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今年4月份买的,当时是一个做生意的姐姐推荐我看的,买了以后看了一些以后放在了家里,直到今天,才把这本书剩下的一点内容看完,我又从头开始读。读这本书的过程给我一种灵魂深处的感动,这本书是稻盛和夫先生从自己的人生经验中产生的“劳动观”和“价值观”,也是他70余年来不可动摇的信念,他把这些写给当代的年轻人,想让年轻人重新认识到工作和劳动对于人生的意义,读到有些内容时我感到羞愧,因为不知从何时起,我也没有很重视工作的想法,对于我来说,重读一遍是很有必要且有意义的。
先来介绍一下稻盛和夫先生,他出身是科学家,25岁时在精密陶瓷领域就有划时代的发明创造,但他出名却是企业家,他27岁时开始创业,40年间创建了京瓷和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除此之外,他还有着自己的稻盛哲学,这种哲学,也就是贯穿这本书的思想指导,也是经过稻盛和夫先生亲身经历和实践证明的哲学。
《干法》从字面上,让人觉得应该是讲述如何有效工作的方法,但读了之后就会发觉,并不是,这本书着重阐述人生观中的“劳动观”“工作观”,这其实是比具体的工作方法更为重要,也需要最先意识到的东西。
如何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呢?稻盛先生说,这很简单,前提是你必须热爱自己的工作。如果你不喜欢、不热爱自己当前的工作,那么你要马上改变你的心态,哪怕是强迫自己改变。这点给我很大的启发,因为从来没有人跟我说过这些,也没有强调过热爱工作的重要性。
下面说说这么做会带来什么:如果你热爱自己的工作,你就会全身心投入,如果你全身心投入,就会产生良好的工作结果,你的这种工作态度和工作结果不但能获得周围人的肯定,而且会让你从内心感到满足并且产生自信,而这又会成为动力,激励你更努力地投入工作……发现了吗?这样做,就会产生良性的循环,而这样的良性循环,不仅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甚至就是成功的充分条件,因为这种良性循环可以改变你的命运。这就是稻盛先生最重要的人生经验之一。转变自己的心态,从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到喜欢、热爱乃至迷恋自己的工作,稻盛先生的命运就从这里开始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稻盛哲学的精髓可以用“提高心性,拓展经营”这句话来表达。所谓“提高心性”,稻盛先生又常用磨练灵魂、净化心灵、提升理念、陶冶人格、扩展器量等说法来代替。这里又有一个因果循环,用我理解的话来说就是:比完成事儿更重要的是完善做事儿人的人格,但是做事儿人的人格必须在干活中才能提升和完善。
“工作造就人格”,这句话给我很大的启发,也就是指要全身心投入当前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去,聚精会神,精益求精,这样做就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就可以造就自己深沉厚重的人格。用真挚的态度,正面面对生活、工作中的现实问题,绝不逃避,拿出勇气,用良知去应对解决,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提高心性。
在序中,稻盛先生也写了自己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出于对日本社会变质的深刻忧虑。他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人们在赞叹物质富裕的同时,却丧失了最重要的价值观,而正是这种价值观才从根本上支撑了日本经济的发展。这里说的价值观指劳动观,就是对工作的基本观念。
“工作在人的一生中占的时间最多,人们在工作中学到的东西也最多。”这句话再次加深了我对工作的正确认识。稻盛先生说,现在许多人找不出在工作这一尊贵行为中所包含的目的和意义,所以,多年来,在日本的年轻人中逃避工作的倾向逐渐严重。年轻人中很多人不想认真干活,靠打零工糊口,无固定工作的自由职业者急速增加,已经成为了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所以,稻盛先生觉得必须要对劳动,对工作,从根本上重新审视,他要把劳动、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及其方法告诉年轻的一代,抱着这样的使命感,他写下了这本书。
这本书里的内容是他从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思索中产生的“质朴的劳动观”,但它又是从他70余年的切身经历中获得的不可动摇的“信念”,也可以说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