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不要被这本书《我每天只工作 3 小时》的书名迷惑了,这本书并不是帮助职场的职人提高工作效率,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来摸鱼的。
但是比起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果你想更了解「职场」这个圈子的运作规律,那么我建议你一定要抽时间好好看看这本书。
本书的作者是日本动画大师、《攻壳机动队》的导演押井守,作者虽然没有在职场待过很长时间,但是透过电影却看清了身在职场的职人都没有看清的道理。
每个人都不喜欢自己做决定,总是奢望让其他人帮忙做决定
不论愿不愿意承认,大部分人在做决定的时候,总想寄希望于其他人,尤其是涉及到自身重大决定的时候。
比如高中时大学要报考哪所学校?大四时到底要不要考研?工作后要不要转行?……
在面临这些问题时,可以说是人生比较重大的转折点时,智商立马降了 100 个点,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这时,脑海中会有这样一个想法,「别人那里一定有一套完美的解决方案,我照着那个做,一定会有美满的人生」。
于是,知乎上出现了许多「要不要」的问题:要不要考研、要不要出国、要不要转行、要不要工作……
并不是说这些问题不好,这些问题的本身是很棒的,答主作为过来人也是抱着能帮助他人的想法回答的。
但是这些回答只能作为参考。
每个人在做出类似决定的时候,身处的环境、面临的处境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别人的经历只能作为参考,并不能完全生搬硬套。
就像在评价一个设计的时候,并不能看了一眼就评价是好是坏,因为自己并不了解当初做出设计决策时的背景,脱离背景评价设计的都是耍流氓。
因此,更不要说寄希望于别人帮自己做决定了。别人根本没有时间去深入了解你身处的环境是怎样的,即使帮你做出决定,是否对你有用也是未知数。
当你把决定权交给别人的时候,也意味着你想让别人为你的人生负责。
就像许多人即使工作后依然对父母言听计从,父母说这个工作不好就不做,那个工作好就去做。最终就是为了在最后的时候说出,「当初听你们的,现在我过得不开心,全怪你们」,把责任推卸到其他人的身上。
不过,需要为自己人生负责的,从来都只有自己。在你做决定的时候,没有任何人会对你负责,谁也不会来。
在职场中也是这样,寄希望于上司和公司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决定自己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相当于把自己的人生拱手交给了别人。但是,公司是为了盈利而存在的,最终也不会为你的人生负责。
没有设定人生目标,那么被人使唤也是理所当然
如果上班族没有在心中设定「要让人生如何结束」的目标,不管多么努力工作也是毫无意义的。
即使你跟我一样身处二十多岁的年纪,觉得自己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人生的结束离自己还很遥远,懒得去考虑很久以后的事情。
可上班族的日子终究会结束,总有一天我们会脱离「公司」这个机构退休,当然前提是不猝死。
假想一下,未来的某一天退休了,退休之后想拥有怎样的生活呢?除了工作之外,有什么能支撑你活下去的事情吗?
就算不考虑那么远,作为一个上班族,如果明天没了工作,要怎么生活下去呢?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可能想都没想过这些问题,因为根本没有什么目标。每天的目标只是按时上下班,完成该完成的工作,双休日或者休息或者跟朋友出去野,最大的梦想就是不上班,在家里浑浑噩噩。
一边抱怨着公司的琐事,觉得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一边又离不开公司,是很多人真实的写照。
没有设定人生目标,那么被有目标的人使唤也是理所当然。
让无能下属工作的究极手段—--不要给他选项。
也就是说,对那些有目标的人来说,若要使唤心中没有目标的人,只要将目标给予他们就行了。让他们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标,这不就是公司的形式吗?
就结果来说,拥有自身目标的人会有出头之日。每个人要有自己的目标,即使再怎么觉得麻烦,也要寻找自己的目标。
「我是某某公司的员工」,这句话的背后意思是「容易被取代」
有人说,「错把平台当本事」是职场最大的悲剧。
我之前对这句话不是很理解,觉得在介绍自己时能说出「我是 XXX 大公司的 XX 」时,是一件很自豪和骄傲的事。但是从没有想到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容易被取代」。
总是对未来过于乐观,以至于选择性无视了很多需要去思考的问题,是很多人正在做的。在当前公司做的还不错,能负担起每月的花呗和信用卡,还能有零花钱买买买,于是脑海中便觉得能在这家公司做一辈子。
即使觉得这样的想法很假,但是依然想去相信,我们就是这么矛盾。
没有想过自己还有能被取代的那一天,于是在寒潮波及到自己的时候,一脸懵逼。
说这些并不是鼓吹什么创业、裸辞做自己等等,只需要明白并时刻提醒自己,没有什么永恒的事物,牢记只要你仍是「某某公司」的员工,就意味着在未来的某一天会被其他人取代。
除了自己任职的公司之外,没有其他地方可以依靠的公司职员可以说是相当心酸。
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持续下去,就需要找到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并持续努力,无论身处何处都朝向自己的目标迈进,就会逐渐成为无可取代的存在。
不要在临终的时候才遗憾「如果当初做了那件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