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言自语
一个老去的90后,没有追过什么星,准确的说,应该是20多岁的年纪,内心却老了至少一倍。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应该是曾国藩,我这一生大概怎么样一定是因为他。
今天想分享一下我的精神偶像,原文不是我写,为了表示对作者的尊重,以下内容均是我一字字码上的,希望能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给可能彷徨的你送上一些平静或者一个出口。
二、曾国藩的脱胎换骨之路(新华网)
01 三十岁以前是庸人
曾国藩的老家是湖南省湘江县大界白杨坪。地处离县城一百三十里的群山之中,虽山清水秀,风景不恶,但交通不便,消息闭塞。
曾国藩在诗中这样说这里“世事痴聋百不识,笑置诗书如埃尘。”在曾国藩的父亲曽麟书之前,几百年间,这里连个秀才也没出过。不但“无以学业发明者”,也没出现过大富大贵之族,可以说是一处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传统时代,农民们想要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困窘生活,几乎只有供子弟读书一途。曾国藩的曾祖父曾玉屏中年之后的全部期望就是子孙们靠读书走出这片天地。他不惜血本,供长子曽麟书读书,曽麟书资质实在太差,虽然在父亲的严厉督责下,兀日穷年,攻读不懈,却连考了十七次秀才都失败了。
作为长孙,曾国藩身上背负着上两代的希望。然而曾家的遗传似乎确实不高明,曾国藩从十四岁起参加县试,也是榜榜落地,接连七次都名落孙山,他的四个弟弟也没有一个读书成功。曾家已经习惯了考试失败后的沮丧气氛,他们几乎快要认命了。
然而,二十三岁那年,曾国藩的命运忽然峰回路转。这一年他中了秀才,第二年又中了举人。再五年后的道光二十八年,二十八岁的曾国藩中了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虽然跃过了龙门,但此时的曾国藩整个眼眶里只装得下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从气质到观念,与其他庸鄙的乡下读书人并无本质不同。在白杨坪这个小天地里成长起来的曾国藩把精力全部都用在八股文上,朝夕过往不过是些鄙儒,其中甚至还有些“损友”。进京为官以前,曾国藩耳目所听闻的,不过是鼓吹变际发家的地方戏;头脑中所想的,不过是当官发财,给家里争口气。好友刘蓉说他当时“锐意功名”,他自己也说当时最大的心事不过是“急于科举”。在道光二十三年的一封家书中他说:”余少时天分不甚低,厥后日与庸鄙者处,全无所闻,窍被茅塞久矣。“
道光二十年,曾国藩结束在家“把戏”,抵达北京,开始了漫长的官宦生涯。刚过而立之年的曾国藩和每个普通人一样,有着大大小小许多缺点。
一是心性浮躁,坐不住。曾国藩天生乐于交往、喜欢热闹、诙谐幽默。在北京头两年,他用于社交的时间太多,每天都要"四处争逐",走东家串西家,酒食宴饮,穷侃雄谈,下棋听戏。虽然他给自己定了自修课程表,但执行的并不好,认真读书的时间太少,有时间读书心也静不下来。
道光二十年六月,曾国藩在日记中说,四月份“留馆”之后,他“本要用功”。但“日日玩憩,不觉过了四十余天”。他总结自己四十多天内,除了给家里写过几封信,给人做了一首寿文之外,“余皆怠忽,因循过日,故日日无可记录”。因此他在日记中给自己立了日课,每天都要早起,写大字一百,温习经书,阅读史籍,还要写诗作文。
但这个日课还是没有认真执行,虽然比以前用功了些,但他还是经常“宴起”,喝酒、聊天、下棋,出门拜客。
二是为人傲慢,修养不佳。虽然资质并不是特别优异,但曾国藩在湖南乡下朋友圈里总算出类拔萃,并且少年科第,所以一度顾盼自雄。在北京的最初几年,“高己卑人”,“凡事见得自己是而他人不是”,这些最常见的人性缺陷在他身上体现的很明显,他待人接物,不周到之处甚多。他的几个至交甚至都曾直言不讳的指出过他的傲慢。
因为修养不佳,脾气火爆,曾国藩到北京头几年与朋友打过两次大架。第一次是与同乡,刑部主事郑小珊因一言不合,恶言相向。普通人在社交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言不由衷,语涉虚伪。比如在社交场合常顺情说好话,习惯给人戴高帽子。比如自矜自夸,不懂装懂,显摆自己,夸夸其谈。人性中这些常态在曾国藩身上一样存在,甚至更突出。畏友邵懿辰指出他的第三个缺点就是伪,谓对人能做几副面孔也。
对一般人来说,这些都是无伤大雅的社交习态,如喝汤时不小心会出声一样,几乎人人不能避免。但对于圣人之徒来说,确实相当严重的问题。除了以上缺点以外,曾国藩认为自己还有“好色”的缺点,这点也必须改过。
02 脱胎换骨
三十岁是曾国藩一生最重要的分水岭。
曾国藩之于后人最大的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中人,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人。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真诚的投入自我完善,他的本领可以增长十倍,见识可以高明十倍,心胸可以扩展十倍,气质可以纯净十倍。愚钝之人,通过自我磨砺,也可以看得透,立得定,说的出,办的来。浮嚣之人,也可以变得清风明月般从容澄静。偏执之人,亦可以做到心胸开阔,不矜不伐。
