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本土起源说41:三星堆文明早期是石家河的附属文明,后期是夏王族失去中原政权南归后重新建立的文明分支

华夏本土起源说41:三星堆文明早期是石家河的附属文明,后期是夏王族失去中原政权南归后重新建立的文明分支

文|黄饮冰

一、距今5000年前四川盆地是一个封闭性的古湖,四川盆地上的文明不会超过距今5000

对于长江的形成,我在《气候变化和华夏早期族群的迁移和融合》一文及其他的多篇文章中,有详细的探讨。我的基本判断是,在距今5000年前,四川盆地是一个封闭性的古湖泊。

长江三峡的历史不会超过距今5000年,这与四川盆地的文明不会超过距今5000年是一致的。

三星堆文明是商代文明,三星堆一期可以追溯到距今4600年。原因就在于长江三峡在距今5000年以前没有形成,川水不能东去,只能囤聚在四川盆地,所以在末次冰川期,四川盆地就是一个古湖泊或沼泽地,常年的大部分时间被冰川覆盖。在末次冰川期结束后(距今1.3万年以后),这里是湖泊或沼泽,加之空气不能流动或较少可以流动,这里雾气笼罩,瘴气横生,人类难以进入成都平原。

看地图的时候,我总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就是与金沙江同向的几条河流都是向南流的,只有金沙江折转向东。我认为在距今13000年以前,金沙江也是经云南中部流向中南半岛入南海的,金沙江古称黑水。在距今13000年的时候,中国的末次冰期结束,中国的气温升高,导致中国西部冰川融化,在中国西部形成了急剧的冰融性洪水,引发了青藏高原东缘和四川及云南西部的大地震,在大地震的作用下,金沙江折而向东流入四川。金沙江的流入加巨了四川的水情,导致四川古湖水位高涨,四川西南部康定地区和周边的山区遭受水灾,洪水最盛的时候还影响到滇黔高原周边,冰融性洪水也对滇黔高原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这是人类获得智力以来最早的洪水记忆,也是地球气温再次转暖后(距今1.3万年以后)古人类离开泛滇黔地区北迁和东迁的原因之一。四川古湖就可能是传说中的南海或西海。

四川盆地一带冬季由于受青藏高原阻挡作用影响较大,风速较小,空气湿度较大,加上地形的影响,易出现云雾天气;夏季由于处于青藏高原“背风坡”,若西南暖湿气流偏南流,东南季风西进势力减弱,就易出现干旱。

在青藏高原热(冷)力泵的作用下,夏天,空气易热、空气上升,产生气流上的拉升作用。冷天,空气易冷、空气下压,产生气流上的压力作用。同样的道理,白天空气上升产生拉升力,晚上空气下压产生下压力。从一年看,青藏高原夏天的时间短,冷天的时间长,所以下压力占绝对地位。从一天来看,青藏高原上的空气受热的时间较短,冷空气的时间较长,产生的空气下压力也占绝对位置。在这种长期的空气下压力的影响下,四川盆地的空气对流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对四川盆地极为不利。如极易形成雾气和瘴气,所以四川盆地中心区域不适宜于古人类生存。四川境内的资阳人(距今35000年),不是在四川盆地发现的,而是在四川南部的山区发现的,原因就在于此。

所以在不少人鼓噪四川文明有多么早的时候,我持否定态度。其地理环境决定论四川盆地不是中国文明的始发地。

大约在距今5000年到4500年的时候,三峡水道逐渐贯通,但三峡还是很狭小。川水开始向东进入云梦古泽(洞庭湖)。四川盆地水量减少,成都平原显露出来,成都平原上的宝墩文化开始出现。宝墩文化是蜀文化的源头。而宝墩文化的主要源头来自岷山(岷江上游地区)的营盘山文化(距今5500年到6000年)。当然,在成都平原显露出来后,成都平原四周的山地里的原居民都会有人出山进入成都平原,蜀文明就是在这种多成分的融合下逐渐形成的,到三星堆时期达到盛期。

同样的道理,处于江汉平原和鄂西的文明程度较高的原居民,会有人口向成都平原迁移。所以从文化上讲,蜀文明的文化源头在江汉地区。

距今4500年的时候,最早的蜀文明——宝墩文化,在城都平原上出现,可以作为三峡在距今5000年到4500年逐渐打开形成水道的证明。到距今4200年到4000年之间湖北的石家河文化走向衰落并最终消失,可以证明这个时候三峡才形成了宽阔的水道,导致四川古湖消失,威胁到了江汉地区文明的存在。

