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闻报道,有一颗叫做“灵感”的流星将在抚州上方划过,最佳观测点为图书馆4楼东侧。
一个激灵劲儿爬起来,换好衣服,蹑手蹑脚的下床,尽量把发出的声音分贝控制在不吵醒室友美梦的范围内,提着我的枫叶色电脑,背着我一开始不喜欢到现在喜欢的不得了的复古包包,拿着水杯离开了宿舍。
宽大的柏油马路上,有一个人的,两个人的,三个人的……有交谈着的,也有低头走着的。我在想,如果是秋天,这种落叶和人流交织的场景拍出的照片应该会很不错,但现在正值春夏之交,多了一份温柔、浪漫、热情、恋爱的感觉也很好。
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打开电脑,塞着耳机,翻开网易云收藏的音乐目录,播放器里传来了熟悉的旋律,因为走路上升的心率慢慢的回降到让我舒适的频率。这种感觉,棒极了。
昨晚妹妹打来语音电话,手机那边吱呀吱呀的说着在学校里发生的事儿,以及遇到的某个特别的人,我感叹于小姑娘终究是要自己面对这个大世界了,手机那端突然降低了音调,语气变得颓丧起来,“我室友好像不是很愿意跟我玩儿了,每天回到宿舍感觉气氛很奇怪,特别是从图书馆回去之后,我被孤立了……”
她是带着哭腔说这句话的,但我知道,几分钟之后那份欢乐的笑声会在电话那头再次响起,她是这样可爱的姑娘,内心柔软也容易被新事物吸引,常常表现出戏剧性的情绪变化,妈妈逗趣似的把它称之为“缺心眼儿”。
我安慰她的情绪,告诉她在大学里,孤独是一种常态。虽然我不知道你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请真诚的面对她们,做到问心无愧就好,如果让你不适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你也努力了,那么互相尊重也挺好,不必深交。
世界好像很残忍,逼着我们在成长,但既然来了,乌托邦式的童话世界终究是要结束在青涩的12岁,享受它吧,在一个个不那么美好的故事中尝试着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
“孤独是在心里慢慢建立起来的壁垒,经过反复的破碎、重建,找到只属于自己的那一盏灯塔,并让它照亮身边的路人。”
我并不认为孤独是一种病态,相反,在我看来,它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状态,和恋爱一样,是生命当中需要去尝试和与之相处的体验课,因为当我们老去,夫妻之间总要有一个先走,那就当提前体验失去soulmate的老年生活喽。
这种“安慰式”的想法成功的结束了一个人上课下课吃饭的羞赧,很感谢当时有这样的感悟,让我没有把矛头指向身边和我有关的人,而是不断的内化、取舍,寻找到那个让自己平和舒适的平衡点。
成年人的社交式孤独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不敢,另一种是不想。
不敢指的是羞怯于向对方透露内心的想法,也没有勇气承担对方即将做出的任何回应,于是选择闭口不言、闭门不见。这种情况多见于性格上缺乏自信,觉得自己某一方面拿不出手,殃及池鱼的干脆拒绝这项“可能对自己有某种损失”的talk。
但是据我观察,大多数的人好像只对于“特别好”,“特别奇怪(差劲)”印象深刻,而对于一些平平淡淡的细节离席便忘,除非他|她想和你有某种关联,即可不可以理解为这一类人把自己放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上,其实在对方心里你并没有那么重要。
不想指的是由于某些原因拒绝参与活动,但内心又百无聊赖,不知如何打发“一个人”的时间。这些原因可能是有不想见到的他|她、觉得参与比“一个人”更无聊……
朋友,现在非群体性的活动有很多,比如看电影、收拾房间、去图书馆找本小说等等。
还有一种被迫式社交也会让人产生孤独感,因为某种需要,不得不参与,让我想起了《欢乐颂》里关雎尔在七大姑八大姨聚会上的场景,尴尬谨慎又不得提前离席。欢乐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想起日本设计师山本耀司说的一句话: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只有撞上一些别的东西,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互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
我一直觉得寻找自己的过程是一次必须要做也会让我感觉很不错的体验,表达能力赶不上表达欲,让人很难受,你应该尝试着形成属于自己的思辨系统,建立属于自己的价值观。
所以不要抗拒每一次让自己增值的机会,交谈的时候即时的享受也好,独处的时候与自己的抗争也罢。
图书馆那一个个一个人上楼下楼的人儿啊,几年之后你可能会说“很感谢当年熬过来的自己”,那么就这样坚持下去,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