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社群裂变;
P:説友,粉丝,会员,热心参与的运营伙伴
A:影响身边的朋友加入社群,授权组织活动。
这是88期君说乎沙龙现场,Vivian老师正让我们每个伙伴写下人格行动力受阻的一件事儿,其中的P-partner(伙伴),O-boject(目标),A-acceleration(方法/手段/行动)。在这张纸上,我写下了最近一直困扰着我自己和君说乎发展的POA。
同学们也纷纷在自己的A4纸上写下束缚住自己行动力的个人案例,那么究竟是不想做,不会做,还是不去做?是没有意愿,目标不清,还是缺乏资源,方法不对路呢?我们推动一件事儿去发展,困难到底在哪里?
在企业里有人拿着工资,签了合同,却未必把他的资源都贡献出来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在朋友圈,有人不拿工资也愿意帮某些大V和IP转发软文,为什么?
因为共鸣,因为你的目标O和他产生了共鸣,于是他便成了你的伙伴P,并且他还乐意无偿贡献自己的资源A(方法/手段/资源等)。
听起来似乎很简单,POA,这样一个来自物理学公式,无非就是让O更小更精准,让P更多,让A(加速度)和O的方向更匹配更一致,分母越小,分子越大,这个power也就越大了。
而POA之间可以形成正向循环的关系,目标凝聚伙伴,伙伴共创方法,方法服务目标,于是便有了力的联动。
半个小时,POA的核心就讲完了。看起来简单,其实很烧脑。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听POA,六个月前,我邀请过Vivian老师为我们君说乎做过第一次的POA工作坊,当我觉得我的目标很明确,我要成为建设一个终身学习者的社群,我的目标应该引发更多人共鸣,可是似乎事情并没有如我想象地发生,究竟哪里卡住了呢?
最近几个月,我们在做社群的裂变,扩容,希望激励我们的伙伴们成为影响力中心,可是并不太见效,我们的速度并没有如我们预期地拉动起来。Vivian一句话,点醒了我和在座的很多伙伴,我们以为的O,其实,只是一个A。
社群裂变其实不是目标,他充其量是一个手段,是一个WHAT,不是一个WHY,所以,她只是我建设社群的一个手段。在区分WHAT和WHY的时候,我们常常把WHAT变成了目标,而真正的目标是揭示了WHY,才有共鸣的力量,才能凝聚到伙伴。
现场的伙伴们还贡献了不少案例,结婚,好好学习,全家一起出去旅行……这些经常作为我们的目标,可是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行动力不足啊,因为他们都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我们没有很好地思考后面的WHY呢?
那么背后的WHY是啥?
问着问着,我们走向了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要成为影响他人做积极改变的人,hmn……当我们的共鸣太大时,上升到中国梦式的宏达愿景,会发现,又很难让别人有共鸣。
原来设定一个清晰的,精准的,有共鸣的目标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儿。
最后我在纸上写下了这样一个目标:我希望建设一个终身学习者社群,有趣的灵魂,专业的匠人和各种讯息资源的汇集,每个人可以来学习,来勾搭,来分享,来活出自己的别有洞天。
我不知道这一次我的O到底找的对不对呢?如果你对总舵主这个O有共鸣,请你让我知道哦,我们一起,先烧脑,再来加速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