道光二十年为官,不仅是曾国藩仕途上的起步,也是他一生自我完善的一个起点。
作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聚集了当时最顶级的人才,而翰林院更是精英之渊薮。一入翰院,曾国藩见到的多是气质不俗之士,往来揖让,每每领略到清风逸气。
曾国藩发现,这些人的精神气质与以前的朋友们大有不同。他们都是理学信徒,有着清教徒般的道德热情。他们自我要求严厉峻烈,对待他人真诚严肃,面对滚滚红尘内心坚定。
三十岁之前的曾国藩人生目标只是功名利禄,光宗耀祖。结识了这些良友之后,检讨自己,不觉自惭形秽,毅然立志。正是在三十岁这一年,曾国藩立下了“学做圣人之志”。人类最基本的一种倾向就是使自己变得完美,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的自我实现层次。
人的巨大潜力往往是人类所不自知的。所谓庸人,就是昏睡了一生的人,因为欲望缠绕,意志软弱,智慧不明,普通人一生只能动用上天赋予的很少一部分潜能。而英雄伟人则是醒过来的人,他们天性刚强,头脑有力,可以把自身潜能发挥的比较充分。而“圣人”,或者说达到自我实现状态的人,则是通过刻苦努力,穿透重重欲望缠绕,战胜种种那个困难,将自身潜能调动发挥到近乎极致。
从曾国藩身上,我们可以悟出自我完善的必经途径。首先是立坚定不拔之志。立志对一个人人格发展的意义是决定性的。人的巨大潜力是人类所不知的。曾国藩对这一点认知极深,他曾说过,“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如居室然,宏大则所宅者广,托庇者众。诚信则置址甚固,结构甚劳”。只有基础广阔,结实,才能在上面盖起宏伟壮大的生命之殿。曾国藩人生第一个成功之处,就在于立了最高远的志向。
有了志向,接下来就是实行力。道光二十二年开始,曾国藩开始了对自己的全方位的改造。他的办法是“日课”。他每天从起床到睡觉,吃喝拉撒睡,都进行自我监督。以圣人标准要求自己,时时刻刻监督检查自己的一举一动。他每天都要坚持用工楷认真书写日记,细细回忆检索自己这一天的一切言行,发现其中哪一点不符合圣人的要求,就要甄别出来,记载下来,深刻反省。
既然自我完善,首先当然就要抓紧时间,不能在“闲游荒业”。曾国藩给自己定下的基本学习日程:每天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这是必须完成的课程下限,除此之外,他还每日读《易》,练习作文,整个学习的效率大为提高。
但是,一个人想一下子改变久已养成的生活习惯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曾国藩为人交游广阔,又十分享受社交生活,因此虽然立下志向,也难免因为交游影响学习之事。他在日记中深入分析过自己为什么如此热衷于交游往来。他发现,有一些社交活动是当然必须的。但是另一些,则是可去可不去。问题就出在这些可去可不去的活动他多半都参加了。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自己想建立“为人周到”、“好交好为”的名声,也就是“好名”,希望别人说自己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自己性好热闹,在家里坐不住。
分析之后,他下决心缩小社交圈子,改变在朋友中的形象,以节约社交时间用于学习和自修。但因为以前交游太广,不可能一下子切断许多社会关系,所以必须采取渐进方式:“凡往日游戏随和之处,不能遽立崖岸,唯当往还渐稀,相见必敬,渐改争逐之习。”
争逐之习可渐改,意气之过则须立克。曾国藩修身之始,另一个着力点是改变自己的暴脾气。和大多数初入社会的青年一样,刚到北京的曾国藩待人天真,一片直拙。一旦成为朋友,久掏心输肝同时也要求对方对自己毫无保留,缺乏人我相交必须的距离感和分寸感。曾国藩既然以“圣人”自欺,也不自觉的以圣人标准要求朋友,经常说话过于直接,不留余地,不分你我,因此很容易与朋友发生冲突。这个缺点,他的一些朋友知之甚深。
03 看平地长的万丈高
曾国藩认为,磨练自己要有如鸡孵蛋般的耐心和韧性。他的一年,就是不断自我攻伐、自我砥砺的一生。因此也是不断脱胎换骨、变化气质、增长本领的一生。
曾国藩曾以“求阙”命名自己的书房,从青年到老年,曾国藩都生活在不停的自责中,不断寻求、针砭自己的缺点。晚年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时说,人的一生,就如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满满成熟“毋揠毋助,看平地长的万丈高。”
三、有话想说
文章较长,希望你一字一句的看完了。这类文章在当下真是不可多得,互联网碎片化信息和鸡汤式灌溉与此相比还是相形见绌,文风稳重又扎实,十分接地气,愿对你又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