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48分钟
前言:这本书听过很多次了,本以为是全书是一个故事型书籍,没想到本书更多是作者散文般的描述,且贯穿一些 校园生活相关的故事。中间有些观念我挺赞同的,不过有些点每章重复太多,且太零散,话语倒是能引起很多人内心共鸣,但纯当作心情的镜子吧,读后感触点散,不是特别深,貌似不太符合我的读书胃口。
以下关于我从书中拿到的几个自己感兴趣的点:
文末附加思维导图
【关于旅行】
如今很多人旅行,有些为了 随大流,看到别人去干,自己也就出发咯;有些人为了逃避现实的残酷,或者是为了治愈低落的心情,这倒是没有错,至少有人把它当作心情出发的一个新起点。不过有些人以为,去趟旅行回来肯定会是个全新的自己,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看完后我世界观肯定不一样了。并不是只要旅行就能让你180度大转变,你终究是要回到原来的生活,亲爱的,该回头想想你旅行的目的是什么呢?
关于旅行,曾经的我只是纯粹想看下自然风光让我更愉悦, 当时也想过,自己对于旅行的意义仅限如此么?要知道让自己更愉悦其实属于消费层面,如果我更想让它达到投资层面的东西,我该如何去提升它呢?还在探索中。
act方向:
人一生要处理3个方面连接,我和自我连接/我和社会/我和自然,目前我对旅行意义的理解还是我和自然层面,关于我和自我连接,可通过学会如何一个人去旅行来实现。关于我和社会的连接,可通过我以后和朋友,或和未来的另一半一起旅行来链接,且可通过为了解一个地方的某一样人文来提升。
作者眼中的旅行倒给了我一些启示:
旅行,特别是一个人的旅行,能让你学会如何独处,独处是人一生必修的课程,因为每个人都只是你生命中的过客,一直与你同在的只有那个你。除此之外,学会独处也能促使你能更好与人相处(打住,此话题暂时不进行拓展)。
那如何学会一个人旅行呢?
主要是要把握自己内心的节奏,把这个节奏调至你日常生活消遣的频率。带上你平时喜欢的书和歌,一起出发吧,这样会让你觉得及时到陌生环境,还是有你熟悉的心灵沟通的东西存在,心灵没变,你只是换了个环境,还是换了个让你更加放松的环境,此刻,心情肯定是美美的吧。如果刚开始尝试一个人旅行,有点不适应怎么办?可以不时发布自己美美的照片,朋友圈互动起来,旅途路上给朋友打电话聊聊天。其实,学会一个人旅行 初期,若带上工作旅行,晚上办公一下下,我倒是很赞同的,倒不是因为要准时完成任务,而是让你把自己置身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且在夜晚时候更有事可做。因为自己曾经第一次旅行,白天倒是一个人玩得不亦乐乎,但到了夜幕降临时候还是有股孤单感觉,哈哈,下次要践行下自己的方式,带上日常状态下的我和我的事情一起去旅行。
【关于朋友】
每个朋友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进入社会后,可能很多老朋友不怎么联系了,进入社会一段时间后,可能很多曾经的新朋友也不怎么联系了,但最终在沉淀后还留下的,还是你真正意义的朋友。他们是那种不管你们多久没联系,感情依旧,碰面后依旧能畅所欲言的人,在你快乐和伤心时,他们依旧耐心听你分享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不过在维护朋友关系上,有三点需要注意:平等/真诚/准时
【关于另一半】
另一半的选择,门当户对很重要。不过这个门当户对不是财富地位意义上的,而是指“是否有相似人生观/世界观,是否有相似目标,两人沟通是否顺畅,两人成长经历是否大相径庭。说到成长经历,本来我之前感觉作者说的太绝对化,不过后面想起记忆对一个人的影响,环境和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觉得还算有点道理吧。
除此之外,同频,即是否有话聊,这些也是很重要的。毕竟人生漫漫,如果没话聊真的很无趣。
在还没遇到另一半时,我该怎样做呢?
1.自我安全感
马斯洛需求理论提到安全感是人最基本的需求,目前我吗已经不受来自外界皮肉,生命伤害的安全感了。很多人喜欢从另一半身上找安全感,但其实应该向内找,即自我安全感,这样才会比较稳定点,一旦你把这个东西交给别人,就处于别动位置,别人一举一动会牵引到你的情绪,总有一天对方不如你意,战争就会爆发。
2.自己频率
先找到自己属于哪个频率,这样才能去那个频率遇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