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就是恢复本性
《老子》这本书为什么叫《道德经》呢?道,指全,而德呢?“德者,得也”,德指个体从道获得的禀赋。合而言之,《道德经》就是教人如何恢复天生本性的宝典。
从前文的讨论可知,道是全的,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也就是无所不缺。个体的本性来自于道,本来也无所缺。但个体的形体是有限的,有限就意味着有缺,不圆满。因此,人有追求圆满的内在冲动。
怎么追求呢,就是不停的追逐有,有,有。等我拥有了一切,我不就圆满了吗?这样的想法恰恰错了。个体之所以觉得自己存在,是因为它是与其他的个体相比较而存在的,通过不停的追逐有,有,有而获得圆满,是企图剥夺、压制一切其他个体而使自己达到无所不缺的状态。且不说别的个体本身具有的能量对你的限制,就算你达成所愿,你就成了道了。道是绝对的,孤独的,永恒的,没有外物与它相比较,也就意味着它一无所有。所以,你以追逐有,有,有的方式去求圆满,圆满之日就是一无所有之时。
如此追逐圆满不是老子欣赏的方式。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追求学问,只要肯用心,一定学问越来越好。但是,你越学,你越发现有待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追逐有、有、有也是一样,你得到的东西越多,你越发现需要追求的东西越多。但是你要觉悟道,反而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什么呢?减少可多可少的相对知识,减少杂念、执着、偏见,以及个人特有的各种欲望。减少而又减少,如果达到了再无可减的地步,你反而恢复本性了,反而得道了,反而圆满了。
这是老子的大智慧,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少则足,多反而缺,少反而获得,多反而迷惑。
《圣经》也讲了类似的一个故事,耶稣传道,有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整天跟着他,耶稣很喜欢他,就对他说:“把你的财产都捐了吧,跟我走。”小伙子就忧忧愁愁的离开了。因为他的家很富有,舍不得,反而不能觉悟。
克服相对 恢复本真
要想恢复本性,获得圆满,要克服相对的差别。
《道德经》二十章,曰:“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奉承与斥责,相差有多少,美丽与丑陋,差别有多远?众人所畏惧的,我也不能不害怕……众人都有所凭借,唯独我顽固又闭塞。我的追求与众不同,重视那养育万物的母体。
“唯”即“是的”,是晚辈对长辈,下属对老板的答应声。“阿”是长辈对晚辈,老板对下属说话的口气。“唯”表示尊敬,“阿”表示傲慢。“唯”和“阿”代表着奉承和斥责,被别人奉承,以及被别人斥责,差别有多少呢?活在人类的社会,哪个不是对下“阿”,对上“唯”呢?就像自然界的狂风带来怒嚎,微风带来浅唱一样,何必计较呢?
美丑是相对的。《道德经》第二章说:“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事物称为美就有丑相对,有事物称为善,就有不善相对。以道的眼光来看,哪有美丑、善恶的差别呢?美丑、善恶不过是人类的标准而已。而且就人类而言,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也没有一个绝对的美丑、善恶的标准。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众人皆发挥各自之才智,去追逐欲望,而我却很笨,很顽固。因为我所珍贵的与众不同啊,众人珍贵的是物,愈多愈好,奔逐不息,而我珍贵的是道,也就是我知道我本性具足,毫无所缺,因此甘守本分,不妄作。
道最大的功能是提供一个最终的依靠。
西方人为什么信上帝?其中的一个理由就是世间的人和物都是相对的,变动不居的,你不能绝对的依靠它。因为你今天依靠它,明天它可能就变了。
但是上帝不一样,他是永恒的,而且不会拒绝任何人。天堂的门是为每个人准备的,“只要你敲门,就为你开”。宗教信仰可以为所有人,尤其是为那些走投无路的人提供巨大的心理依靠,从而获得新的力量,重新出发。
道也有这样的功能,道是全的,任何万物,在道里面都有它的位置,一株小草,一只蚂蚁,一粒微尘,它存在就有它存在的理由,就有它存在的位置。人也一样,人在天地之间是有其位置的,你不用担心,这个位置谁也夺不走,然后获得了一种力量,再怎么困难,也会支撑你走下去。
道是绝对的,是圆满自足的,如果能够觉悟道,能够感应他的力量,人生在世,任何时候都会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