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四:真实的来访者是什么样子?
作为《女心理师》的观者,我觉得这部剧最大的亮点便是众生相的心理诠释过程,无论在哪一个个案中,我们都会看到不同网友的评价,有人理解,有人不解,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外在的无差异,内心却体会着千差万别的感受。本剧将这些只能发生在咨询室中的案例以影视剧的方式呈现给大众面前,让大家能够意识到,看似无奇的特征,其实是心理问题的呈现,而心理咨询并非是针对病人进行的工作,职业心理咨询师面对的恰恰是生活众生相的心理理解与心理支持工作,让他们获得稳定的支持,从而能够以正向而适应的方式呈现在公众视野中,以此方式来培养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
那么众生相之下,什么样的问题可以被心理咨询治愈到呢?剧中确实以真实的案例一一呈现,但虚构之处是这些咨询并不会以电视中的一次完成呈现,剧中的咨询并未将真实案例中的阻抗一一呈现,而在阻抗中工作才是咨询中常态工作,也是咨询工作高难度的体现。
1、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每一位青少年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而家庭动力影响了家庭的走向,帮助家庭理解自杀背后的心理意义便可以调整家庭的动力,这并不神奇,只取决于处在家庭中的你是否愿意看到。剧中尤娜的母亲强势,她不自知的强势渐渐的“逼”走了老公,这时,她内心是崩溃的,为了掩饰这份崩溃,她虚假的掩饰自己会需要家庭的脆弱,小心翼翼呵护着自己的伤口,即便她再爱自己的孩子,她没也有多余的能力看到孩子的脆弱。这个案例的剧版呈现几乎与真实的心理咨询一样。
2、惊恐障碍:剧中的荀总不仅可爱,而且可爱,真得可爱到家的演绎了一个成年人内心的脆弱,用担心自己生病来表达了自己多担心自己儿子的身体健康,面对压力山大的企业,担心自己力所不能及,担心儿子越来越远离,无法看到儿子是安全的,害怕曾经发生的悲剧再次发生,而自己却无法挽回的痛苦,作为成年人甚至是老年人的荀总,无法面对内心的恐慌,无法看到自己力所不能及的脆弱,从而一忧成疾。这与咨询相符,但是讨论焦虑需要很长的咨询时间。
3、进食障碍:作为乖乖女的蒋静,从小就期望能够符合妈妈的期待,能够活出妈妈希望的样子,但当她越来越大,越来越有自主意识的时候,她控制不住的想要有自我意识,想要活出自己想活的样子,便形成了内心强烈的冲突,她无法平衡这种冲突,便将拼命的吃当成了缓解压力的方式。本案例真实的呈现了母女之间分离个体化的艰难,但也虚构了治愈的过程,从事心理咨询的人都知道,临床中的进食障碍是多么难治疗的个案,因为和“吃”相关的疾病出现问题的时期太早,在成长的过程中多数会伴有人格障碍的并发症状,剧中的蒋静从表现来看,仅是一个单一的问题,而真正的治愈是出现在她最后向妈妈哭诉着自己的内心需求,那一时刻,蒋静“活”过来了,因为她直面了自己的脆弱。
4、性侵案例:职场女性李薇在工作中被性侵而自责、自辱,甚至认为自己在有生理反应后是自己的错误。很多网友评价像李薇这样的人是他们自找的,因为很多网友并不理解,女性的身份认同形成过程中不仅应该有像女娲娘娘那样的母性形象,还应该有像嫦娥姐姐那样高冷的清静形象,同时也不应该忽略像妲己这样的魅力形象,女性的成长过程中本身就应该是多元化的发展,不应仅一面呈现,可是女性在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魅力认同中很容易出现边界上的困难,因为中国的文化特征似乎比较排挤有吸引力的女性,从而造成女性在成长中的身份认同边界不清晰,她们仅是想呈现自己的魅力,并不想被侵犯,女性身份认同的形成过程绕不过性这个话题,她们一方面期待自己有吸引力,但另一方面又忌惮这种吸引力会引起“苏妲己”这样的杀伤力,从而女性在建立身份认同时困难重重。这个案例在剧中的解决方法较冲突化、戏剧化,当然面对违法的事情,咨询师首先要考虑到法律的前提下,更重要的关注在如何修复身份认同上,从而可以帮助她不再强迫性重复,健康的面对以后的人生。
5、产后抑郁:这个词在生活中普遍被提到,却普遍被忽视,好像我们知道产后妈妈得了产后抑郁就可以了,但其实她们真得需要帮助,不仅是再帮助她们,更是在帮助她们的孩子们。产后抑郁的妈妈很难给孩子们提供情感的支持,从而在孩子早期情感极为匮乏的时期难以提供镜映,造成孩子早期的安全感缺失。
所以,剧中提供的案例均是真实的来访者的样子,只是在治疗的过程中简化了阻抗的过程,让治愈变得非常的神奇。
(作者:司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