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理学角度看,这个世界只是原子排列方式的不断变化;从文学角度来看,它就是文字的不同排列组合,把所有的可能性都相加,就能触摸到它的本质;从现实意义上来看,它更像一个由问题堆出来的金字塔,我们在解答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中不断攀登,做出让人惊叹的成就。但目前为止我们所有的认知,都解释不了智慧的诞生。
2003年,加拿大科幻教父罗伯特·索耶带着《计算中的上帝》试图给出自己的解释,这个答案指向上帝,并且是用科学的方式。
当然,这里的上帝并非地球宗教中的上帝。
以下内容含有严重剧透,请选择性阅读。
《《
我
是
温
馨
提
示
的
缓
冲
区
》》
对我来说,《计算中的上帝》是一个牛逼的科幻故事,这种牛逼可以对标《三体》,区别在于后者在宏观的描绘上想象力天下第一,后者在微观的描绘上想象力前无古人。
如果我的描述带给你一种夸张的感觉,请见谅,我的确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被它不断带给我的惊喜震住了。
比如生物学对数学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正常人类最多能一次性直接感受到而不用去计算的数字是五,而这跟我们的手指数量有关。)
比如数学并非是不同文明间沟通的唯一语言。
比如智慧可以先于生命而存在。
比如火的大小有可能跟其他宇宙常数一样,都是为了人类智慧的诞生而被设计的背景。
比如奇妙的吕特人。
比如从纤毛的复杂度等问题上质疑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几乎所有物种的进化链条上都缺失很多环节,比如狼变成狗的这种变异就始终没有让人信服的证据。)
比如从古老的地球化石中提出生命起源于火星的理论。
比如从逻辑上否定平行世界的可能,接着提出了一种新的宇宙起源假说。(上帝诞生于上一个宇宙,设置了这个宇宙的基本常数,为了生命的诞生做准备。)
比如对道德困境的探讨。
比如对永生的警惕:肉体同样可贵。那些放弃了肉体的文明只是获得了基于赛博空间的永生,但失去了成为宇宙大智慧的可能。人们将失去探索真知的乐趣,因为所有的细节都是预先设计好的,只是等着你去发现。
......
从篇幅上来说,这本书是前科后幻,前面大量的内容都在从生物和物理两个角度去探讨宇宙和生命的诞生,从宇宙常数的精准窄域和生命诞生的严苛条件,推导出上帝必然存在,它所描绘的可能性是如此迷人,言之凿凿,让人沉醉。
甚至故事快落幕时我已经被说服,相信这个世界真的存在着那样一个上帝。就像故事里那个如此坚定固执的进化论拥护者,最后也折服于那杆“冒烟的枪”。
但当我回到现实中时,才想起这是一本科幻小说。
像大多数科幻故事一样,它也并非完美,故事的结尾有点乏力,因为上帝竟然是有实体的,而且相对宇宙来说是那么渺小(木星轨道的直径),难以想象这么个东西就能设计了生命和智慧诞生的每一个细节。多少有点难以接受。
如果写成那道巨大的黑幕只是上帝的一个救火工具,而上帝本人是以具有大智慧的能量体存在的话,我就会毫不犹豫的相信,我们可以在穿梭于地铁一号线的生活中悟道成佛,也可以在身边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现上帝的存在。
“当他们来到猎户座一等星附近时,发现那道黑幕依然在那里,但并没有任何智慧性的东西出现,来响应他们的沟通企图。事实上,那道黑幕只是一个拥有精微计算能力的工具,回应他们的,依然是宇宙中那种亘古不变的寂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