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原创作者】|段小芸
相聚在深秋
--深圳拜访著名作家张俊彪
段小芸
在这个陪着枫叶飘零的晚秋,我与张俊彪先生相聚在深圳。那天,天空飘着丝丝小雨,为我们相见叙谈平添了一抹诗意和浪漫的色彩。
尽管我们的约见,仅仅只有短暂的两个多小时,但是,我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张俊彪先生的大家风范和名家风采。他的待人真诚友善、他的聪颖睿智、他的人格魅力、他豁达的处世哲学和人生境界,在我的心中竖起了一座丰碑,令我钦佩而感怀……
一、初见惊鸿
我在珠海旅游之际,收到张俊彪先生的邀约:
“如您计划中来深圳,我请您喝广东的茶”。
对于张俊彪先生的盛情邀请,我深感荣幸。
张俊彪先生,是中国文坛举足轻重的著名作家,能约见我这样一位普通的文学爱好者,怎能不令我心花怒放、受宠若惊呢?
2023年10月19日中午,我按照张俊彪先生在微信上发送的地址,提前一个半小时乘坐深圳1号地铁,抵达约见地点。
天空飘着蒙蒙细雨,这南国的雨,丝丝缕缕,清凉温柔地慢慢飘洒,说下就下,说停就停,不像我们北方的秋雨,一下呀,就缠缠绵绵下个几天几夜不停息,而且在这个深秋的季节,一场秋雨一场寒。而深圳的雨,虽然在天空轻盈飘洒,但风依然是和煦的,气温依然没有降低多少。我的心呢,更是荡漾着一抹温暖之情。
张俊彪先生因事晚到了一会儿。我一直紧盯着门口的方向等他,其不知他从我身后的方向走来,他叫了一声:“段老师您好!”
我扭过头一看,是张俊彪先生到了。
我紧忙起身,高兴地与他打招呼:“张老师您好!”
先生笑意盈盈地伸出右手,我们握手互相问好!我感到先生的手温暖、厚实、坚定而有力。
这是我们俩人的第一次见面。
以前因李印功老师引荐,我们互加微信,聊天分享互动,进行文学交流。
我对张俊彪先生的了解,是通过阅读他刊发在《华文月刊》上的文字,以及他分享在朋友圈的文章。
张俊彪先生,穿着一件白色的上衣外套,个子中等偏上,头上戴着一顶深灰色的帽子。脸型长方清瘦,身材略显瘦弱而单薄,但步履沉稳而轻盈,动作敏捷而干练。他的眼神清澈而睿智,透射出一种善良、慈爱和温暖的光芒,使人感到亲和朴实、平易近人。
他在我左边落坐,依稀可见他右侧脸颊上有几粒绿豆般大小的老人斑。从这几粒圆而小的老人斑,看得出他是一个很普通的老者,但事实并非如此。他并不简单,他是伟大而非凡的。他瘦弱的躯体里竟然蕴藏着巨大的能量,那是贮存在心底闪耀迸发的文学之光。
我们一见如故,仿佛故交久别重逢。望着先生慈眉善眼的神情,我没有了一丝一毫的拘束感。我们谈文学艺术,谈观察生活,谈阅读写作,谈彼此的工作和家庭。
先生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人,没有一点官架子,也毫无名人架子。他把一个敞口的奶白色的布包顺手放在椅子上,把手里的一把长柄伞靠在椅背上。
他待人非常好,非常地实在。他说这是深圳市委食堂,一般他都在这里接待亲朋好友。至少他觉得这里的交通便捷,环境优雅,食材干净,知根知底。
他说不好意思,他来晚了,让我久等了,他突然有一点事情耽误了一下。其实我也并没有等待多长时间,我们约定的时间是12点左右,他是12点15分来的,也没有晚到很长时间。但他仍不停地在自责自己,说怠慢了我。
我说给您添麻烦了。他高兴地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开始我坐在饭桌的侧面,留给他主位置,但是他强硬地和我调换了位置,说他坐在边上方便点菜。我十分不好意思,怎么能让一位七旬老者为我服务呢?
