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在总结前两次开展社会调查的情况的时候,女儿说她发现一个现象,就是说同样的活动,在南坪开展的时候,路人多半比较友善,哪怕是在中午十二点的直射下,在几乎没有座位的匆匆行走间,都有不少有意停留下来配合做调查,而在江北就不一样,他们特意选在不那么热的上午和后半下午,找那些坐着乘凉或看起来很无聊的路人,却遭到了90%的拒绝。
“为什么南坪的人比江北的友善呢?”这是一个他们认为有规律没答案的问题。
恰好之前在看《牛奶可乐经济学》的某一段,也提到几乎完全类似的问题——
“众所周知,美国沿海大城市和中西部小城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为什么曼哈顿的居民大多粗鲁没耐性,而堪萨斯首府托皮卡的居民却总是友善而谦恭呢?”
“如果你在托皮卡问路,人们会停下来帮你,可在曼哈顿,他们可能看都不看你一眼。”
对吧,书上提到的这种城市之间的差异,和我们遇到的地区之间的差异,竟是如此惊人的相似,那么教授是怎样解读这种差异现象的呢?
“因为在这个地球上,曼哈顿的人们工资水平最高,要做的事情最多,他人时间的机会成本很高。所以,纽约人急躁一点儿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你还觉得这样的解释不够通俗,那就再通俗一点:我们常常开玩笑说比尔·盖茨蹲下来系一个鞋带的工夫可能就损失几个亿,所以他花几百万请人替他系鞋带就完全可以理解了。以上纯属夸张啊,比尔·盖茨应该没有请人替他系鞋带。
回到之前的问题,根据教授给出的解释,我再倒回去想我们遇到的社会调查配合度的问题,发现真的是啊,江北的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真的是比南岸高呢,那么,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不愿意配合了,虽然当时是星期天,被调查的人物都并没有在忙,但也许他们在平时的快节奏生活中已经养成的这样的习惯和漠然,真的,冷漠这个厚度真的和城市的发达程度呈反比呢,越是国际化大都市,人们的关系越是趋冷,反而一些四五线小城市,甚至在农村里,那种气氛更为融洽,这也算是一个调查的收获吧。
由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来,很多学科,我们认为它很高冷,可能只是因为被人为的高冷了。比如大多数经济学教授并不会这样上课,不用数据,不用图表,而用实实在在的例子和故事,感觉就像文科生在给一群理工男讲理科课,有些奇葩,但更能深入浅出,说明事情内在的实质。再想想,包括数理化,如果教授人的方法得当,没有人会憎恨这些学科。就像之前看过的《what if》,也是为了让科学流行起来,更接地气,消除我们的畏惧心理。这一本同样也是,通过一系列生活中每天遇到的现象或者常识,去挖掘现象或常识背后的经济学原理,为什么冰箱只有冷藏室有灯光而冷冻室没有?为什么饮料用圆柱体包装而牛奶用立方体?为什么结婚的时候新娘会花一笔巨款买一件一辈子只穿一次的婚纱,而男士却花很少的钱去租一套平时也能穿的西装?这些问题我们很少去想过,更不会往经济学的范畴去想,但恰恰这些就是经济学的运用。任何学问都是为应用服务的,我甚至在想,当初我们大学老师这样跟我们讲经济学,现在的我们会是什么样子。
这也是作者想传达的一种教育模式——叙述式教学,“大多数脑袋吸收信息,都会存在一种较为轻松的方式。一般而言,学生处理公式和图表都很吃力。但由于我们这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变得擅长讲故事,几乎每个人都能轻轻松松地吸收以叙述形式表达的相应信息。”
这个理论我们或许以前没有听说过,但事实上,我发现我们经常会不自觉地用到叙述的方法。比如当女儿小时候,我跟她说不要玩火不要摸插头什么的,用祈使句,她肯定不懂,就算懂也是似懂非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果我用一个例子,或者一个故事,给她叙述这样做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她的印象就特别深刻。
还有当我第一次看《论语别裁》的时候,我发现南怀瑾先生讲的“学而时习之”就跟以前课本上讲的大不相同,他用了很多我能明白的故事和例子,让我觉得,哈,原来论语是这个意思,一下子兴趣就上来了。后来我在一帮小朋友身上盗用了这种方法,他们更是觉得大为新奇,对古文的距离感也在不知不觉之间缩小了很多。
反之,我每次考试最害怕的就是考报表,我永远也没读懂那密密麻麻的表格里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所以直接放弃,但其实若是用叙述的方式表达这一个期间情况,我想会让我轻松很多。
所以呢,一个善于传达观念的人,多半是一个喜欢讲故事、也会讲故事的人。
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比你以为的还更重要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