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21世纪新闻报道》中看到一篇文章《教育部再放狠招:又一“名校招生潜规则”即将消失!》,文中指出:教育部下发通知继续给“择校热”降温,要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选择生源,因此会影响很多培训机构的市场环境。
看完文章之后,我再次思考和回味孩子现在准备小升初的种种。
目前我们这里小升初,有公立学校抽签派位和私立学校报考两种形式。排名靠前的私立学校需要笔试、面试,会有大约1%左右的名额是公费。这些学校大都是高考成绩比较吸睛的学校,每年考上清华北大或一本的人数在同业中遥遥领先。这些学校在有关素质教育的兴趣爱好方面的课程也有,但是占比少,学校各项资源大都投放在可以出学业成绩的方面。市内好多家长对这样的学校趋之若鹜。
我抱着让孩子考考看的心态,希望孩子在小升初的时候去考一下私立初中。一方面是公立小学的课业压力不大,有时间;另一方面是私立学校的升学考试试题确实比较难,完全凭课内的知识比较难取得好成绩,于是帮孩子报名了课外辅导班进行文化课的再学习。
孩子从四年级的暑假开始上课外辅导班,到现在已经上了一个多学期。回顾这大半年的学习情况,从培训机构测评的结果来看,成绩整体有提升,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比如课外阅读不足、课后复习不足的情况。这种不足与其说是考试成绩失分项目的原因,不如说是平时学习习惯有所不足的表现。
在今天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我咂摸着国家政策导向,也在想我替孩子做出考私立学校、上课外培训班的选择是否妥当,继而是对教育本质的思考。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很多大家探讨和研究过,现在的理论流派也很多。在我看来,教育,是通过老师教授、学生学习的教学相长让我们每个人能更成为一个“人”:有爱、有责任感,然后才是有谋生的技能,换言之就是先做人再做事。在我看来,生命有温度、心中有爱是我们一路成长过来可以让自己不断再出发的基石。
“本”在孩子一出生时就会受到的父母家庭影响,然后才是到学校的种种教育。孩子们现在在校接受的教育,“术”居多。如果爱与责任感是教育的本质,那我现在为孩子选的培训班,是在为他的“术”增加重量吧,这样的选择一部分是受环境影响,另一部分也是希望孩子在如今的竞争体制中有更多选择的主动权,也希望孩子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具备起码的思辨能力、学习的主动性(这只是让孩子积攒这种能力的路径之一,不唯一)。若以此为上培训班的出发点和功用,我应当让自己常常回味,以“不忘初衷,方得始终”,若忘了这个出发点,我势必会让自己更加焦虑且失去方向。
一个朋友曾开玩笑和我说“素质教育在家庭,不在学校”,虽然有点点极端,但我觉得倒是有几分道理。今天偶遇这篇政策性的文章,更是给我提了个醒,在为孩子做出这样的选项后,我依然要保持冷静,常提醒自己的初衷。有了这样的心态基石,我才会在遇到波动和疑问之时,找到方法和出口。
无论未来如何,抱定心中的目标和方向,这一路的选择才更有意义,也才更有坚持走下去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