我要说明的是,这里包含一个假说——四川古湖说,这个假说很早我就提出了。如果三峡发生大地震导致三峡堵塞,我相信就可以看到四川古湖的真面目了。这不是开玩笑。三峡地区的地理构造本身就是不稳定的,三峡水库很可能会诱发三峡大地震,山崩地裂之后,三峡很可能消失了。所以我也很早就认为三峡大坝不该建设。

四川古湖说,在考古上是可以得到证实的。发现于三峡与江汉交界处的城背溪文化、以及以后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都没有进入四川,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四川盆地是一个古湖泊,两湖原居民把四川古湖当做了西海;而秦岭、大巴山和中原的原居民,把四川古湖当做了南海。西海和南海实际都是指四川古湖。

二、文明最早兴盛于湖南南部,得益于四川盆地的庇护

 文明起源于湖南南部,得益于湖南南部靠南的地理位置和半盆地的地理构造,使湖南南部在末次冰期后期,最早摆脱了冷空气的控制,为原始稻作农业的兴起奠定了气候基础。

湖南文明的兴盛,得益于四川盆地的保护。末次冰期后,随着气温升高,西部冰川融化,导致西部冰融性洪水很厉害,对西部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如在中原,洪水从西部直下河南平地是没有阻挡的,经常对中原地区产生洪水危害。而此时又没有形成入海口,洪水入不了海,在西来的冰融性洪水和本地雨水性洪水共同作用下,早期中原洪水泛滥且成沼泽。在末次冰期后中原地区不能很快形成农业文明,如大地湾发现黍种是在距今7800年,即中原和渭水流域的农业文明始于距今7800年。

在湖南这里,末次冰期后,人口从武陵山(昆仑山)下来,就到了湖南。西部的冰融性洪水被四川盆地拦截。湖南只有雨水,相对稳定,有利于农业发展。但是距今4600年后,在川水冲刷和地震等的共同作用下,三峡逐渐打开了,四川盆地的屏障作用就逐渐消失了,川水下来,湖南就被淹了,文明就移到湖北。到距今4200年到4000年,三峡完全形成了宽阔的水道,四川古湖消失,湖北这里也被经常被淹,文明移到中原。因为此时中原黄河下海口形成了,洪水也退了,平原露出来了,有利于农业族群在中原定居。

三、早期的成都文明是两湖文明的附属文明

成都文明本身是迁入性文明,开始于距今4600年到4500年的宝墩文化,原因就在于在此之前,三峡水道还没有打开,川水不能下流,四川盆地实际就是一个大湖泊,长江上游的冰融性洪水和雨水性洪水被四川盆地拦截,囤积于四川盆地,这对长江中游下游的文明起到了保护作用,所以在进入冰后期后,文明的兴起地就在两湖平原上,从两湖平原延伸到江淮之间和环太湖流域,并北进中原,最后在神农时期形成中国上古文明大统一的局面。

成都文明与湘汉文明是共命运的。大约到距今4600年与4500年之间,川水囤积导致四川周边地震频发,在三峡形成了狭窄的水道,川水开始下泄,成都平原逐渐显露出来,文明开始迁入成都平原。宝墩文化在距今4500年左右出现在城都平原上。而宝墩文化的主要源头来自岷山(岷江上游地区)的营盘山文化(距今5500年到6000年)。当然,在成都平原显露出来后,成都平原四周的山地里的原居民都会有人出山进入成都平原,蜀文明就是在这正多成分的融合下逐渐形成的,到三星堆时期达到盛期。这个迁入的人口主要来自由湘汉迁入川东、川北山区的的居民。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关联就是,在距今4000年江汉平原上的石家河文明于江汉地区消失的时候,成都平原上的三星堆一期文明也同时消失了,如果两地没有关联的话,三星堆一期文明就应该继续发展下去,不会与石家河文明一起消失,可见两地的文明是共命运的。

商代晚期出现的三星堆文明的青铜人物造型与石家河时期玉器人物的造型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在石家河玉人头像上,“纵目”的造型就已经出现了。所以我认为三星堆青铜人物造型是对石家河玉器人物造型技术的承袭和夸张性发展。三星堆文明的文化源头还是在石家河这里。

三星堆太阳树的起源地也在两湖地区。我的基本理论的立足点之一就是认为华的本意是火,华的原始音是ha(哈)。原始的华(哈)图腾是火树图腾。在湖南的彭头山到高庙时期,是华(哈)尼人与胡尼人融合时期,在这个融合过程中,华(哈)音与胡音融合形成了华(hua),因为胡人的口音多wu音,如胡、屋、舞、五、乌等我认为是胡音。当然啰,在华由ha演变成hua的时候,华ha的内涵就从火演变成了太阳。胡人的基本图腾是太阳+鸟,这个鸟是大雁,大雁古称鹄或鸿鹄。在图腾上,火树和太阳的结合,就在两湖地区形成了太阳树的概念,即太阳栖息在太阳树上,桑木和若木,就是太阳树。太阳树在四川的三星堆文化遗址,有大量的表现。所以三星堆文明也是古华人文明的变体,其文化源头可以追溯到彭头山和高庙。当然在三星堆,也有在东方竞争失败后西迁的帝俊族群的文化成分,“使四鸟”是帝俊族群的文化特色,三星堆的“四鸟金箔”,就是帝俊文化影响的结果。

