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强强相争的十月电影院线,在一部新片上映后就变成了一家独大。
哪部?《少年的你》。
名字阳光美好,气质却冷峻现实。
高考这样的背景,在普通的青春片里最多是一种附属品,它的存在,也只不过是点缀。
那些阳光下手牵手的日子,那些不用背书不用做习题册就能高分考上大学遇到霸道总裁的故事,在《少年的你》面前,变得一文不值。
没错,我想说的是这部电影的题材,也是这部电影成功的源头。
在人生的大背景下,《少年的你》选择的“高考”这个切入点无比真实。
嘈杂的校园,教室里堆积如山的课本和卷子,背后的黑板报,白蓝相间的运动校服,桌椅发出的刺耳声音,以及学校为孩子们加油鼓劲的誓师动员和那铺天盖地的成功口号。
高考背景下,社会现实、家庭背景、同学关系愈发敏感化,这是《少年的你》着眼的地方。
因为一场发生在同学身上的意外事故,周冬雨饰演的陈念表现出善良的一面,却让她成为了下一个被欺负的人。因为善良,她可能要面对来自全世界的恶意。
有观众说得好:恶意就是这样的,无端的针对一个人,即使别人没有做错什么。
在这部影片中,曾国祥导演成功打碎了大家对人物评判的刻板印象。
那些笑靥如花,跟陈念坐在一起学习上课的同伴,变成了侵害她的人,流言中伤,集体孤立,还有凳子上的红色液体……
可偏偏,纹着身混迹于街头的小混混小北,成了优等生陈念的第一缕光。
他父母离散,十三岁辍学,混迹街头,什么赚钱就干什么,在本该接受教育的年纪,过早进入了丛林法则遍布的社会,他知道只有狠才能活下去,于是拼命扮狠。
可就在自己挨揍的时候,是陈念的一个吻救了他。
两个人有了交集,故事也开始有了光。陈念发现这个扮狠的混混,竟然比教室里冠冕堂皇的同学要温暖百倍。
小北答应陈念,保护她一个月,帮她顺利完成高考;陈念答应小北,考上大学后,以后有能力了一定回来带小北离开。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小北和陈念的羁绊,是《少年的你》让所有观众产生共情的原因。
现实中多的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多的是小小年纪就不得不混迹于社会求生的少年,当他们相遇,抱团取暖,人性里散发出的光芒,本就是如此有力。
不叫嚣疼痛,尽力维持生活,但又时时刻刻不忘用自己的力量为对方点燃希望。
美好的少年间的默契,是悄声无言的。
用剃刀割掉彼此的头发;在陈念家门口柱子上绑几只白色的雏菊;进警局前,陈念戴上了属于小北的帽子。
《少年的你》暗藏了太多心思细节,每个电影镜头里,都可能有你意想不到的,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默契。
而他们这段感情,始于友情,陷于爱情,长久于知音。
为什么是知音?因为他们看似不同,一个是优等生,一个是小混混;实则又十分相似,有原生家庭的问题,都生活在各自的黑暗里,都找不到出路。
互相舔舐伤口的情感,是爱情般的相濡以沫,更像兄弟间的肝胆相照。就像小北说的:“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后面”。
能将电影的内核表达到这一层,感谢导演曾国祥的同时,也要感谢两位演员的演技。
为了尽可能增加感染力,导演采用了大量的特写甚至大特写镜头,直接怼在易烊千玺和周冬雨的脸上。
可每当有这种镜头出现,嘴角的抽搐,眼神的闪烁,鼻孔的翕动,哪怕只是呼吸时肌肉的抖动,都被放大得一清二楚。
可往往这时,你不仅看不出表演的痕迹,反而因为角色的情感而神伤。
这就是演技。
作为大银幕首秀,易烊千玺很好的交出了自己的答卷,而周冬雨则一如既往,证明自己的“影后”称号实至名归。
尤其是最后一场戏,陈念与小北隔着玻璃,默默对望。一个哭着笑,一个笑着哭,两张充满稚气又不得不成熟的脸上,泛着难以说清的复杂情感。
需要台词吗?我觉得不。
无言,是《少年的你》最大的力量。
它不需要歇斯底里地吼出青春的痛,也不需要无病呻吟地念着那些冗长而又不知所以的台词。
只需要嘴角微微翘起,只需要一缕光,你就明白了它要说的所有。
看完电影,很多人久久无法释怀,我也是。
走出影院打开手机便看到无数关于此片的好评讨论,我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做此篇,还想说一句真心话:不看这部电影,可能是你2019年最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