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王阳明的生平故事,在感叹古人的渊博知识之余,我明白了我爷爷的好记性和好文采,他们那一辈的人的读书识字,韵律启蒙还是把中华文化的根植根于心。而我们后面学习的大部分人,都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更多的是不求甚解。
读到王阳明龙场悟道的过程,我在疑虑,开悟真的那么神奇吗?那些有道得道的人,都是可以未卜先知吗?我想想平时身边所能遇见的高人们,他们都是能量场很高的人,以后可不能随便自说自话做些什么小动作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古代文人也是喜欢以诗言志,心里不痛快了,写着诗就心顺了,想必我若是生活在古代,也是喜欢这样做的。我也喜欢写,偶尔写着东西,那些不痛快就都没有了,而且浑身舒畅。
王阳明教他的弟子,学习要遵守四法,一是立志,二是勤学,三是改过,四是责善。志气排在首,是人心中的定盘星,在身上是气质,写成文章那就是文风,是文章的风骨。他在学习上倒是不死板,鼓励“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鼓励静坐和打桩。
后来王阳明的妹夫。取名为“心学”。有人问三十而立,立什么?王阳明说是立志孝敬爹娘,立志尊重每一个人,这就是圣贤的志向,这就是圣贤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