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个互联网下半场,从头做一个创业公司是不好做的,这说得也并不无道理。
三大巨头BAT牢牢掌握着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绝大多数财富,因而他们不论是想做什么都是那么易如反掌,什么做不了?砸钱就是了。
还记得当年京东自建物流,在快速配送上很占优势的时候,阿里则是大手笔挥毫几百亿做了菜鸟网络。
所以现在遍布一二三线城市的菜鸟驿站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同时更多加入菜鸟联盟的商品获得了媲美京东的物流速度。
还记得美团和糯米在团购大战,争取线下入口,阿里感觉不能失去线下的接口于是就几百亿收购并补贴口碑公司,这才在O2O方面不被敌人超过得太远。
如果是一个小公司是不会有那么多的钱去烧的。况且O2O本来挣钱就不易,几百亿其实还是买了一个对于对手抗衡的入口。
又还记得当年皇室战争的成功,腾讯看了之后就是一个收购,将游戏的制作公司纳入怀中,这就和当年腾讯收购拳头一样。
你的产品好,用户量大,我连山寨都懒得去做,而是直接将你招安。
网易则是看准了猪肉行业,创立了网易味央猪肉,互联网+农产品的道路越走越远,目前看来这个模式慢慢地走向成熟化,为高端农产品的经营思路提供一条可行的道路。
但是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独立的小公司切中用户痛点,开发出了很好的产品,也获得了不错的成果。
Keep是个典型的例子,那个时候没有一款像样的健身软件给用户,但是用户在家健身的刚需是有的。
Keep抓住这个痛点进行产品设计,而后得到了巨大的成功,做到一定的规模,别人再想超,那就已经很难了。
Snapchat的成功表面上看上去是偶然的,但是并不是这样,创业团队虽然也认为Facebook是伟大的社交公司,但是阅后即焚的照片分享应用却没有出现。
想象一下两个陌生人互发不可描述的照片并且对方截图自己能收到消息,这个新奇的体验正是90后00后们所需要的,它随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那么小公司怎样在互联网下半场孕育出一个成功的产品呢?
第一是要抓痛点。如果你的产品不是为痛点而生那么就别做了,没有刚需的创业注定是竹篮打水,最终什么都得不到。
像最近的共享移动电源,它就满足了了人们在外面急需充电但苦于没有地方可充的刚需。
第二掌握融资结构和节奏。钱对于创业公司来说不是万能的,但创业公司没有钱就万万不能的。没有钱,功能的增加、改进将得不到有效的促进,更有甚者,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起,这也是非常危险的。
像光圈直播、众包平台猿团的失败就是前车之鉴。
第三要懂得传播。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人人都能发声,作为创业企业则更要掌握发声的特点,可以将自己创业的初衷发布在媒体上,并把自己的企业随时展示给大家,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大家了解自己,一方面将误会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