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是个非常幸运的家伙,在他仍是布衣平民的时候,便由于自己广善结交的性格,结识了许多后来为他打天下的良臣猛将。这些人为他打下了汉朝的天下,然而在他登上皇帝宝座后,又是怎么对待昔日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呢?
说实话,刘邦还真的没什么特长,兵法武艺琴棋书画样样都不精通,那就和我之前对陈胜的评价一样,什么都不擅长的人是如何被上天选中成为皇帝的?其实刘邦比陈胜还多了一样东西――可以让所有贤能之人都归顺于自己的一种能力。当年沛公起义连老婆孩子都不管,在外面瞎晃荡还不是白晃的,晃着晃着就结识了萧何、张良、曹参等人。刘邦的交际能力还不是一般的强,几乎所有见过他、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愿意跟着他走,都有为他卖命的决心,他身上就是有这种笼络人心的魔咒。
为什么韩信愿意跟刘邦而不是项羽?当时韩信跟随项羽时,他只当上了一个很小的官,项羽只封跟自己亲近的人,而韩信则有着付出就必须要回报的强迫症,眼看跟着项羽没前途,就选择了刘邦。刘邦与项羽可谓一个鲜明对比,经过萧何一番劝说,刘邦与韩信进行了第一次谈话,刘邦就毫不吝啬地封韩信为大将军。单从中就看出刘邦是一个敢下资本的赌徒,他在手下心中首先建立了一个乐善好施的形象,收得广泛人心。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当年陈胜占尽了天时地利,在人和面前却全是扯淡。
韩信、张良、萧何、曹参、陈平、卢绾......各种贤臣猛将都聚集在他的手下。刘邦的人生信条一:自己没有才能,不会打仗,没有关系,只要自己付出一点代价,就可以让其他人替你想办法、上战场,替你作任何你想做的事。
当刘邦做皇帝一段时间后,细读那一段历史,你会发现很多功臣在那时陨落,尤其是武将,被人上书怀疑,不得已反叛,被讨杀,基本都是这个套路。典型的如韩信、卢绾、韩王信、彭越、黥布,他们都被上书告发过,卢绾是真有二心,而韩信和韩王信(与韩信同名不同人,故称韩王信)算比较冤的。韩王信在与匈奴作战时失利,便屡次遣使向匈奴求和,有人上书告韩王信与匈奴联合谋反,韩王信害怕刘邦上门讨杀,便投靠了匈奴,最后被刘邦讨杀;而有许多人怀疑刘邦杀韩信的原因是,在韩信向刘邦请求成为齐王时,刘邦便怀疑他是要发展势力造反,最后编织出谋反的罪名杀了韩信。上面所说的武将,都被刘邦逼到死角,除了卢绾客死异乡,剩下的都没有善终。
文臣却是比武将幸运多了(可能是比武将聪明的缘故)。高祖时期著名文臣有萧何与张良,曹参陈平执政应该算孝惠帝时期了。
你回想当年萧何在刘邦还是小亭长时,处处庇护他,帮他圆场,在楚汉之争时,萧何一直镇守关中,并源源不断的向刘邦支援粮草,在刘邦兵败时,还在关中的萧何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来一次完美的反叛,将虚弱的刘邦斩草除根,但他没有,他对刘邦没有二心。刘邦在称帝后也是对萧何分外恩宠。但萧何三好臣子的形象让人民对他又是景仰又是爱戴,这也不禁让刘邦怀疑萧何。幸好萧何提前抓住一线生机,自毁形象,又有王卫尉出面维护,保住了小命。之前萧何为了保住自己在吕后心里是信任,参与了诛杀韩信的事件,韩信为了萧何的安全,光荣地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件事对于萧何来说也是极不光彩的,但从保身的角度来讲,我们又是无言以对。孝惠二年,相国何卒,善终,谥为文终侯。
而张良在帮刘邦出计谋打下江山后,选择明哲保身,宫廷争斗基本不参加。他应该很早就看透了刘邦的为人,不值得长久地效忠,所以选择不干预政事。高后元年良卒,谥为文成侯。
刘邦人生信条二:不管文臣武将,功劳再大,友谊再深厚,一旦这把锋利的刀对自己有了威胁,统统折断,要的只是他们给自己带来的利益而不是昔日同甘共苦的记忆(听起来很像负心汉)。过河拆桥,狡兔死,走狗烹,人品这方面或许是刘邦唯一要向项羽学习的吧。
凭借着刘邦惊人的笼络人心的能力,他打倒了西楚霸王项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其实还是那一句话――刘邦人生信条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