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老夫人命小儿子宇文浩三日后去往踏雪居提亲,究竟是因着什么,老夫人对叶红樱如此高看呢?而宇文浩送信又是何故?请继续收看寰迷小梦老武侠小说作品——铁马银枪梦之傀儡戏。
第十五单元 傀儡戏
(寰迷小梦,原创作品,纪念黄鹰,帮助寰哥,转载告知,盗文必究)
目录
人物简介
上一单元回顾
上一节 下一节
前情提要:原名傀儡计,写着写着觉得不妥,从本章暂时更名为傀儡戏。
宇文老夫人命小儿子宇文浩三日后到踏雪居提亲。宇文浩却思前想后,还送去了一封信。究竟是什么事令老夫人对叶红樱如此高看呢?宇文浩为何如此踌躇?
花草喜清纯,山川爱纵横。
疾风失意快,暴雨骤将停。
江湖多戾气,尘间少炽情。
忙闲宜守度,动静当安平。
是夜,将军府。烛火阑珊,却不若踏雪居那般情意缱绻。
(寰迷小梦心血之作,请勿转载盗文武侠)
老夫人早已睡去,还没有少夫人的宇文浩定在书房,手握兵书,眼不离卷,纵内心百般不安。
“宇文浩啊,宇文浩,你如此这般,究竟是对是错?明明是你先结识的叶红樱,你却拱手让予查天雄?娘亲感激叶红樱的搭救大恩,命你三日后上门提亲,你却将此事书信一封告知,让她们一干人等有时间应对。你是傻了吗?”
宇文浩长身玉立,扪心自问。
(寰迷小梦心血之作,请勿转载盗文武侠)
他一向温文儒雅,假使身临沙场也是风度翩翩。在同僚眼中,他清新俊逸,目若朗星。能嫁入宇文世家,是多少漠南女子求之不得之事。可是他眼里的叶红樱,似乎一直把他当作弟弟看待。为母做寿之际,他看出那两人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北上之人,姐姐的随行之人,其中一人身形硬朗,面目黝黑,眼睛分外精神,虽不露声色,却在宴席上拼死力保护着扮作老夫人之人。
烛火辉映之间,宇文浩的记忆慢慢摇到了那段时光,书房同样的情景,时间向前推移:
(寰迷小梦心血之作,请勿转载盗文武侠)
离为母做寿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自宇文仁杰与宇文清父子双双战死之后,宇文府已经没有什么日子值得期待了。父兄天人永隔,宇文浩世袭了将军位。时隔几年,母亲苍老,为其做寿变成宇文浩的心腹事,而宇文老夫人心中却在为另一件事劳心费神。
黄昏,书房,宇文浩一人伴着烛火,眉目若弯。茶水小厮低头,以壶挡面进入,回手深掩门。
宇文浩察出异样,又觉小厮面熟。小厮并未动手袭来,缓慢放下水壶,摘下帽子。
“叶姐姐,是你,你不是被迫南下缉捕漠北三道士……”
来人手作嘘状,抬起头来,果然就是漠南袁首领帐下的女将叶红樱。
“漠北三道士作恶多端,被江南第一剑侠给铲除了。我悄悄潜回,务必要比消息先到。听我说,宇文老弟,袁恶首野心颇大,早就勾结了敌国将领完颜邀月,之后势必要夺取你的兵权。我之所以情急之下贸然前来,是担心姓袁的会在寿宴上动手……”
(寰迷小梦心血之作,请勿转载盗文武侠)
叶红樱将事情如此这般的讲出来,她今日乔装送菜小厮入府,而后借送水之际前来告知,为的就是不想让其他人知道她已经回来了。
宇文浩大吃一惊,盛怒之下想拍案子,被叶红樱拦下:“贤弟,不可硬拼,我还没有完全掌握袁恶首叛逆的证据,先给我留一个活的。你尽快想一个周全的办法,我南下带来的人会协助你。”
“这消息来得太突然、太意外,我毫无防备啊,等下只能找来谋士谢不牛商量。叶姐姐你怎么帮我?又不能在寿宴上大动干戈,伤他性命?”
一向隐忍善良的宇文浩刚理出头绪,还没有想出立时奏效的办法。
(寰迷小梦心血之作,请勿转载盗文武侠)
叶红樱倒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不知宇文浩会不会同意?那就是:
寿宴当天,利用梁门异士的易容术,由她假扮成为老夫人,再由沈大侠的未婚妻小晴假扮她,护卫在袁恶首左右。一旦袁恶首下手,一来老夫人不会受伤,二来袁恶首以为叶红樱未有察觉,还站在自己一边……小晴姑娘对武艺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只要叶红樱在她面前展示一番绝技——八母梨花枪法,小晴便可耍出来,足能暂时以假乱真。
这次北上,不但北七省总捕头查天雄前来助阵,江南第一剑侠沈大侠和未婚妻小晴也来帮忙,还有梁门下四门的燕、鹰、鱼、鼠几位能人甘心效命。其中的燕门精通易容;鹰门以轻功见长;鱼鸥门擅长水下功夫,却是这下四门的首领;鼠门则以挖山掘土遁地为强。
(寰迷小梦心血之作,请勿转载盗文武侠。寰迷小梦的上一单元曾提到过,袁恶首故意支开叶红樱,就是让她连报信的机会都没有,漠北三道士武艺高强,有化骨缩尸之能,叶红樱要是死在他们手里更好。却没想到南下的漠北三道士坏到人身共愤的地步,赤燕霞和沈大侠先一步除了三道士。而后叶红樱助北七省总捕头查天雄大破巫魂阵,使鱼鸥门门主于海钦降服,至此梁门下四门跟定了叶红樱,详情可参见寰迷小梦早期作品《琅琊令之不可貌相·风雪夜归人》)
宇文浩不许,如若这样,母亲大人是安全了,可是叶姐姐则会受伤。因为寿宴当天是不可携带兵器入内,那又该如何是好呢?应该想一个万全之策。
(寰迷小梦心血之作,请勿转载盗文武侠)
待到叶红樱离开之后,宇文浩招来了他的谋士谢不牛。
欲知后事如何,请继续收看寰迷小梦老武侠小说系列——铁马银枪梦系列之傀儡戏第4章……
注:卷首诗来自于简书好友慕愚堂,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