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井中学74级4班迎师会致词
廷 兵 同 志
冬天的寒气难掩心中的暖意,因为今天是个好日子一一我们云井中学74级4班同学终于迎来了与班主任、化学科老师宗老师和语文科、音乐科老师曾老师两位恩师时隔50年相聚的重要时刻!
"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而身临相去半个世纪的聚会,眼见当年风恣绰约激情四射的恩师己然鬓发苍白,当年傻蹦乱跳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也已经位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列,齐刷刷奔7而去一一此情此景,真叫人感慨万千,岂一个"乐"字了得!
师生相聚,感恩是永恒的主题。
在那停课闹革命复课也是闹革命的年月里,同学们一个小学便拉拉扯扯混到了十五六岁,至于知识才叫少得可怜。有幸的是,当我们步入初中阶段学习之际,被打倒了的邓小平复出,拨乱反正全方位展开,我们才有了坐下来认真读书的机会。更为幸运的是,我们得以在人生关键时段,成为了宗、曾二位老师的弟子!人的一生会有多位老师,作为授业者,每位老师都值得我们尊敬和感激。而人生若能遇上个把从做学问到做人诸方面深深影响自己,让自己能站得直行得端,挺立潮头长足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先生,则无疑是件三生有幸之事。宗、曾二位老师就是这样对我们一生有着重大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先生!虽然二位老师教我们的时间并不长,但其丰富学识,高超教艺,让同学们钦佩不已。同时,老师能真正秉持"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之古训,真诚待人,公平对事,用赤诚与善意感化学生,催生奋进之勇气。这方面,我们每位同学记忆中都有珍藏的片段。正因为共同拥有良好的师德和高超的教艺,热情奔放,率直真诚的宗老师和风格迥异儒养典雅细腻精致的曾老师,同样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拥戴一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二位老师就是我们心中的明星,而同学们则是老师永远的粉丝!对这样的老师,能不感恩吗?能不一辈子感恩吗?
懂得感恩自然也就知道报恩。
古训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恩师所赐乃一辈子受用,远非滴水可比,那叫师恩浩荡。这浩荡师恩怎报?时常念及老师,关注老师,力所能及为老师办点实事,算报恩。这方面志平同学是榜样,他还为师生交流组建起了微信群,搭建起了师生交流平台。更为重要的报恩,则是秉承师志,将老师所传递的敬业真诚,与人为善的人格品质继承下来并加以发扬光大,于任何情况下经受得住考验,不忘初衷做个大写的好人。
人生舞台掐头去尾,关键就那么三四十年。我们这代人关键的三四十年,刚好与国家改革开放同步,想来颇有几分戏剧性。想当然地看,似乎可以乘势而为,弄出点戏剧性效果,既可光宗耀祖,也为老师争气增光。可是,人贵有自知之明,象我们这帮子生在6零前长在文革中的人,无论身体还是知识均明显先天不足,且身处偏远背景单薄,不要说做成大事,能做成小事就不错了。改革开放三四十年,社会进步了,国家强大了,国民生产生活条件也大为改观了,这是就宏观而言的。就微观而言,具体到从亲身经历这个历史进程的个人遭遇去看,比如象志平同学那样从改制失业自谋生计挣扎打拼过来的人员角度去看,改革开放,绝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多少次坎坷曲折,多少次利益诱惑,我们不是没有动过大胆跨出去一步的念头,但是我们终究没有迈过去自己心中那道坎,而这坎,是由先贤榜样奠基,由老师的谆谆教诲一点点垒积而成的。为了这份坚持,我们失去了一些所谓的机会,没有象一些人那样不择手段将蛋糕做大。如今,伴随社会阵痛之后的有序化到来,一代人人生大幕徐徐下落,铅华退去,目睹被弄来凉起遭到清算,抓来关起痛失自由的人设暴雷连环上演,我们为守住了心中那一亩三分地倍感欣慰。回望来路,我们感到几分悲壮但绝不悲哀。我班同学无论体制内工作的还是自谋职业的,全部安全着陆,过上了吃穿不愁居有定所的日子,后辈们也还算过得有奔头,表明大家既没精神越轨又没畏难躺平一一这是我班同学几十年后交给老师的人生答卷,成绩虽不亮眼,但总算没给老师丢人,我们知足了。
话似乎扯远了。时光永续向前,如今的我们已经处在了走进夕阳的日子,优雅地老去,是摆在同学们面前的新课题。社会上流传这样的说法:现在的坏人变老了,意在嘲讽我们这些文革过来的红卫兵们。我们要争这口气,拒绝活成为老不尊的例子。诚然,做个好老人并非十分容易,就象亊实表明做个好人并非十分容易一样。优雅地老去,更不是说说就能做到。这需要学习,再次向老师看齐,向身边及其他社会上的好老人看齐,也需要同学们相互激励。今天这场相去半个世纪的师生会,既是对过去做人理念的巩固与加持,也是一次难得的再学习机会。让我们珍惜此生缘份,不忘师恩,秉承师志,彼此关照,充实自在,一路欢歌向夕阳!
2023,11,23,酒城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