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到来,对我们而言,那是人生全新的开始。白纸般的生命质地,我们在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基调上,逐步雕刻着孩子的原生家庭、成长环境、依附关系。三年多来,小家伙的一笑一颦、一哭一闹、一字一句均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真切与欢乐,同时也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培育后代与自我完善。
是的,我们从1岁多的时候就开始了所谓的启蒙,而且在洋洋妈被洗脑般的坚持下,而到目前为止,庆幸的是我们的启蒙没有走得很偏。洋洋妈的坚定后盾支持,洋洋爸的敏感方向指引,还有家人的统一战线保障,感觉一切均是那样按部就班。当然,还是那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其实都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进!”
然而,现在并非是总结的时候,启蒙一直在路上,尤其是在小家伙6岁以前。虽然一直在践行着启蒙教条,但是,我没有停止过思考,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兴趣。当然,最近我也在反反复复地思考,到底需不需要给予孩子启蒙?需要给孩子什么样的启蒙?如何去启蒙?
武志红的文章给予了我比较清晰的方向。
幼儿启蒙也不是一个新鲜的词,目前演化为一个潮流的词,正是因为是潮流,结果会使得更多的家长失去在这方面的思考能力,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这样也罢,参加启蒙课程也无可厚非,然而我也发现,很多家长让孩子参加启蒙课程的目的仅仅是“授之鱼”,或者让孩子超前学习,镀镀金,在同级孩子面前“胜人一筹”。武志红说:“中国父母对于‘早晚’这件事的痴迷实在是世界冠军。我们的文化里似乎有一种“早=好”的情怀,一个孩子如果比别人进度超前,仿佛就意味着聪明;而如果一个孩子展现出聪明,父母对其培养也就是无限超前。”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无异于拔苗助长。
我认为,启蒙是必要的。武志红说:“启蒙是开启内心蒙昧,是用透明的耐心聆听孩子的内心,是让他内心深处的思想与自我意识萌芽而出,扎根安全的泥土,成长为自我推动的树。”很优美,也很实在。但是启蒙并不是单纯地将孩子扔到启蒙机构,任由安排。在孩子6岁以前,家庭教育是最为重要的,孩子成长的最佳保障就是家长时时刻刻的自我教育。说到底,父母对孩子的启蒙,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浸润,不仅仅是知识,更多是行为态度上的浸润;父母的焦虑或信心,也会在无形中传导到孩子身上;若我们对孩子多一些信任,他们也会对自己多一些信任。
那么,该如何去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启蒙呢?武志红说:“买菜也好,做饭也好,读书也罢,睡觉也罢。如果我们能在生活的每个细碎的瞬间,与孩子深入交谈,聆听孩子的声音,尊重他的选择,让他决策他的生活安排,与他讨论生活的前因后果,引导他去思考,鼓励他提出自己的理念。那就是最好的启蒙了。”“说到底,启蒙也是人生观的体现,要看父母是否能接受孩子拥有自己的人生,拥有多元的生命。”
比学习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发展一种思维习惯:对于任何不理解的事物发问的习惯。如果孩子听到任何一个知识,都能明白其背后的原理,对来龙去脉深入追索,对不懂的地方能够及时追问,对听懂的地方能够举一反三,那么这种习惯未来带入学校学习,会形成对于高年级复杂知识依然有效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因而,这两重习惯是我们在孩子启蒙阶段就可以为孩子打好的基础:思考习惯以及自主习惯。
所以,父母应该更关注的,是潜移默化培养孩子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能力。
轻松玩爱好,和严肃学爱好,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不同呢?会带来感受的差异。人在放松的状态下,做不做一件事唯一的理由就是自己做事的感受。在放松的玩耍状态下,孩子基本上会特别容易展现出自己真正敏感、有兴趣的地方,父母也容易观察出孩子最有潜质的特质。
让孩子自觉、自我驱动的学习,有更长久的良好效果。我们一直致力于让孩子养成这种习惯。让孩子从小的时候就参与到自我人生的选择中,为自己的方向选择、做事方式、时间管理做决定;让孩子有机会为自己负责,对孩子像对成年人一样尊重;让孩子体会到自己做主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路漫漫,其修远兮……
孩子的成长,其实就是父母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