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图文音频版:http://t.cn/RtZv9Ej
当看到这句话时,我心情是颤动的。这句话我是在现任旅游卫视总裁韩国辉新出的一本书看到的。他对这篇文章提了个序:死亡其实一直是房间里的大象,明明就在那儿,可谁都不愿意提。直到有一天这头大象叫了一两声,我们才发现:原来了解了‘死’,才能更好地了解‘活’。
他在文章里提了这么一件事,在四川若尔盖唐克乡的索克藏寺生活着一群老人,由于他们的身体状况不适合跟着大部队迁徙,所以当地的牧民会把这些老人安置在寺庙里,每当迁徙回来,除了看望老人之外,还会给老人留下足够的口粮。当然,必然也有一些牧民回来后再也见不到自己的亲人——老人在他们离开后去世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虔诚的佛教徒老人,生活得很平静,走得也很安详。
这些过着周而复始,绕着塔一遍又一遍转经的索克藏寺老人提给作者这样一个问题:既然生而为死,那么如何等死?
死,我想是这世上唯一平等的事了。死亡从来都是一件骇人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具有强烈个人色彩而且极为寂寞的事,没有人能拒绝,没有人能帮助,也没有人能真正做好准备。我们赤裸裸的来,终将赤裸裸的回去,这是自然界最本质的规律。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生而为死,但如何死,又如何等死,确实是个很难的问题。
在我看来,如何等死也即是如何活着。只有懂得如何活着,才能懂得如何等死。
出生的第一眼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光影,第一声让我们感到了世界的律动,第一次触碰让我们接触了这个世界。慢慢地我们长大了,对什么都不再好奇而是变得习以为常,别人告诉我们那是什么,就是什么。加之现代人太忙碌,电子产品太丰富,以至我们不再探知,不再有什么疑问,甚至慢慢退化独立思考的能力。
以前,我设立Unimor这个公众号,是希望以后能开一家Unimor的店,然后这里能成为心灵栖息的港湾,尽管这个店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或者最后能不能开成,我想这里也可以成为对生活对事情的独立思考的驻地。以前,每次推送,我会再发到自己朋友圈以获取更多阅读量,现在基本不做这事,如果那故事不是给特定的人群看,不是传播一种心情的话。还有一点就是大多文章属于一时想法,经不起推敲,但也愿能给读者一点想法,一些共鸣,你遇到的事,世界上同样有很多人遇到,不要怕孤单,不要绝望。
朋友说,2016年,要有自己的作品,我想在Unimor记录下来的,便是我对生活的作品。给自己一个梦想,给自己一个目标,对一件事有自己的态度,活出一个滋味,活出一点想法,当迈入年老,品尝着旧时光里生活的滋味去等死,应算美好。
人生,不应该是让别人看上去的完美,它只需要向我们自己交代。
Unimor里有一位作者,叫Lily,她真的是个过有意思生活的女生。她知道生活需要记录,感恩需要及时,爱需要告知。她的故事,给所有平凡的人阐述了一份恬静感恩欢乐的生活。相信,如何活着,她有她自己的看法,每一个愿意记录生活的人,都是对自己生活的负责。这些人会把自己隐匿在时间的长河里,听生命毕毕剥剥作响的声音,静静看一年又一年绿肥红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