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脚下,灞河边上,一处多少年无人问津的小村子里,如今却吸引着无数青年才俊前来拜访。原来,在这个小村子里,藏匿着一座世界上最好的住宅——玉山石柴,也叫父亲的宅。
父亲的宅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玉山镇,是马清运老师为他日渐老去的父亲建的,几年前,“父亲”去世了,宅子也就空了,马老师偶尔也回来住两天。宅子是在原来老宅的基础上改造,采用的全是当地的材料,工人也是当地的民工,建造的时候,甚至连一张施工图纸也没有,仅仅有的只是马老师的两张手绘草图。房子的外墙完全是由当地河里的石头建造而成的,这些矗立的石头无不透漏着大西北的泥土与气息。这里的石头,浸过雨后,会呈现各不相同的颜色,于是每场雨后,父亲的宅也是五颜六色的,十分漂亮。
(马清运,1965年生于陕西省西安市。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设计总监。1995年,在纽约成立马达思班建筑师事务所,总部设在上海,设计作品有恒隆广场、宁波日报社总部、天一广场、宁波老外滩街区改造、浙江大学宁波分校、宁波服装学院等等。2006年担任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百度百科》)
初识马清运老师和他的玉山石柴是在一次建筑设计专业课上,当我第一次在屏幕上看到马老师用用石头做出来的房子时就被他深深吸引住了。当地的建筑材料,工匠,工艺,用马老师惯用的建筑理念,以传统颠覆传统的手法,使石头房子达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为了能亲眼目睹一下这石头房子,就在今年的三月底,我独自一人,踏上了去蓝田寻访的旅程。在白鹿原上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我的路线,石头房子离我学校并不是很远,导航显示也仅仅只有64公里,预计3小时到达(转车加山路)由于一天之内得回来,所以,那天我早早的就出发了,在校门口乘坐241到半坡下,然后右转进入大路口等西安到许庙的大巴车,我那天比较幸运,刚到半坡就上了去许庙的车,大约一个小时车程就到玉山镇了,比预期的要快好多。到了玉山镇,其实只是寻访的开始。父亲的宅的的确确是一座隐藏在大山深处的房子,藏的连手机地图都无法确定其准确位置。到了玉山镇只能依靠当地的村民指路。当时,我也不确定父亲的宅离玉山镇有多远,于是就问了一个阿姨:“阿姨,请问父亲的宅怎么走。”阿姨一脸蒙逼,完全不知道我在说啥,原来,当地的村民都称父亲的宅为“石头房子”。说起石头房子,整个玉山镇,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经过村民的指点,我走过了一条狭长的乡间小路,跨过了一条小溪,由于走错了路,还翻过了一座小山包,最终来到了马老师在玉山建的另一座房子“井宇”,原来村民把“井宇”误以为是石头房子。井宇也是马老师的一个很出色的作品,不过去的时候大门紧闭,只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大爷在看守着,我只能在外面看看,不曾进去欣赏。随后和老大爷聊了聊马老师的生平事迹,便离开继续寻找。幸好老大爷给我指了下路,穿过前面那个村子,然后翻过那座山就到了。
一个小时过后,我走过了村子,翻了山越了岭,依旧看不到与石头房子有关的任何东西。无奈之下,再次问了一个大叔,大叔说你走错了,你往下看,看到前面那个村子没,就在那个村子里。最后,我继续了半个小时,来到了那个村门口,高高的门牌楼,上面写着杨寨村,往下有个指示牌,当我看到了“父亲的宅”四个字时,就像在沙漠中发现了绿洲一样,估计那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了。
走到了村子的尽头,往右一瞥,石头房子映入眼帘。前面就是“辋川”,当年王维隐居之地,后面玉山重软叠嶂,好一派时尚田园的景象。石头房子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整个房子全是由石头堆砌而成,而这一块块的石头在河里躺了几百年早已变得圆润光滑,给人十分舒服的感觉每天来这里参观的人都有很多,但能找到这里的人也确属不易。石头房子好几年都无人居住,钥匙托付给了当地一个阿姨看管,平时都不让人进去参观,但那天我真的特别幸运,刚到那时,正好一位老师说服了管钥匙的阿姨开门让我们进去看看。这才得以一睹石头房子内部真正的样子。
跨过门槛,进入到院子里,两颗开满了花的广玉兰,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一白一紫,十分迷人。进入房子内屋,里面所有的墙壁,地面,门板,以及落地窗全部是由当地的竹节板搭建而成。此种风格和和马清运位于上海的马达思班建筑事务所如出一辙。而在大多数人看来,这种又不耐晒,又不耐雨的竹节板根本不适合装潢,是经不起多久折腾的。但在马清运看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建筑是不会消失的,在有些事物上是没必要期盼天长地久。
用最原始的材料,最原始的工匠,最原始的方法,也许这就是赋予这座住宅最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