他怕饭店的茶叶不好,还专门从家里带来了碧螺春茶叶,起身去泡茶。
他拿来两只高脚玻璃杯,捏一小撮茶叶放进去,亲自给我倒茶。说以茶代酒,因为他今天有事没有直接从家里来,本该他要带红酒的,还说今天没有请我喝到他家附近的一种广州午茶,深为遗憾。
能在这美丽的南国深圳,见到我心仪敬仰的文学前辈,我的心里已经不知道高兴成什么样了,怎么还敢奢望什么?
先生心细如发。他端来了一壶开水,给我的杯、盘里注入水,说是烫一下干净。我连忙起身,给他也倒水,烫了一下杯、盘。
我起身要端茶递水,他用双手轻按了一下我的肩头,示意我坐下,说:“不用,不用,您是客人,由我来坐在边边,给咱方便点餐”。
他拿来菜单,一边点餐,一边还不时地征询我的意见。
我们在等餐的过程中,随意地聊了起来。
他拿出一个文件袋子递给我,说这是他昨天专门为我写的。不知道要送我什么,那就送我一幅习作字,留个纪念。
我双手虔诚地接过先生送给我的文件袋。只见文件袋上写着“深圳市政协书画院”字样。我手里捧着字,激动地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心里顿觉暖融融的。
我仔细地打开文件袋子,取出字幅,展开一看,是八个苍劲有力、浑厚饱满的字迹:
“风声中去 法语里来”
张俊彪先生说,这似乎带有禅意的字,是他30多岁时一天晚上做梦,梦里梦见的这八个字。
梦境是这样的:那是在咱们陕西老家的黄土地上,风,“哗啦儿--哗啦儿”地吹过,甚至都能听到风从墙面穿过的声音。突然,眼前出现了这八个大字,每个字都像房子一样大,清清楚楚地显现出这八个大字。第二天,他赶紧把这八个字记到日记本里,一直珍藏到现在。
今天,他把这八个字,写成书法字,送给了我。
初次见面,一面之缘,先生却如此厚待于我,令我心生欢喜,不知所云。我的嘴唇嚅嗫了好半天,才吐出了“谢谢!谢谢张老师!”这几个字来。
坐定后,我说:“李印功老师在微信里嘱咐我,说他代表王继庭总编,委托我代表《华文月刊》杂志编委会和海内外读者文友,对张俊彪先生表示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对张俊彪先生给予《华文月刊》杂志的关爱和指导,表示衷心地感谢!”
李印功老师还在微信里对我说:“张俊彪老师是我心目中的‘男神’‘偶像’,他是一个有自己独特思想和文学风格的著名作家,见证了中国文坛的风云变幻,一辈子高风亮节,自带光芒!我相信我的知觉,您和张老师相叙,您一定会写出一般人写不出的‘张俊彪’!您的笔头,有这个本事!”
因为张俊彪先生是《华文月刊》杂志的特约撰稿人,从2022年起,他的“追忆过往岁月”系列传记散文在每期杂志上连载,对《华文月刊》的关心、支持、厚爱和指导,可见一斑。
张俊彪先生闻言,笑呵呵地说:感谢王继庭总编、李印功常务副主编的热忱问候!并通过《华文月刊》向海内外读者及文友表示谢意!《华文月刊》我每期都看,杂志办得很好,有特色,有前景。希望杂志越办越好,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相谈甚欢
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菜肴上桌了,十分丰盛而精致。有鱼,有鸡汤,有浸着黄亮菜油渍喷香的葱花饼,有素炒绿莹莹的菜心,还有一道美味佳肴,是先生专意为我点的一道木瓜紫红扁豆甜濡汤,说木瓜有养颜美容之功效,适合女士品尝。木瓜香甜,扁豆绵软,十分美味可口。可见先生的用心和贴心之举,令我暖意盈怀。
先生举起茶杯,向我频频致意,说:“以茶代酒!”
