其他一些原因,我们并没有很深入的讨论。但是对于小表弟,我也跟他说了我自己的观点(其实我在小孩教育这方面也完全是门外汉,也没有特意去做过什么总结,只是一些认知和这些年新沉淀下来的三观)
尽量鼓励他去多参加社团活动(可以变得更加开朗?),尽量多用正向反馈的方式去跟他沟通(也可以让他更加自信?),学习不是全部,可以多给他报几个文化类的班,挖掘一下是否有感兴趣的方向?
舅舅不置可否,我觉得我有必要再去跟他沟通一下,包括直接跟小表弟,对了他现在 10 岁。
另外一个则是最近看到的消息
华为规定 45 岁必须退休,如需留任,需获高层特殊批准。
这部分人可能有如下这些些共性
- 糊里糊涂,基本上埋头搬砖,也不关心外面的世界。
- 工作只能被评价为「认真负责」,其实能力一般。
- 生活无趣。
- 没有什么在关键岗位,中基层,做一些重复性高的工作?
好了,现在开始回头来讲,我为什么要把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故事放到一起讲。因为再谋一刹那,我的潜意识告诉我
那些过去好好学习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的人,很有可能就成了生活无趣、工作认真负责最后「被退休」了的人。
互联网这个行业变化越来也快,在未来的 二三十年内,45 岁很有可能就是这个行业的退休年龄。一旦你跟不上变化,跟不上用户,且自己除了工作以为一无所知,那只能直线出局,就是这么残酷。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一直想跟舅舅们描述的一个观点,现在我觉得可以描述了
假如让孩子好好学习只是为了找一份工作的话,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对成年人也如是,假如你只有一份工作的话,那你确实得审视自己了,这是个危险的信号。看到一个博主写过一段话,我觉得非常好
《从零到一》这本书的核心思想讲成功的商业模式是「垄断式」的,只有垄断,才能避免恶性的竞争,才能拿到足够的利润,才能安心做事。但是,个体怎样实现「垄断」?怎样建立自己的护城河?只有一个答案,重新回到自身,把自我的独特性和社会需求做最好的匹配。千军万马挤独木舟的事情,我们从考大学一直到现在,为什么不思悔改呢?公司不会许你真正的财富,只有你自己才可以。
我想大部分好好学习最好找到一份工作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充满焦虑,对薪资不满意却又害怕跳槽,即使跳槽成功后又开始对薪资不满意,逐年的感受到新鲜血液和年轻人带给自己的压力,于是在职场上可能变得刁钻刻薄,害怕年轻人取代自己。总是在恐惧和欲望里徘徊挣扎而又不得解。而假如这时候有一门独特的手艺,或者有一个感兴趣且钻研的很深的领域,则又大不同了。
就像《富爸爸穷爸爸》里写的那样,穷人为钱工作,中产阶级为负债工作,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工作之外,最重要的是让自己不断的增加资产(简单来说,资产就是让你增加收入的东西,而负债则相反)。而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最大的资产则是大脑和时间。
推荐阅读《富爸爸穷爸爸》,在自我成长和价值挖掘上,也许能带给你很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