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过公交车靠近驾驶座后面两排面对面座位的人,恐怕多数经历过这样一种略显尴尬的场面:面对对面位置的陌生人,尤其是异性时,目光接触处,总有一种尴尬。于是我们把目光移向一侧,或者是看着车窗外,以避免目光的接触而逃离这样的尴尬;人多时,目光甚至不知安放何处,于是闭目养神者有之,假寐者亦有之。奇怪的是,当对面的人换成我们的家人、朋友或者同事时,却丝毫没有刚才那种尴尬的感觉。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与彼此的心理距离或者说情感距离是成正比的,即个体与他人空间距离的接近与情感的接纳水平是成正比的。当两人不很熟悉甚至完全陌生时,过近的距离造成侵入对方的私人空间,这会让人感到不安全、不舒服;相反,如果是熟悉人或者亲朋好友时,首先排除了安全方面的威胁,情感的接纳又让我们愿意与对方分享自己的私人空间,因而不会产生不舒服或者尴尬的感觉。
读大学时,为了证实这种心理现象,我曾经做过一个试验:在一个图书馆人不多的时段,特意挑了个只坐着一个男生的阅览室。走进空荡荡的阅览室,很多的位置等着我挑选,但我偏偏不坐,而是拣了挨着那个男生的位置坐下来!那个男生看了我一眼,没吭声。我也不说话,拿出书本一边装着看书,一边偷偷观察那男生的反应。刚开始他没动静,但不到5分钟,我感觉到他开始坐立不安,左动一下,右动一下。又过了几分钟,他终于无法忍受,捡起书本挑了一个离我很远的位置坐下来,坐下后还回过头看看我。我猜测他心里肯定在说:这个人怎么回事?肯定有什么毛病或企图!
所以,无论是在社交或其它场合,我们都应根据自己与对方的关系保持适当的距离。即使是朋友之间,也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有些人与人混熟了,就丢掉了分寸感,进入了所谓不分彼此的境界。一旦到了这种程度,友情就往往走向反面了。因为没了距离,就势必会侵入对方的私人空间,给人造成不悦;没了分寸,就会把一些看似小节实则重要的问题放到无关紧要的地位,造成误会或摩擦。
多少朋友反目成仇,皆因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