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每天都有期待回家的感觉?
你是否觉得家里的每件物品都会让你感觉心动?
那么这些物品组合在一起是否还会继续觉得心动?
缘起一月份上的M6课程中“包包的故事”(想知是怎样的过程可以来课程中体验,不剧透【嘿哈】)利用春节假期读完了近藤麻理惠(作者5岁就开始阅读家居杂志,初中阅读整理类书籍,18岁开始担任整理顾问,入选《时代》周刊“影响世界的100人)的这本书,读的过程与读完的感受,可以用激动来形容心情。就只是读了这本书就感觉人清爽了很多 。不免过程中有试验了一下下书中的小妙招,更是让我感觉体验到心情更加愉悦(见下图)。
该书分为五章讲述,我的总结是这本书就是分了三段:
为什么要做整理
过“理想的生活”而不是被繁杂的日常缠绕,信息时代太需要断舍离
整理的方法
做一次彻底的“节庆整理”然后加以“日常整理”保持,按物品种类进行整理,一次性把一类物品集中整理(书中建议早晨开始做),每一件物品放在手里用心感受,是否心动。整理的过程也是自己与物品对话的过程。
整理后带来的好处
书中列举了一些实践后客户的变化:提升自己的决断力,知道什么对自己更重要,还可以起到瘦身之功效(这点可能对女生来说很有诱惑力)
最后我想用三组对比来形容我对这本书的体会:
收纳 VS 丢弃
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的观念觉得,东西存在就是合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如何收纳,如何将有限的空间进行合理化分配与使用。直到看这本书才真正明白,应该对数量有所控制而不是一味的拥有,如果拥有了并没有使用或让它尘封于箱底,对于物品来说它的意义完全没有发挥的同时还让家里增加了负担,因此对于只是数量的徒增毫无意义,要学会放弃。人近四十,不应再像新出生的婴儿那样只做加法,还要学会做减法。去年在“得到”上听了一门整理的课,也只是想对家庭的收纳有更好的方法,其实只学会了一招,就是对于一年以上未用的物品考虑它的去留。不记得何时开始做家庭财务记录,但有记录显示是2009年6月至今,记的方式也在不断的调整中,直到去年年底对账目明细做了优化(家里的财务规整到一起,不在记录多个银行流水)的那一刻突然有种莫名的轻松,看了这本书给了我全新的概念,那一刻也应该称作心动吧,生命里应只留下让你心动的物品。
心动 VS 需要
很多不愿意舍弃的物品,总觉得万一有需要的地方呢?其实书中的意思是哪有那么多万一,当你对丢弃的物品时感悟到,在我买你时已经让我感受到瞬间心动的同时它的使命就已经完全,如果在丢弃的时候可以明白,这并不适合我,其实它也发挥了作用。
如果每天到家后能够完全被心动的物品包围着,这才是家的意义与感觉。所以我会从自我的物品开始整理,计划在今年8月底前先完成自己的衣物和书籍的整理,再带动孩子和爸爸整理自己的物品,争取明年2月让我家成为心动的窝,我也希望自己的行动可以给到身边的人一些启示,所以会在九月和明年三月再复盘自己“整理”之路。
过去 VS 未来
不愿丢弃的原因是对过去的执着还是对未来的不安,说的真好。不念过去,不惧未来,真的做到了对当下的享受了吗?记得去年写过一篇文章《成长 | 决策中的伤感与不舍》,对于“公开课”管理的放下有些伤感,当时也是写到最后才突然意识到,伤感是因为对过去付出的不舍,然而写完那篇文章后开始释然更加专注在“企业内训课程”上的投入,因此年底收获了公司的“卓越成就奖”。
过心动的下半生,从整理开始
很有意义的一本书,新年读到这本书,为人生的下半场开始减负,更加轻盈的前行,简单前行,做自己想做的事儿,过简单快乐的人生。让自己的每一天闪耀光芒,感谢你让我对整理有了新的认识,读到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