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了晋国,就看懂了周朝。
一、根红苗正姬二代
晋国的开国国君是叔虞,他是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周成王姬诵的弟弟。叔虞受封于唐地,最初为唐国,所以,叔虞又叫唐叔虞。他的儿子燮继位后,迁徙到晋水,才改国号为晋国。
要说叔虞的母亲来头也很大,是周武王的王后邑姜——姜太公的女儿。
叔虞的身世也很神奇。传说一天晚上,邑姜梦见上天对周武王说:“我让你生个儿子,名叫虞,我把唐赐给他。”等到邑姜生下婴儿后一看,手掌心上果然写着“虞”字,就给儿子取名为虞。我叹!
一天,周成王和弟弟叔虞一起玩儿过家家,周成王把一片桐树叶削成珪的形状送给虞说:“我用这个分封你为诸侯。”
旁边的史官于是请示周成王,选择一个吉日封虞为诸侯。周成王说:“我和他开玩笑呢!”
史官说:“天子无戏言。只要说了,史官就应如实记载下来,按礼节完成它,并奏乐章歌咏它。”
到了周成王二十七年,周成王把唐地封给虞。
这——过家家就能当上诸侯,唉,小朋友的玩伴很重要啊!
二、风光无限称霸主
晋国在晋献公时期崛起,“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晋文公时期,晋国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国,一战而霸。
晋襄公时期,晋国先后在肴之战和彭衙之战中大败秦国,继续称霸中原。
晋景公时期,晋国在邲之战中败给老对手楚国,转而经略北方,在鞌之战中大败齐国,后来,又在晋伐蔡、攻楚、破沈之战中攻入楚国本土。
晋厉公时期,晋国连败秦、狄,并在鄢陵之战再败楚国,复霸天下。
晋悼公时期,国势鼎盛,成为万乘之国,达到霸业的巅峰。
晋国前后称霸数百年之久(公元前632年—公元前597年,公元前589年—公元前506年),在晋文公称霸之后,还经历晋襄公接霸、晋景公失霸、最后晋悼公独霸中原,在此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里,晋国都享有领导诸侯之权,是当之无愧的春秋霸主。
清朝全祖望评春秋五霸时,晋国独占四席,分别是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
三、五霸七雄息相关
史料中关于春秋五霸有七种说法: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史记》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荀子·王霸》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白虎通·号篇》
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吴王夫差——《汉书注·诸侯王表》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辞通》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勾践——《四子讲德论》
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鲒崎亭集外编》
不论哪种说法,晋国都在春秋五霸中稳占一席之地。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晋国分裂为:韩国、赵国、魏国、晋国,晋国仅保留了很小的地盘。所以,在《资治通鉴》中,“三晋”就是指韩国、赵国、魏国,这三个诸侯国后来都成为中原大国,均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战国七雄: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若按《史记》的记载,战国七雄中,除了燕国替代了宋国,其他“六雄”都和“五霸”息息相关,从晋国分裂出去的韩国、赵国、魏国在战国七雄中占据了3个名额。
四、无可奈何话结局
晋国后来的结局如何呢?
历史上习惯上把公元前403年册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称为“三家分晋”。事实上,此后晋国依然存在了很长时间,只不过地盘很小。《史记·晋世家》有记载:
幽公之时,晋畏,反朝韩、赵、魏之君。独有绛、曲沃,馀皆入三晋。
十八年,幽公淫妇人,夜窃出邑中,盗杀幽公。魏文侯以兵诛晋乱,立幽公子止,是为烈公。
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赐赵、韩、魏皆命为诸侯。
二十七年,烈公卒,子孝公颀立。
十七年,孝公卒,子静公俱酒立。是岁,齐威王元年也。
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
这段话的意思是,在晋幽公当政时,就已经开始畏惧几位卿大夫,反而去朝拜韩、赵、魏的家主。当时,晋国公室只中剩下了绛、曲沃两地,余下的都被韩、赵、魏三家给瓜分了。
在晋幽公十八年,有一天晚上,晋幽公同学偷偷出城,去找女人啪啪啪——这同学得多大的心呐!结果,幽公同学被强盗杀死了——元芳,这事儿你怎么看?魏文侯派兵平定了晋国的内乱,并立晋幽公的儿子姬止(或者叫晋止?)这就是晋烈公。
晋烈公十九年(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赐封赵、韩、魏为诸侯。
晋烈公二十七年(公元前393年),晋烈公逝世,他的儿子姬颀即位,就是晋孝公。
晋孝公十七年(公元前377年),晋孝公逝世,他的儿子静公俱酒即位。这一年是齐威王元年(前377)。
晋静公二年(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把晋国最后的地盘也分完了,晋静公成了平民,晋国断绝祭祀——意思是灭国了。
也就是说,晋国灭于公元前376年。
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前376年,魏、韩、赵三国忍了27年才把老东家彻底灭掉!想一想,为什么要忍这么长时间呢?
另外,这么强大的晋国,为什么就被灭了呢?问题出在哪里呢?
假如你是晋国的某位国君,你能避免灭国的命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