先生才情横溢,学养深厚,文学理论素养极高。古今中外,侃侃而谈,宛如他那千万余字的皇皇文学巨著,博大精深,令我高山仰止,顶膜礼拜,肃然起敬。
先生志存高远,淡泊名利。先生说他写作不是为了获奖,获不获奖对他来说意义不大。既不能升官发财,又不能评定职称。
他在饭桌上跟我谈到了由于他的执拗、耿直和坚持,作品曾错失了三次荣获全国大奖的机会,但他至今并不后悔。
先生说,不惑之年后,他从不接受外界媒体的采访,曾经多次婉拒“东方之子”“文化名家”“凤凰约谈”及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媒体的采访。有时实在推脱不过,他只好以自己普通话讲不好作为挡箭牌,说自己说得是陕西家乡普通话,怕人笑话。但人家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却不以为然。说:家乡话才好听呢,才地道,才正宗,才有特色呢。但即便如此,他仍然不肯抛头露面,拒绝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也不给任何社会团体、机构举办文学讲座等活动。
先生说,每年夏天,他都要回一趟老家,去甘肃正宁和陕西旬邑看看。他本该从不举办任何形式的研讨会等讲座。但是回到家乡,县委、县政府的领导,非得让他给家乡的文学爱好者讲一下文学知识和写作技巧。
在甘肃庆阳和陕西旬邑,给家乡的文学爱好者举办文学知识讲座,进行文学交流活动,而且和青年作家、文学爱好者做知心朋友,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使他回馈故乡热土滋养自己文学成长道路的一种博爱情怀和使命担当。
在用餐的过程中,有一个细节令我特别感动。我从包里拿出一包餐巾纸,从里面抽出一张递给先生。
在整个用餐的过程中,我都用了两三张了,他仍然用那一张在擦嘴。
我又抽出来一张递给他,他说:“不用,够了,还没有用完”。
他说,我们要像李嘉诚那样在吃饭过程中,只用一张餐巾纸就足够了。李嘉诚是大富翁,那么有钱,却十分节俭。
他说李嘉诚在就餐过程中,只用一张餐巾纸。先是擦嘴,擦完嘴,再擦额头上的汗,擦完汗,再用来擦皮鞋。我们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受过苦,更要懂得勤俭节约,懂得感恩。慈悲为怀,善待他人,就是给自己积攒福报。
先生的言行举止,大气沉稳,令我如沐春风,如饮甘怡,深受感染。
我问:“张老师,您现在有没有写长篇小说的打算?”
他说:“没有打算。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写出的长篇小说超不过前面小说的思想水准、深度和高度,那还不如不写。如果超越不了前面的作品,一是对读者不负责任;二是浪费纸张印刷,浪费出版社的资源”。
我问:“张老师,您的系列传记散文--往昔回眸”是什么时候在《华文月刊》杂志连载的?
他说:“是从2022年开始连续刊载的,这也得感谢李印功常务副主编,如果没有李印功先生的盛情约稿,这些追忆过往岁月系列文章也不可能相继问世,与广大读者朋友见面”。
我说:“张老师,您的过往岁月系列文章怎么写得那么好?既像是优美的散文,又像是小说随感之类的情感抒发,我特别喜欢读您的作品,感觉读起来特别过瘾。可是那么多年过去了,您在写作过程中,那些过往岁月、鲜活人物、生动细腻的描写及当时的情景是怎么涌现到您笔下的?您笔下的情景是那样的生动、人物是那样的传神而鲜活,栩栩如生,读后令人百感交集,荡气回肠,深受感染和鼓舞,您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张俊彪先生沉吟了一会儿说:“我不需要特别得构思,在写的过程中,过去那些场景、人物、细节和对话,仿佛记忆的闸门一下子就打开了,他们争先恐后地一齐涌到我的笔端,向泉水般奔涌而来……我一个人静思的时候,那些人的神情容貌、长相、性格、当时说话的表情,像画面一样一一展现在我的眼前……”
“可能大家不知道,我写作是用手写的,我从不用电脑,也不习惯用电脑写作。要是用电脑写作,我可能坐一早上,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我曾经也想与时俱进,尝试过,不行,用电脑写不习惯,而且我手写顺的时候,一天能写️一万字,你信不信?”先生笑吟吟地说。
“信!信!信!张老师您太厉害啦!”我竖起大拇指,点头似啄木鸟。
我说:“目前,据我所知,用手写作的作家,只有贾平凹和您。贾平凹先生说他从不用电脑写作,全凭手写,说用电脑写作灵感会阻塞,不利于发挥”。
“张老师,那您是在稿纸上写完,然后再敲到电脑上吗?”我歪着头,饶有兴致地问。