四、三星堆文明是夏朝人失去中原政权南归后建设的文明,所以三星堆文明是夏朝文明在城都平原上的继续

很多人在把三星堆称作文明的时候,总是忘记了三星堆是没有文字的,这个事情在苏美尔文明上也一样,苏美尔文明的起源时间被认为是距今6000年,但此时苏美尔也是没有文字的。但在谈中国其他地区的文明史时,把文字这一条扣得很死,所以我对中国学界甚至世界学界很不理解。

为什么唯独对中国的三星堆如此客气呢?原因就是不少人从三星堆的独特性认定三星堆文明来自西亚,借此达到做实“中华文明西来说”的目的。为了达到做实“中华文明西来说”的目的,无限地把三星堆文明的时间拉长,故意模糊时间概念。

其实三星堆一期处于新石器时代,与湖北江汉地区的石家河文明还要晚,比湖南的彭头山和高庙就更晚了。而且三星堆一期文明与石家河文明一起在距今4000年的时候消失了。这个现象说明石家河文明要迁移,三星堆一期文化就跟着要迁移,只能证明三星堆一期文化是石家河文化的附属文化。

三星堆文明再度兴旺,呈现给大家的就是青铜文明,时间是在商代晚期(距今大约3200年到3000年),与三星堆一期相隔了800年到1000年。

大家要注意的是,江汉地区的文明在消失了400多年后,到商代早期,江汉地区的文明才再度兴旺发达起来了,如湖北孝感的金神庙商代古城、武汉黄陂的盘龙城等,在夏末商初就已经出现在江汉地区了。但是江汉地区文明再度出现的时间比三星堆文明早。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早就给了解释,因为夏后氏失去了中原政权,夏桀之子獯粥带领一部分族群到北方草原地带,重新融合草原诸胡人,建立了匈奴。而夏桀本人则回到了江汉,因为江汉是夏后氏的老巢(南巢)。我一向强调,夏末商初江汉地区出现的城池是夏城而不是商城。三星堆文明出现于商代晚期的原因,正好说明三星堆文明是在商代晚期从江汉地区再迁移去的,所以三星堆文明是夏朝文明的一个分支。

三星堆与西亚的联系,致命硬伤在于,三星堆在晚商时期出现高度青铜文明的时候,依然没有大量的文字,现在发现的一些文字符号,也是中国本土的原创。如果是西亚人迁入了三星堆,西亚人不是变得愚蠢了吗?难道西亚人喝了孟婆汤忘记了自己的文字?这不是见鬼了吗?这只能证明三星堆文明不是来自西亚。

那么三星堆有没有文字呢?我想是有的,但可能文字的量可能不大,因为三星堆族群只是夏朝族群的一支,可能是专门的青铜制造族群,文化本身就比夏朝人落后一些。

五、三星堆文化的根在石家河文化,晚期的石家河文化就是早期的夏朝文化

晚期的石家河文化就是早期的华夏文化。华夏族群最早是在江汉地区形成的,由处于中原的古夏人和处于两湖的古华人在江汉地区和豫西南地区融合而成。

古华人和古夏人均来自泛滇黔地区的华尼人(我也叫华尼人为古尼人)。不同的是,在距今13000年前后,泛滇黔地区的华尼人随着气温的回升,一支沿青藏高原的东缘北迁到渭水流域上游,形成了中原地区的古夏人。一支出武陵山进入两湖地区,与原来就生活于两湖地区的古胡人融合,形成了太阳崇拜的稻作族群古华人(我以前叫古夷人)。四川古湖消失后,进入四川的实际就是新形成的华夏族群,当然也有未被融合的古夏人和古华人。

中华民族的根是统一的,这个根在泛滇黔地区。

三星堆之“目纵”造型,在中国史书上是有记载的,如“蚕丛纵目”。三星堆文化与西亚文明最大的不同——无体系文字,发现的符号契刻也是中国本土的,与西亚没有联系。而在三星堆时期,西亚的文字已经很成熟了,如果三星堆人是西亚人,他们怎么会没有体系文字呢?从考古看,三星堆文化青铜器发达,处于青铜文明时期,但三星堆还处于刻划符号文字的阶段,这与比三星堆早1000多年的石家河文化是相同的。

