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登山群里一文艺范儿十足的女驴子的一则消息吸引了去:“本来搭乘地铁只需要20分钟,就是因为孩子妈需要孩子爸证明他爱孩子和她,结果这一家被堵在路上2个小时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孩子爸很郁闷地抱怨,“早就说让你们坐地铁,结果偏不听!”而孩子妈则回击:“让你开车送孩子又怎么啦?难道不应该吗?”---一个人想证明什么,就可能受什么所累。在很多时候,不必向对方证明什么,也不要求对方向自己证明什么,这就是自由精神所在,可以让事情变得简单而纯粹,不偏离好结果。”
她还附加了一条评论:“这种心理的女人大有人在,她们认为这就是爱的体现,岂不知这种主观臆断下的牵制行为在客观因素的干扰下,会使原本存在的爱意笼罩上一层薄薄的冰霜,久而久之,爱将被凝块。这是矫情的一种体现,满足自己虚荣心的一种方式。”
这个角度的批判不无道理。
---想起自己有年情人节因为直到下班也没有收到当时还是男友的老公的鲜花或是其他礼物,索性下了班直接去闺蜜家,不回他信息不接电话。直到他买了鲜花追到闺蜜家告诉我说,本来就是想晚上带花给我的,因为前一年我的生日时他买了鲜花站在我办公楼下等我,然后我走出人潮拥挤的电梯间看到那样的他时却不好意思的跑了。但我还是赌气没跟他走,在闺蜜家住了一晚。我认为他爱我就应该在那种节日有所表现,反之则是不够爱我;我认为他如果订束花送去我的单位,我会很有面子,反之则没有;我认为我必须要把此事化炸,如此他才会在以后的各种节日做“对的”事情。
事实是,好像以后也没再收到过他的鲜花,各种纪念日也没有固定的浓烈的庆祝方式。反倒是这中间我们结婚生子,走过了7年的携伴时光。直到今天回顾婚姻历程,我还挺满足。什么原因?可能,最初因为我对这事的态度模棱两可: 节日庆祝程度到底是不是跟一个人的爱有绝对挂钩关系?再后来,我对自己的身份定位左右摇摆:在老公面前,我到底是要偏傲娇公主路线还是应该多点贤妻的意味?到现在,我明白: 我的“心理”成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内心那个小孩儿她长大了。——不再需要一遍遍地制造人为事故寻找被重视的感觉。喜欢的东西就自己去买也不再是一句空话。男女能有缘成为夫妻源于爱的发芽,而这颗种子能长成大树,枝繁叶茂,足够夫妻一生挡风遮雨则需要共同细心栽培,呵护,给它阳光,空气,雨露......
著名畅销书作家,北大美女教授--苏岑女士在一个讲座中讲起过,中国文字特别有意思,心态的“态”字拆开来看就是---心大一点。而两性关系经营的关键就在于你内心的容量。女人很漂亮的活法有三: 1.记性别太好。2.说话别太毒,会说话,说好话。3.一直成长但永远别长大。
我认同文艺女驴友所讲有道理,但不敢苟同她所持有的只是一味批判的态度。也许,每个成年人都是受伤长大的小孩儿。而以上这个女主人公内心的受伤小孩儿需要自愈,他愈。我的愿望: 每一个曾经软弱依附没有内在力量的女性都能成为有着独自自我意识,完善自我特征的自己!
林黛玉太矫情,但她依然懂得见好就收。哭完之后,永远都会破涕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