先生赧然一笑,答道:“以前我在稿纸上写完,是老伴帮我敲到电脑上。后来老伴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她不给我敲了。现在我写好,是女儿帮我在电脑上敲击完成。”
“嘿--嘿!”我听见他说老伴不帮我敲字了这句话时,不由得捂嘴笑出了声。
只见先生也像个孩童般天真地笑了。我在心里为先生的纯真、坦率和诚挚而感动。
先生的性情,朴素平实,温润如玉,十分可爱。他一边低头吃饭,一边与我聊天,说到高兴处,他那粲然一笑,十分舒展而迷人,像一个不谙世事的稚童般玲珑剔透。他的笑,是那么阳光,那么温暖,特别富有感染力,宛如秋菊般灿烂绚丽,又带有一丝幽默感,令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关于在儿童文学获奖方面,他说曾受到左派的阻挠。他说:“我还写过一个三千多字的文章,是我上小学时加入少先队员的事。那一年,班里只有两个名额,能戴红领巾,其中一个就是我,但是得交2毛4分钱……我回到家里,对母亲说了这件事,但是我知道家里是拿不出这2毛4分钱的。当时父亲正在百里之外的庵山修水库,家里很穷,根本拿不出这笔钱。这下可难倒了母亲,母亲说,先对老师说,戴上红领巾,加入少先队,钱我想办法,迟些给老师。”
他停顿一阵,接着说:“母亲借遍了四邻八舍,也没有借到一分钱。因为乡邻们都知道家里太穷,借了担心还不起。”
沉吟一声,他苦笑着说:“老师听说交不起钱,把红领巾给另一位同学了……我下午放学回家,看见油漆斑驳的柜盖上放着2毛4分钱,全是蓝色的纸币,用一支铅笔压着……从这一天起,我发现母亲总是用一条黑色围巾包着头……后来,我才知道,母亲把自己的头发剪了,在货郎客那里换成钱,想给我交了红领巾的费用。那时候,农村还很封建,不允许女人剪头发……就是这件事,我写成了儿童作品《妈妈》。后来,儿童小说《牛圈娃》获评全国首届优秀儿童文学奖,已经通知我去北京领奖了,但是几位左派评论家认为我当时发表的一批反映解放初期农村儿童生活题材的作品,都程度不等地带有社会生活的阴暗面,这是给社会主义抹黑,到处打电话写信告状,有人还直接电话声讨评委会,最后上面提出不予颁奖。”
先生沉稳而冷静地叙说,听得我心里如翻江倒海,泪眼婆娑,心绪难平……
三、大家风范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和事,会激起你美好的情感,在纷繁喧闹的世界中显得弥足珍贵。
我总认为,路到不了的地方,心能到;心到不了的地方,文字能抵达。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张俊彪先生出生于农村,从小受苦受难,上学参军。直到参加工作后,一边工作,一边写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皇皇巨著,上千万言,他是如何从艰难困苦和挫折中奋起的?最后成就了一个不平凡的自己?
张俊彪先生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佼佼者,从他的身上我总结出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一是他执着、专注,心无旁骛。
他从青年时期就开始励志奋发图强,要在传记文学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走出一条新路子,而且不达目的绝不罢休。除了对文学的痴迷和热爱,还有一份坚定的信念,让他坚持到最后。
有人曾当众奚落,说他写不出传记文学。但是他就不认这个理儿,不服输,愣是凭着一股子冲劲儿、韧劲儿和拼劲儿,在传记文学的广袤天地,杀出了一条血路。
他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最终写出了一大批优秀红色传记文学作品,如:《省委第一书记》《鏖兵西北》《血与火》《最后一枪》等,厘清了一些重大的历史问题。他首创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对传记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他对党忠诚、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光明磊落,日月可鉴,与天地争辉,他的一世功绩和英名将永载史册。
二是他不重名利,淡泊明志,超然物外。
如果一个作家在写作的时候,心里老是盘算着每写一个字,每写一篇文章能赚多少钱,写出来这篇文章能不能获奖,能不能争得荣誉,估计他至死也不可能写出流传千古的佳作。
