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微信上有篇文章很火,(原文在此 --> 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 或者,也不能这么说 )一开始读,好像颇有道理。再翻开来看, 越觉得理歪。论据完全无法支撑自己的论点,而论证方法也是让人不得其解。
其中有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达到的高度,不是看他现在的高度,是看他在原来的高度上又前进了多少。
当然,我无法否认,从自我认知的角度,这是一种姑且保持自信的办法,但是身在这个结果导向(objective-oriented)的社会中,可能这句话也只能够用来麻痹自己,在不想面对现实的时候,心中搭建起一个临时可以遮风避雨的小角落,暗暗地独自舔平伤口吧。即便如此,世界依然在以自己的节奏运作,地球并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懈怠罢工而停止转动。而就在你黯然神伤的时候,也已经有别人迅速踩着你的肩膀,爬上了更高的地方,望向那遥远的东方/西方。
你可曾见过一个在众人眼中/标准下的成功人士,是一帆风顺未经历过磨难的吗?可曾见过任何一个可以被称为强者内心强大而又沉寂的人,是从未经过挫折的洗礼就懂得成长,懂得珍惜,懂得人事的吗?
别为自己那脆弱的玻璃心找借口了,什么自卑,什么痛哭流涕,自觉不如,究其根本只不过是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为人的失败之处。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至此依然不明白自己失败在何处。
考上高中后,周围的人群一下子提高了一个“段位”,别人各有特长,本以为可以拼一拼成绩,却也以失败告终。然后以“家境,外表,见识,人脉,情商”几方面都不如人终结对自己的评价。
其实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的观点竟然还会得到那么多人的认同,鸡汤有毒,可是阅读的人却依然前赴后继,乐此不彼,麻痹与其中。
一个通过自己努力从小县城走向大城市,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有千千万万的机会在前面等着,有无数种可能可以通过奋斗去创造自己想要的未来,光明的前途,到最后考上大学后,却可以跪倒在“家境,外表,见识,人脉,情商”痛哭流涕,万念俱灰。对着父母宣泄自己的痛苦,虚荣中夹杂着溢于言表的自卑感。然后发出“光考了好大学也是没用的。”如此的感叹。
不能否认,他提出的每一点都很重要。可是是对每个人每件事,每个场合都重要么?难道离开了这些,一个人就真的是一无是处了么?
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一个问题,一个人的自我认同感究竟源于哪?为什么有不少人(其中不乏声名显赫的名校毕业生)在忙忙碌碌,不断“向上”的追求中却发出了类似的感叹?
思考良久,想从根本性梳理几项:
1. 思辨、思考能力的缺失
所谓“好学生”这种标签的荼毒,已经在中国根深蒂固。教育体制创造和培养出的都是一批一批完全被动,从不思考“理想”为何物,“人生方向”在哪儿的人。只要“听老师的”,走进最好的大学,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然而事实是,走上社会,人生才真正开始。那些“优等生”曾经在校园里享有的一切优越感,特权而因此获得的信心,很容易在瞬间被摧毁。真正强大的力量源于自己内心,而自信也是一样。一个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一个强者还是弱者,是一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并不是靠别人上下嘴唇一张就能决定的,甚至周围的人连0.001%都无法决定这个人的未来。如果仅仅把自己的能力或者自信建立在别人的眼光或者发表的意见上,会不会以此建立起的信心不太牢固呢?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用别人的眼光去对照自己,就如同在照一个哈哈镜一般。在每个人小的时候,性格中的多样性(diversity)还没有展现,所以老师和家长衡量一个晚辈的标准是极其有限的,但是成长之后,随着社会阅历增多,个性发展,很多人的软实力会增强去弥补了曾经在师长眼中的不足。这一点可以用“10到15名定律去佐证”。
