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觉得自己是什么形状?
你在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你是否有潜意识中的动作和行为?
在周末和朋友的彻夜长聊里,我们谈到了这些“属灵”的问题。
我发觉,现在的自己,是一个圆。
本我,就是这个圆的圆心。
现在有许多人,生活格外盲目,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在我看来,那都是不够关照本我的缘故。
他们没能将本我变成圆心。
在数学课上,我们用圆规画圆,需要有一个圆心,扎进去然后以圆心画圆,有时手一抖,圆心没有找准扎稳,圆就画不成。
以本我为圆心,就像是圆规找圆心,是一种内心的笃定。
圆心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你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知道你的出发点,来自于“我”,并最终要回归到“我”。
人的盲目性,包括追逐、攀比等,都是在追寻别人的光亮,而忽略了“我”在这些事情上的意义。
忽略了自我圆心的树立,光是去追赶别人的光亮,最后就会迷失在追寻的路上。
看到这个光亮也想追,看到那个光亮也想追,最后就会在“观别人”的路上患得患失,这些往外探寻的目光,最后没能回归到自己身上,就白白浪费了追逐别人的姿态。
所有的比较,都应回到自我,需要对自我有助益,才是良性的过程。
故而,不是不让你去看别人,而是看完别人后,再回到自身。
你进行了比较,知道别人的长处,反省到自我的短板,从而不断鞭策自己,让自己进步,这才是良性的认知过程。
不然,光是追逐,追而不做,就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在观别人身上,渐渐就会失去自我圆心的笃定。
要知道,一个人的优秀,不是因为他真的有多么出众。
而是因为他不同。
这种不同,带着笃定、偏执,有一种吸引人的魅力。
一个人的优秀,绝对不是你追逐别人的光亮,而是你自己发光,因为你的存在,哪怕是再微弱的光,就能够吸引到别人注意,从而让和你类似的人向你靠拢。
就像是太阳系,太阳在宇宙中不过是寻常的恒星,但却因为自身的光和引力,让它有了属于自己的行星。
2
在我人生观的树立时,受诸多环境的影响,我在早期的文字中一直提到关照内心。
所谓关照,就是要时刻关注自己内心的变化。
任何的对照他人,都需要指引自身的行为,如果只是扰乱了自己的内心秩序,那无非就是一种盲目,不如不看别人。
没有回归到本我,就是无根野草,人就会迷失。
自己是一个圆,还有一个好处是,你可以从本我这个圆点,发散性地进行成长和变化,任何方向都是对的,没有局限。
发散性地思考,最终会归于不给生活设限。
而在人发散性思考本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反省自我的过程。
我将这种“圆心发散”,归纳成一个名字:逆生长。
不要将任何事情变成自己生活中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要时刻有一种警惕是:任何现在自然而然的事情,可能都未必是一件好事。
曾经我认为,观照内心是一个世界观,是树立一种信念的笃定。
渐渐地,它成为了一种方法论。
观照内心,是可以自己鞭策自己,自己鼓励自己,自我反省,甚至可以自己骂自己。
不管你用什么方式去生活,不管你与别人进行怎样的比较,不管别人对你有怎样的评价,最后你得到的,绝不仅仅是一个结论,也不是别人的散言碎语。
一个完整的圆,必须是你通过各种方式,最终以完善本我为目的。
按照现在最常见的理论,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生活的自律。
而生活的自律,前提是,你需要有本我的自控力,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一再犹豫和困顿。
许多人的迷茫,并非是无法成功,而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不懂得自己,那么再做什么都是无济于事。
3
在我朋友深聊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很奇妙的事情。
很多人具有锋芒,以为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途径,而在我说出圆的时候,他们都觉得太过温吞,甚至有些窝囊。
但在我的认知里,圆恰恰是一种包容。
这种生活态度,很像一种玄学,或者太极八卦,以不变应万变,是一种无形的接纳。
我见过许多人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只有是非观,只有简单的对错黑白之分,他们会第一时间做出拒绝的姿态,习惯说不,习惯说不要,习惯说不好。
这样活着其实也不错,但锋芒太过,终究会失去一些平和的气质。
生活态度分为很多种,有的是一些射线,无限延展,或交集或平行,但无法折返,有的是一座迷宫,始终处于解密和探索的过程,有的是一些不规则图形,还有的更像是一堆函数抛物线,高低起伏,找不到平衡。
在所有的图形里,圆是包容性最强的,不会无限延展,可轮回。
在你可接受的范围内,接纳一切世间的好与坏,然后将他们进行吸收和消化,最终化为自己的东西,再进行不设限扩展和发散。
现在我觉得,在生活里,一盘散沙就很好。
这应该属于一种意识形态。
该怎么和你形容呢?
