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轻染,气节弘
屹立青岸,不与谁同
傲然,尘世间
毛笔,中国传统文化的“文房四宝”之一
其发祥地是河南省项城市孙店镇汝阳刘村
据《项城县志》记载,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有名讳的制笔工艺传承人至今有66代
素有“毛笔之乡”、“妙笔之乡”的之称
汝阳刘村制作毛笔的历史十分悠久
早在2200多年的秦朝就有了毛笔
秦代是毛笔工艺发展的开端
是由秦朝大将蒙恬所创,被后人尊为“毛笔鼻祖”
后来蒙恬将军的文书刘寅传承后世,发扬光大
人称“传笔之祖”
刘寅和秦代文字学家程邈相交甚厚,以“蒙恬笔”赠之
于是,“蒙恬笔”便在朝野得到传播和光大
公元前210年,蒙恬死后,汉高祖刘邦非常重视文化发展
将秦朝蒙恬的参军、精熟制笔人刘寅请入宫中,专司制笔
并命刘氏族人跟其学习研究,进一步精化
并将其所制之笔纳入宫廷专用毛笔
后来毛笔制作就做为汉宫的一门绝技,世代相传,传男不传女
把“蒙恬笔”的制作工艺传之于刘氏子孙
东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谢安,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
和王羲之志趣相投,情同手足
有一年的秋天,谢安回太康老家省亲,路过项城汝阳刘村
购得数管上乘汝阳刘毛笔
回到南京后,送给王羲之几支
王羲之挥笔写下了《黄庭经》
顿觉洒脱流畅,婉转自如,拍额称奇
连声赞曰:“妙笔!妙笔!妙笔是也!”
王羲之从此与汝阳刘结下了不解之缘
汝阳刘村第64代传人张凤云自幼聪慧,心灵手巧
剪纸、手工布艺样样精通
她18岁时嫁入汝阳刘村
其公公第63代传人刘东志,幼承家传
十七岁通晓制笔各道工序,布蒙双眼能齐毛
人送绰号“一竹笋”(形容做的毛笔像一棵竹笋)
所制纯紫尖毛笔在业内独领风骚,声名远震后创办“泰和堂”笔庄
刘东志打破传男不传女的祖训
将制笔技艺传给儿媳张凤云
张凤云得刘东志真传
现为“泰和堂”笔庄纯紫尖毛笔唯一传人,艺盖群雄
张凤云为洋河大手笔·毛笔部分进行创作
其儿子刘忠领14岁开始学习雕刻,17岁学会制笔
坚持传统的手工刻字
他不仅精通雕刻技艺,书法功底也很深厚
有着书法功底的他刻出来的字更具有艺术美
“汝阳刘”毛笔选料考究
仅兔毫的选择标准是秋毫取健,取尖,春夏毫则不要
狼毫的选择就必须要到东北去采集过冬的黄鼠狼尾毛来制作
这种投入大量人力耐心做出的毛笔
一直保有着汝阳刘制笔本质的淳朴和质地的饱满
每一道工序都浸透着指尖的温度
分毛—脱脂—去绒—装毛—齐毛—垫毛—切毛—梳毛—修毛—成头等
足足百余道工艺
概括起来,便所谓“水盆”和“干活”两大工序
张凤云为洋河大手笔·毛笔部分进行创作
白天光线明媚,薅毛工作便在日间进行
繁杂缓慢的纯手工薅毛要耗费漫长的时间,毛发纤细脆弱
只有在手指温度的感应下,方得知用力的轻重、发力的恰好时刻
一根毛薅下来,要保证毛的生命力和原本弹性
才能使最终制成的笔头吸墨饱满、下笔婉转
张凤云为洋河大手笔·毛笔部分进行创作
来自天然石料的石灰注入新汲的井水
便成为“水盆”工序中“脱脂”的基础设备
薅下来的毛放置在石灰水中,浸泡一两天
将毫毛上的油脂和腥味去除干净
除脂的石灰水大有讲究——太浓会伤到毛的品质
太淡则不能起到脱脂的效果
浸泡太久,又容易导致毛料的使用寿命变短
无论春夏秋冬,水必须保持自然的温度
秋凉冬寒,毫毛经五指包裹
一遍遍揉搓、摩挲
在成笔之初便注入了顺应天时的情感和人性的温度
除脂后,还要用骨梳细细地将绒毛一一清理出来
越精细的事物越讲究
所谓吹毛求疵,莫不如此
匠人的每一次梳理
都如过去几十年中的日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重复的是步骤
清理的是一次次的朴素匠心
张凤云为洋河大手笔·毛笔部分进行创作
经过这些在自然天光中完成的步骤
因为齐毛要求的极端工整
明亮的强度白炽灯下,每一粒微尘都纤毫毕现
长满老茧的匠人之手小心翼翼地伸出
将毫毛的尖端整齐排列在一条线上
多次整理后将毛根切齐
让每根毫毛的长度保持一致
沥水、整顿、细致审视
信手拈来娴熟于心
已经成为匠人手上永恒的肌肉记忆
专心致意间,只听得到自己的呼吸声
时光慢走,日光缓坠,如琢如磨,如雕如刻
也许一生的坚守
并非都来自庞大的梦想
生于平凡的人,淳朴于平凡
千千万万的人流中
如你如我,都有匠心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