所以,当一个人的心底里还是以别人的认可度,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依在下愚见这种人格建立的基石就是不牢靠的。无论是批评,鄙夷,甚至偶尔恶意的打击,这对于当事人来说不重要,因为外人只是看到了外人眼中的你,而真正了解自己的只有自己。别人的话充其量也不过是个建议或者意见。
而当一个人充分相信自己,他可以在任何时候很笃定地说出一句话,“只要我想做的,没有我做不到的。”如此这般的自信,不需要别人的认可,别人的认可不会为他带来更多的欢喜,不认可也不会徒增伤悲。
因为,一个人的人生包含了方方面面,也包括了对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不取决于别人。怎么去定义,怎么去实现,一切的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没有什么是别人可以决定的,又为何要用别人的标尺去行走自己的一生呢?一条自己决定的路途,纵使再辛苦,也可以走得坚决,坚强,跌倒了站起来,含着泪也可以继续奔跑。
2. 面对挫折,重拾勇气
认清现实,并无过错。但是,比起只知道在现实面前哀叹,难道不是用尽气力去挣脱众人对这一评价机制的固有印象的牢笼更加重要么?父母告诉你,考上大学就可以找到一份不那么辛苦的工作,老师告诉你,名牌大学可以让你谋生之路更容易走,前程似锦。可是,在此之上,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找工作?而所谓“前程似锦”又是怎样的?获得这样的“成功”是你心里期待的?这样的生活是适合你的麽?之后自己过得不开心去责怪自己的父母,责怪老师,怎么就没想起来回过头去检讨一下自己?与万千人挤着过独木桥,奋力前行,头破血流也无怨无悔,问过初衷嚒?
再者,人可以承认自己的不足,但是怎么能漠然接受“别人有家境,外表,见识,人脉,情商,而我能做到这样也可以了。”的这种心态,以此抚慰自己。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就充满怜悯,对于比自己“优秀”(也不知道是物质还是精神,恐怕作者自己也不知道这为什么是优秀,反正就是耀眼),就满心自卑,这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态?我无法理解这种双重标准。
在慢慢向高处攀爬的时候,相伴的必然是逐渐转冷的气温和日渐艰难的坡度,见到了更多更耀眼更优秀的人,才明白自己的不足,才应该要更加潜心努力,每走一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也正是这种新鲜紧张感,不断促进你前行。
什么叫“人人都自卑,自卑也正常。”“买不起房也不是你不努力的果,是社会太操蛋了。”以这样的负面的心态去努力,真的让人很怀疑再多的努力又能演化出什么样的结局。
在我并不长的人生中,也曾经有那么几次,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过后,我站在已然化为灰烬的自尊和自信前,望着满目疮痍的战场,留下的只有深深的孤寂和荒凉。可是在思考良久后,我也深刻地意识到,如果就此退缩,我也从此违背了我的信条,否定了之前所有度过的人生。
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能重新让人站起来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收拾起残存的信念,钝破的武器,只不过是一次败仗而已,兵家常事,但同时也深谙这是能力不足的体现。
你可以允许自己有一时间的脆弱,和深深的挫败感。但是绝不可以就此沉沦。在此之后,就要重拾笑容,整装待发,变成更好的自己,充满信心,为了迎接下一波的挑战。
我不知道别人是如何去应对生活中的挫折,但是于我而言,恰恰是这一次次的挫败,让心灵渐渐的变强大,与此同时,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历练。每一次,耗费艰辛,排除万难,最终的结果哪怕只是向前迈了一小步,站在一个可以让稍作喘息的小块平地时,心里都会按耐不住的兴奋,并且期待着下一轮“挑战”:“来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3. 结语
退一万步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单纯地去比较可以量化的地方,真的具有可比性么?来到一个高手如云的环境中,应该觉得自己必然是有过人之处,不然怎么得以身处此处?
当看到别人的闪光点时,需要做的不是自怨自艾,而是努力,努力,再努力!并且是在快乐的努力,笃定的努力,对未来充满信念,然后,再坚持,坚持久那么一点点。
最后说一句,比起家境,外表,见识,人脉,情商,我还是比较想做一个可以独立思考,独立行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