张俊彪先生就不是这样的人。他的写作是纯粹的、专一的、虔诚的,没有一丝一毫的功利心,他不会为了获某个大奖而去写作。假如他是为了得奖或者为了名利而去写作的话,他就会听从当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主任张炯教授代表评委们谈的三条修改意见,把150万字的长篇小说《幻化》三部曲修改了,出版修订本,然后,评获那一届的茅盾文学奖。
但他。他说如果那样做的话,怕读者在背后骂他,说他为了评奖去违心地修改作品。这种事情他绝对做不到,他宁愿放弃茅盾文学奖的报评,也不会去做昧良心的事情。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宁折不弯的性格,着实令人钦佩而感动。
现实生活中,对待名利,有的人退一步海阔天空,有的人则削尖脑袋、寻情钻眼地往前冲,而张俊彪先生就不是这样的人。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不因物喜,不以己悲,而是一心一意地在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做自己终生热爱的事情。
正因为他的写作是这样地纯粹,这样地纯洁,这样地毫无功利,他才少了许多尘世的羁绊,少了许多人事的纷扰,他才能一门心思,凝心聚力地将自己的写作天分发挥到极致,也才能取得常人难以取得的成就,抵达常人难以抵达的文学高度。
三是有一颗感恩之心,让他走得更远,步子迈得更加坚实。
他说“我从一个牛圈里出生的不足八月的先天欠缺的农家孩子,走出山村,走过黄土地,再跨越黄河长江,最终来到南海之滨的这片红土地谋生,跋山涉水,度过的岁月,虽有艰险,几多沧桑,但能一路向前,跌倒后站起来,一个劲儿地走到今天,依然是站立着在直行往前,幸亏生命过程中,遇到了那么多的贵人,那么多的良师,那么多的益友,那么多的义士,那么多相识的与不曾谋面的热血善心之人的相帮相扶,有高官,有文人,有女士,有平民……如果我的生命里没有这些贵人和好人的出现,我是无论如何也走不到今天的”。
张俊彪先生在文学方面取得光彩夺目的成就,令人高山仰止,发自肺腑地钦佩赞叹!
“多产作家”“多面手”是张俊彪先生身上显著的标签。他著作等身,皇皇巨著超过千万言,但仍虚怀若谷,勤勉谦虚。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张俊彪先生投身写作50余载,几十年栉风沐雨,几十年辉煌历程。他身居高位,在繁重而忙碌的工作之余,这些年一路走来,他把自己所有的时间、精力、青春、理想和生命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事业当中,不辞辛苦,不计成败,初心不改,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砥砺奋进。
他的主要文学作品有长篇《幻化》三部曲(《尘世间》《日环食》《生与死》)《曼陀罗》等;他主编《大中华20世纪文学史》(五卷)和《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简史》(上、下卷)等文学史典;中华书局出版20卷《张俊彪文集》。作品先后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总政治部“全军优秀图书”一等奖、首届世界华文杰出贡献奖等国家和省部级文学奖21项。
他为我们奉献出了上千万言的恢宏巨著,成为我国传记文学的开路先锋。他著作等身,成果丰硕,为丰富和繁荣中华文化及当代文学知识宝库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
行文自此,我想起了北宋思想家、教育家、大儒张载那句富有哲理的经典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用在张俊彪先生身上,再恰当不过。
四是先生身上流淌着红色基因、胆识魄力、凛然正气的性格,是从父亲张自强那里继承而来。
张自强是红军的特情员,在峥嵘岁月的战争年代,为革命传送重大绝密情报十多年,九死一生,命悬一线。
有一次父亲送完情报后,被敌人追赶搜身,脚穿的布鞋被敌人用刺刀刺破。为了能及时将情报送到,父亲光着脚狂奔100多公里,血肉模糊的情景催人泪下,感人肺腑……
解放后,父亲因身份不能解密,又一辈子隐姓埋名,默默无闻,在农村当农民受尽了欺辱和磨难,但他仍坚强不屈,与命运顽强抗争。
战争年代,父亲救过的人解放后都当了大官,而他自己仍然在农村里辛苦劳作,默默耕耘,养活自己的孩子。直到父亲去世,也没有公开和证明自己的红军身份。
五是张俊彪先生仁爱大气、慈悲为怀、质朴善良的品行,是从他母亲张菊花那里继承而来。