平平的,细细的,将那些所得平摊在你的生活里,很像日本的禅学,在自家院里进行铺展,一览无遗。
表面上看似平整,但却有无数的可塑造性,可以随时设防,可以随时树立攻击和维护。
也很像是某些科幻电影,看似只是普通的沙子,只要有需要,它可以在任何时候聚拢塑形,变成怪兽,变成船舶,变成桥梁,最终被自己使用。
而在平时,它就是一个圆,一盘散沙,摊开平铺,安安静静,自由自在,没有危害性。
我在朝着这个人生方向在努力,所有到来的事情都可接受,任何好的坏的我都接纳,然后融会贯通,再幻化为自我的价值,再次进行传递。
画圆,就是一个摊开,吸收,接纳,再次归拢,塑形,然后再次摊开的往复过程。
这套理论,可能是我多年研习佛陀和灵修的结果,只不过我将那些虚无的哲学变成了自己的处事风格。
看似不比较,只是不想无谓地比较。
看似不争,只是不想无谓地争。
4
在我和朋友聊天的过程中,我提到自己的这套人生哲学。
朋友说,听起来有些唯心,但很棒,因为它有一套完整的逻辑在。
我说,是的。
我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论。
我们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方法论。
从根本上而言,它不需要别人的认同,不需要别人的理解,它的存在只有一个功能:让你能够想明白、活明白,你能够自我平复。
每个人的方法论,都是独一无二的。
方法论不是适合所有人的,适合所有人的那不叫方法论,那叫世界观。
它不是寻求到谁的理解和认同,而是你要靠属于自己的方法论,可以得到自我的圆满。
人需要许多能力,但最重要的,是关照本我的能力。
关照本我,其中就包括了可以自我说服,自我治愈,自我完善,自我控制、自我反省的能力。
以自己为圆心,画圆,将这些能力平摊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一切看似顺其自然,但都是你精心维护的结果。
画圆的过程,就是自我完善的过程,需要一套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
但很显然,这套模式,不适用于所有人,也不需要别人的认同,因为别人认同了你,也不代表你的圆就完美,它需要你的自我认同和理解。
你能自圆其说,能够把自己的人生逻辑理顺,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这才是最重要的。
每个人的的方法论,都是世界观的落地和实操。
只要找到了你面对自我人生的方法论,你才能更加清醒地活着。
于我而言,画圆,就很好。
不必时刻带有攻击性,不必盲目追赶别人,任何时候都能笃定自我,任何对的错的都自我接受,经验也好,教训也罢,哪怕做错,都是发自本我的意愿。
人最怕的,不是在前行的道路上找不到方向,而是怕你在这路上,最后迷失了自己,看不清自己,甚至到头来,压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而这个“本我”的原点,其实原本应该是你的支点,也是你的退路。
你失去了本我这个圆心,那么最后就只能成为浮萍。
关照本我,实际上是笃定内心的方法论,用圆心去画圆,像时钟一样,无论刻度再怎么变化,你都非常清醒,它们都有一个起点,有一个源点,那就是自己。
以本我为圆心,在所有方向上进行不设限地摊开和延展,进行自我吸纳和完善,之后再充实和完善本我,使得整个圆变得更加平滑而完美,这就是一套完整的人生逻辑。
自我可以发现缺口,自我能够填补缺口。
可以自我调整,也可以自我治愈,这就很棒。
画圆,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希望每一个你我,都终得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