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期调研很重要
每年一轮的生涯课程教学,每次都面对新的一拨学生,不同专业、不同环境、不同“年代”的学生对于课程的需求有差异:文科学生大多思维活跃,理科学生沉稳内敛者居多;从85后开始,学生对于自我展现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对于体验和参与式的课堂教学有更多的期待。面对不同的学生,前期的调研就起到了“发掘学生需求、调整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整合课程资源”的作用。
我一般都会在上学期末,通过几组开放式问题,收集学生目前在个人成长方面的困惑、希望从课程中学到什么以及对高效课堂的建议,根据学生的需求来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课堂组织形式。
2. 用课程团队组织教学
生涯课程不同于大学的专业课,教师更多地是要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推动学生思考与行动。让学生组成团队,相互鼓励与监督、共同讨论和成长,是一直以来我所采取的课程组织模式,也是在实践中被检验过的非常有效的模式。我一般会组建“人力资源专员”和“课程团队”两支队伍。“人力资源专员”主要负责分数的登统、课程规则的制定、小组任务验收等等,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纽带;其它同学则按照一定要求组成课程团队,课上进行讨论与各种活动,课下完成小组任务。如此课上有讨论,课下有任务,学生的参与感、自主性和个性化都会得到体现,而在小组成员的共同讨论和完成任务过程中,知识的学习会更加深入、思考的角度会更多元化、合作性与执行力都会得到加强。
3. 促进行动力的小组任务
在第一次课程反馈的时候,果然不出所料,大部分同学在上这门课之前,会觉得这门课就是一门空洞乏味的理论课,上课适合补觉和研究手机。如果教师真的就是站在讲台上一直嘚啵嘚,下次课的出勤率绝对堪忧。课堂教学只是课程的一部分,生涯课程对于学生的最大益处,在于推动学生做出改变,因此,教师要做到以终为始去设计课程。既然要推动学生去行动,那就让他们先动起来。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设计了符合学生专业特点与发展需求,带点难度但又让人期待的团队任务,所有任务都有明确要求,统一答辩,分数小组成员共享。这些任务分为访谈与实践两大类,我给起了个名字叫“真心话与大冒险”。
孩子们对任务充满了期待,同时分工协作的要求也会帮助团队成员更加融合,学会彼此接纳、包容与合作。而每次等到答辩的时候,孩子们都会制造出许多惊喜,你会看到他们在其中获得的成长。我想,这些才是生涯课程真正要带给学生的吧!
4. 建立课程反馈通道
前期有调研,过程有反馈,后期有总结——这样才能避免掉入“为了上好课而上好课”的思维陷阱中去。作为教师,要始终清醒的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是谁,他们对于课程有什么样的需求。好比我是一个米其林三星大厨,我能做的珍馐佳肴不计其数,我做了一桌子丰盛的菜,可是顾客却说:我只想吃完兰州料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掉到类似的误区中,总想把自己知道的、自己认为重要的、有用的一股脑儿地告诉学生,却忽视了学生真实的需求是什么。
因此,我会建立课程反馈通道,课后4小时之内学生可以通过微博将上课感受、以及课程建议和需求反馈给我,我会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时调整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并通过一些激励方法鼓励孩子们参与课程反馈,发出真实的声音,所谓教学相长,教师也要从每一轮的教学中获得成长,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