他的母亲张菊花是镇上一家大户人家的女儿,见过世面。她是烈士刘志藩的结发妻子。烈士牺牲后,留下了她和一个不满两岁的男孩,后来投奔父亲与父亲结婚。
母亲勤劳一生,含辛茹苦,隐忍负重,在极度贫瘠的生活中,缺衣少食,拉扯着他和弟妹们长大,年仅38岁,便离开人世。
张俊彪先生是母亲生在牛圈里的孩子,母亲勤劳善良的脾性,滋养了先生淳朴的性情,培养了他高洁的品格。
牛,坚韧不拔、忍辱负重和吃苦耐劳精神陪伴了他的一生。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像家里那头老黄牛一样,脚踏实际,一步一个脚印,埋头耕耘在文学的道路上,矢志不渝,初心不改,无私奉献,心无旁骛,一路向前。
这次我来深圳,先生约见我一面,就可以看出先生的大气和豪爽的性格。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文学爱好者而言,先生是完全没有必要见我的。与别人而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他则不然,提前约见,还在微信里问我,要不要给我提前预定酒店?他提前一天定下约见的地址,并微信告知于我。
他说我初来深圳,人生地不熟,一定要在一个距离我住的酒店近且交通方便的地方会面,而且热心地破费请我吃饭,还馈赠我墨宝……先生的诚挚、友善和仁爱情怀,令我深为感动,同时也为先生的高风亮节而发自肺腑地敬仰。
在我的人生旅程中,我见过好人,比如我以前的老师,但我没有见过如此心存善念的好人。张俊彪先生就是这样令人心生感动,心生温暖的好人、善人。好人才能写出好文。
四、依依惜别
“段老师,快吃菜呀!我给您再添些汤。”先生热切地招呼把我的思绪拉回到现实中……
“喝,喝,我们把汤喝完,不能浪费。”我愉快地回应着他。
相逢是首歌。饭毕,我们到市委礼堂后边的小花园去合影,以纪念这次难忘的秋日相聚。
小雨已慢慢地停歇了。园子里,树深叶茂,小径通幽。雨后的空气清新,花草芳香。挺拔阔叶的绿色植物青翠欲滴,郁郁葱葱,在雨水的冲刷和滋润下,显得更加碧绿而清爽。
先生说他脱了外套好照相。于是,我为他悉心拍照,镜头里便出现了他神韵焕发、精神矍铄的风姿。先生邀请从这路过的一位中年男子为我们拍摄了一张珍贵的合影留念。
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而过。一眨眼,便到了分别的时刻。与张俊彪先生不到三个小时的倾心话叙,交谈甚欢,时间转瞬即逝仍意犹未尽。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位德高望重文学大家的迷人风采和人格魅力,我的心中仍充满着依依不舍的情怀……
先生说怕我路不熟,执意要送我至地铁口。我说不用了。但他仍然不顾雨天路滑,坚持送我到地铁站口,说还可以再聊一会儿。
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在这个风光旖旎的南国都市深圳,在这个烟雨迷蒙充满诗情画意的七彩江南,拜访著名作家张俊彪先生,是一件多么幸福愉快的事情啊!
深圳之行,与先生相约畅谈,近距离感受先生名家风采、名人风骨及博爱情怀,是我人生及文学生涯中的一件重要事件,她必将对我的文学创作和为人做事产生深远的影响。
先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和鼓励,宛如一束光,照亮我以后的文学之路;先生的博大胸怀、光明磊落的精神,浩气长存;先生的动人风采和高尚品格,催人奋进,令我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祝愿先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用如椽之笔,写出更多更好闪耀着人性和爱之光华的锦绣文章!
2023年10月29日于西安
(《华文月刊》杂志•特稿)
作者简介:
段小芸,笔名云仙子。西安市网络文艺家协会会员。工作之余,爱好写作。涉猎小说、故事、诗歌、散文、随笔、议论文及评论文章等,作品散见于《华文月刊》《陕西工人报》《各界导报》《西安日报》《劳动者报》《西安工运》等省市报刊、杂志及各大网络文学公众平台;出版小青春美文系列图书合集《十万种乡愁》;在西安市级报刊、西安市级征文竞赛活动中,曾荣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多次优秀奖;有文章入选网络平台《踮起脚尖去生活》电子书;文章多次集结成图书出版;在【今日头条】【简书】等网络公众平台及多家文学平台上发表作品已达74万字。文章多次被【搜孤】【网易】等网站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