三星堆青铜人物造型的技术要素,在石家河玉器上可以找到来源。如眼部造型,斜线向上挑翘,眼如柳叶,这就是中国人崇拜的“丹凤眼”。这个眼睛造型就是石家河的。还有头上的帽饰,与石家河也惊人的相似。还有一点,石家河时期的眼睛,就已经有外突造型,这是三星堆纵目的基础,在三星堆时期眼部造型逐渐被夸张化了。石家河有不少的玉人头像,三星堆也习惯于用青铜表现人的头部,三星堆青铜人头像就是对石家河玉人头像在文化传承上的继承,是玉图腾转化成青铜图腾的结果。也就是说,从文化上看,三星堆青铜器与石家河玉器表现的一个大的内容是相同的——人头,使用的器材不同——三星堆用青铜,石家河用玉。那么这个人头的含义是什么呢?人头崇拜就是夏崇拜。原始的夏图腾,我已经不断在说了,原始的夏图腾,就是半坡时代的“人面鱼纹图”,“人面鱼纹图”的核心构图就是“人头”。

石家河文化在江汉地区从距今4800年兴起,兴旺发达了几百年,大约在距今4000年左右,石家河古城突然被废弃,直到西周时期,才有人居住,才筑有小小的土城堡。石家河这座史前巨城,就在历史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三星堆一期与石家河的命运一样,也在距今4000年彻底消失,在此后的800到1000多年后,到商代晚期,三星堆才开始有人居住。所以说三星堆一期居民是石家河人的附属族群,是有道理的。为什么消失?因为长江三峡彻底贯通形成了宽阔的水道,影响到了石家河的存在,石家河人只能北上入中原。入中原就要有充足的力量去逐鹿中原,所以三星堆一期居民随石家河居民北上入中原了。

六、夏后氏与夏朝

夏后氏的始发地在岷山,所以有“大禹生于汶川石纽”的历史记载。后来夏后氏进入到成都平原,可能是三星堆一期居民之一,夏后氏后来又进入到武陵山之崇山,大禹的父亲是有崇伯鲧,这个崇,据杜钢建教授考证是武陵山中的崇山。

在神农氏于距今4300年离开石家河后,夏后氏进入江汉地区,成为了石家河的新主人。距今4200年,大洪水在中原地区大爆发,帝尧先后命夏后氏的鲧和大禹治水。距今4070年,大禹之子夏启在中原建立夏王朝,所以夏朝的确是中原王朝。

大禹即大禹以前,所见于典籍的帝王名都应该视作氏号,承袭同一氏号所谓帝王级人物是多位而不能视作1人,不然在其在位的时间上就不好理解。

在距今4200年到4000年之间,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明、江汉地区的石家河文明、环太湖地区的良渚文明,都一致地出现逐渐消落的状态,而且在距今4000年不见踪影,原因在于这些文明北入中原了,这才是夏朝以及商朝形成的基础。

我一直认为,炎帝和黄帝是北方历史,伏羲女娲是中原历史,神农、蚩尤、夏后氏是南方历史,这样的历史观,我认为才是正确的。五帝是以黄帝为根,黄帝又是承接神农的,而夏朝又是承接尧舜禹的,南北集团在中原进行了多次的权力转换,也是符合逻辑的。

从文明的角度讲,夏朝是江汉文明的继续,商朝是良渚文明的继续,可能才是历史的真实。但文明有时和人种不完全一致,因为文明可以被其他的人种继承,如我就认为殷商是南下的玄鸟氏,玄鸟氏在黄河下游生活几百年后,与中国东部族群同化了,而中国东部的文化起点在良渚文化,在我的研究中,良渚人的主体来自两湖地区的华尼尸人谷农部(古华人的一部)。在整个文化和人种上,都与两湖地区建立了联系。

大禹在中原的河洛地区(嵩山)建立夏后国,做天子是在冀南(晋南)。但是建立夏后朝的应该是夏启,而不是大禹。夏启时代的统治中心也在晋南,以后逐渐转移到河南,到夏桀时期在河洛,故有河洛竭而夏亡的历史记载。失去中原政权的夏桀回到了“南巢”,这个南巢就是夏后氏的故地江汉地区。所以在距今4000年左右江汉地区的城市都先后被废弃了,原因是主体居民到了中原,大约400多年后,在商代早期,江汉地区重新又有人筑城而居,这些居民,就是南归的夏后氏族群。

黄饮冰2016年10月31日星期一。本文原标题:华夏江汉形成说之十三:三星堆文明是夏朝人失去中原政权南归后重新建立的分支文明。2018年9月2日星期日再次编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271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75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51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53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5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4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0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6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78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1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3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72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