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儿子要放暑假了,我问他有什么计划,他说:学游泳,学跆拳道,学轮滑……
我说:我带你回我的老家玩几天吧?
他直接拒绝:不行,那里太破了!
我没有反驳他什么。
因为我知道在城市长大的他,又怎么能体会到农村长大的我是有多留恋儿时简单快乐的假期时光呢?
我出生在八十年代的中期,改革开放刚迈出步伐,全国各处在稳步的发展经济。当我六七岁上小学的时候,很多地方都生活不错了,可是我的老家,地处山区,还是比较贫困。小时侯的我们,家里都比较穷,刚刚吃饱饭,物质匮乏。没有玩具,极少个别的人家有黑白电视。更不要说现在各种先进智能琳琅满目的电子产品了!但是,在某些方面,我个人觉得,我们那一代是幸福的。至少,我们是在纯天然无污染的环境中长大的!
不能确定是几年级的暑假了,二年级?三年级?七八岁的记忆太久远也太轻浅。但是,在假期里那些做过的事却像扎根的树一样在脑海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清晰的如同昨天刚经历一般。
总觉得儿时的夏天没有现在这么热,好像没有空调就过不下去似的。也许是因为那时的房前屋后都种有很多树吧,只记得一阵阵风吹过,树叶一边哗啦啦的唱着歌一边给我们送来凉爽的风。而我们呢,就在树荫下开心的玩耍。
玩什么呢?那时,村前有大片的杨树林,那是我们活动的主要场地之一,也是大人们休息聊天的场所。凉爽的杨树林几乎是全村新闻娱乐的中心广场。
通常吃过早饭后,小伙伴们就陆陆续续的从各自家中来到树林里汇合。有的拿着暑假作业,趴在石头上写作业;有的拿着扑克牌,几个人组合围成一圈打牌:什么“升级”啊,“斗地主”啊,“接竹竿”啊……各种打法,应有尽有,好不热闹。有的拿着小说,坐在那里看书。不过,那时候的我们,由于经济困难,课外书少的可怜。大多是从条件好点的同学那里借来的,爱护的不得了。看的也格外用心,捧着书像捧着无价之宝一样津津有味的融入到书中的世界。有的什么都不干,就坐那里和伙伴们聊聊天吹吹牛……
一个上午,就消磨在杨树林中。记忆中,好像总是有风,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夹杂着我们欢快的笑声吹向远方……
不知不觉,太阳已升到头顶,午饭时间到了。夏天屋里太热,那时候都没有空调,最多也只是电风扇,可是为了省电,还舍不得用。大人们总是端着饭碗坐在门前树荫下吃,有的人干脆把锅端出来,省的来回盛饭麻烦。那时,各家各户的门前都有简易的桌椅板凳。用一块较大的表面比较平的石头当桌子,再用几个小石头放在大石头的周围当凳子。人们都围着桌子边吃饭边聊天,而我们小孩子呢,就端着碗四处乱跑着吃,通常是跑到小伙伴家,吃着饭玩着,吃完一碗,懒得回家盛,所以吃小伙伴家的饭也是常有的。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别人家的饭格外好吃……
午饭后,大人们都睡觉了,这时候的村子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盛夏的阳光照的到处热气腾腾的,村中的路上少有过往的人,地里的玉米被晒得耷拉着叶子,无精打采的样子。整个村子显得格外安静。只有树上的知了在一声声的叫着夏天……
而我们呢?岂肯乖乖午睡?!早已跑到离村大概有一里地的河里玩水去了!村边的那条河,是我们又一个活动的重要场地。我们三五成群的小伙伴们,钻进河里尽情戏水玩耍。捉鱼;在岸边石头下面摸螃蟹;或者在河边玩沙子。通常一个夏天过去,都晒的黑溜溜的,我们才不管好看不好看呢,只要开心就好……稍微大点,我们都知道害羞了,中午不在去河里玩,而是改到晚上了,那又是另外一种景象了,等我慢慢给你讲……
那条河,不仅仅是我们玩耍的地方,更是我们村种地浇水的重要水源。那时候,家家户户都种有水稻,就靠河里的水浇灌呢!一到夏天干旱时节,村里会组织人统一去修渠,通常是一家出一个人,然后一起去河边挖渠引水。水渠修到地边后,一家轮着一家的浇水稻,谁家浇满了,自动封口,就去叫下家,都特别的自觉友好。所以,因为有了那条河,我们才能吃上香喷喷的大米饭。
当然,那条河也给我们带来过灾难。那是发洪水的时候,河里的水涨的特别宽,住的离河比较近的几户人家都被河水冲过。大多村民住的比较远,家虽然没被水冲过,但是庄稼被淹过。不过这样的次数特别少,所以,记忆中的那条河总是无限美好……
下午,又回归到杨树林了。下午的树林要比上午热闹多了。上午有些大人还要趁着天气稍微凉快点下地干活,下午天气酷热,便来杨树林里休息聊天。大人们有下象棋的,打牌的,也有带着凉席躺地上睡觉的。我学会象棋,便是那时候总看大人们下,看的多了便会了。于是,大人们不下的时候,我们便会借来棋盘,自己下,只是我们不知道布局,总一味的吃对方的棋子,不一会,便一盘结束了。不像大人们,他们一盘棋能下大半天,就那几个棋子,在他们手中,却成了千军万马,他们就像大将军,运筹帷幄,一步步占领对方领域,直至对方无路可走,甘拜下风。所以,看大人们下棋也是格外的精彩,打发了许多我们漫长无聊的时光……
要说什么时候最热闹最有趣,那就是晚上了。皎洁的月光笼罩着大地,如同白昼一般。蛐蛐的叫声 ,青蛙的叫声,小狗的叫声,不知名的虫叫声,交叉在一起,唱着热闹的交响乐。
而最热闹的是我们!几乎所有小伙伴们都出动了,拿着手电筒,穿梭在村里村外的各个小树林里摸"知了"。树林里有很深的杂草,我们也不知害怕,深一脚浅一脚的摸索着走。抬眼望去,看到哪里都有星星点点的灯光,像萤火虫一样飞来飞去,你就知道有多少人在照“知了”了!一晚有时能照到五六十个,有时却只有二三十个,那可是我们美味的食物啊!第二天早上,煎煎或者炸炸,又香又软的肉,那个味道啊!简直是我的童年最难忘的人间美味!
照完知了,大汗淋漓,跑到河里洗个澡,舒舒服服的回家去。把知了放到家,就又出来了,干嘛去?听故事啊!深夜,凉风习习,大家都不舍得睡那么早,都在村头的桥上坐着乘凉呢。
桥的两边,路的两边,坐满了人。也有拿着凉席铺在地上,舒服的躺在席上看着夜空,听着大人小孩唧唧喳喳的说个不停。人越来越多,通常该有老人出面“说书”了,那是我们最爱听的!见多识广的老人,会讲各种人物故事,战争故事,历史故事,传奇故事,神话故事……应有尽有!讲的绘声绘色,精彩纷呈。听众都乖乖的不再闲聊,竖起耳朵,入迷的融进故事中……
不知不觉,已经很晚了,我们的眼皮在不停的打架,有的小孩已经睡在大人的怀里了。讲故事的老人一句:今天结束了,明天晚上再接着讲。大家纷纷站起来,朝各自家的方向走去……
此时,月光如银。倾泻在大地上,照着回家睡觉的人们。各种虫叫声也没有那么热闹了,好像也进入了梦乡。四周静悄悄的,显得格外静谧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