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刷今日头条看到一个视频,观众问崔永元,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嗑瓜子半个小时,学习看书却不行呢?我一看非常符合我想要写的时间管理的最新感悟,于是就作为选题了。
我发现,嗑瓜子可以吸引人长时间的专注,不是因为瓜子好吃,而是关键在于磕。如果仅仅是因为好吃的话,那么卖得更好的是拨好的瓜子仁,不用自己磕,还能一次一大口。
我分析了一下磕瓜子的行为:
1、难度低,所以做这件事没有压力,
2、一秒钟就可以完成,反馈快,
3、因为仁小,仅仅够塞牙缝,带给人一种不满足感。
剔除行为,观察心理反应,可以得出:
没压力+反馈快+不满足感=坚持
套用这个公式就可以反证出为什么学习看书,那么难于持续专注。
时间管理在心理层去讲其实管理的是反馈。
你坚持根据时间管理的方法安排自己的工作后,会出现三种情况:
1,你做的事情持续给你带来正向反馈,就能持续给你带来激励你去坚持。什么叫正面反馈?就是反馈后得到一种积极的情绪。例如磕完一粒瓜子带来的不满足感,想要去填补;写完一篇文章后得到点赞,带来一种成就感;海豚每做完一个动作,得到一条鱼的奖励,带来一种愉悦感。
2、你做的事情给你带来了反面反馈,例如每天早起打卡,实际上你是不喜欢早起的,那么你就是在培养对早起厌恶的想法,持续的负面反馈,事情坚持不久的。就像我在简书的日更,但是每天的阅读量非常的少,我观察了一下其他上千上万粉丝的大v,阅读量也好不了我多少,这就证明了简书这个平台对读者已经没有吸引力了,我在这里写东西,从开始的正面反馈慢慢向负面情绪转移了。
3、你想做的事情太多,你不知道应该先做哪个,导致了反馈混乱的状态。“好像很多事情做,好像每件事都应该先做”处于这种状态是反馈源太多,导致的混乱,也就是精神熵增过高,然后无所事事,不知所事,玩手机玩了一天就过去了。这个状态就像是几个人同时对着你说话,抢着要你回答,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离开。
那该如何利用反馈实现自我管理的目的?
首先,设置反馈的确定性。磕一个瓜子,一定会得到一个瓜子仁(只要正常的话)。你搭上一个地铁,一定会去到你的目的地。以前简书有首页投稿,只要你的文章写得好,就能上首页然后得到更大的流量,现在没有了首页投稿,就等于我没有反馈,我写得好,却不一定能得到更大的阅读量。这就是简书的产品经理把一个确定性变成不确定性,产品体验就是这样变差的。
同样,放在学习上,罗胖以前每天会在他的公众号推送一条60秒的语音,这个60秒就是一个确定性,如果没有时间显示,你就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听完,不是他的忠实粉丝就未必会去听了。但是看到60秒,这个大家都能抽出的时间,于是听听也无妨。
如果有人跟你玩游戏,你看完100本书就给你100万,我相信很多人都能完成,因为确定性。但是如果换个说法,你看完100本书也许能赚到100万,那么这就不是大家都能坚持的,因为不确定。
其次,设置反馈的时间长短与节奏。磕一个瓜子,一秒钟就可以带来一个反馈,王者荣耀20分钟一局带来一个反馈。写完一篇文章约2小时,会得到一些点赞的反馈。减肥10斤,可能要3个月才得到反馈。创业赚钱,也许要几年以上才能得到反馈。
看看上面的反馈所需要的时间,从1秒到几年,很明显时间越短,越容易坚持。写博客可以无限个字,而写微博却只能140个字,用的时间越短,使用的频率就越高。
以前我为了让自己在家煮饭,买了电饭煲,电磁炉,锅,炖汤煲,高压锅啊等等丰富的烹饪工具,但是用没几次,我就没用了,坚持不了多久。后来我学了断舍离,我把厨具就减到一双筷子,一个匙羹,一个泡面锅,一个炒菜的小锅,就这么简单的几个工具,限制我做煮饭只能去煮一些简单的弄熟就能吃的东西,然后又容易洗。
由于客观的限制,导致我只要10分钟就能煮好一顿饭,洗好这些烹饪工具只要一分钟,从此在家煮饭对我来讲就变成一件10几分钟的事情,无论我煮什么,都是差不多这个节奏。时间变短了,使用频率就变高了。以前各种烹饪工具煮什么都行,那时我的借口也是什么都行。
最后,设置反馈源单一。几十个想法在你心里打架,你做任何一个先,都会顺了哥情失嫂意。虽然我不介意三妻四妾,但是做事情除了专一没别的选择。
碰到“好像很多事情做,好像每一件事都应该先做”的时候,我就会列个思维导图,先写下现在的感受,列出想做的各种事情,然后分析各件事情所需的时间,条件,重要性,然后挑一个最重要的做。
这个过程不能心里想想。想,会可以附带情绪的过程,而情绪才是让你失控的原因。写,是一个从脑海里提炼想法,然后找词汇,表述出来的过程。这就等于让你从情绪思维转向理性思维。写下来的作用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理性一点。等于让你心里面的各个人都不用讲话交流,而是变成写信。心理瞬间会平静很多。
本来写了开头,我的心理已经不想写了,因为想到的都是简书负面的反馈。但是我后来改变了自己的心理预期,把在简书写作出人头地的目的放弃,改为每天记录自己的思考。这个想法,给我带来了正面的反馈,于是我能把这篇文章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