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清宫题材的电视剧大受欢迎,在电视剧里经常会听到亲王、阿哥、贝勒等叫法。有些人就有些糊涂了,那么清朝如何给王公贵族划分等级的呢?
满清王朝的爵位可以大致分为三种:宗室爵位、蒙古爵位和异姓功臣爵位,但是清朝依然沿用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由此可见满清的汉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宗室爵位,有些类似于汉朝的“非刘不封”和“推恩令”,清朝的宗世爵位只授予爱新觉罗的子孙,共分为12级,每等若干级。12级大致可分为超品、品级:
超品: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品级:将军(镇国将军1品、辅国将军2品、奉国将军3品、奉恩将军4品)。
这些爵位世袭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世袭罔替,不用降低爵位继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铁帽子王,整个清朝200多年只有12位,比较有名的就是“铁帽子王”僧格林沁。
另一种是降等世袭,例如:亲王降至镇国公,郡王降至辅国公,贝勒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贝子降至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公降至辅国将军,辅国公降至辅国将军后,便不再递降,以此爵位传世。
由于清朝实行“满蒙一家亲”的政策,又加上满蒙联姻,所以蒙古人也是有爵位的,但是蒙古的爵位与女真的区别,所以蒙古爵位称为外藩蒙古世爵。
蒙古封爵为:1亲王,2郡王,3贝勒,4贝子,5镇国公,6辅国公,7札萨克台吉,8一等台吉(塔布囊),9二等台吉(塔布囊),10三等台吉(塔布囊),11四等台吉(塔布囊),12固伦额驸,13和硕额驸,14郡主额驸,15县主额驸,16郡君额驸,17县君额驸。
第三要说的就是异姓爵位,其实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异姓功臣以爵位来褒奖。清朝也不列外,清朝的异姓功臣爵位分为9等:超品:公爵、侯爵、伯爵,一品:子爵,二品:男爵,三品:轻车都尉,四品:骑都尉,五品:云骑尉,七品:恩骑尉。其中各种爵位又分一、二、三等。
清朝的异姓王非常少,只有清初时的三位,大家都知道的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仲明、平南敬亲王尚可喜,其余人的爵位就很低了,洪承畴是二等男爵。之后汉人的爵位也没有太高的,曾国藩是一等毅勇侯,李鸿章是一等肃毅伯,左宗棠是一等恪靖伯,这些人都是国家的中流砥柱,但是其岁奉(年薪)居然要比贝子的低一倍,一等侯爵的岁奉为610两白银,而贝子的岁奉却有1300两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