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书是一个好习惯,特别是如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会读书,能读书,多读书的人本身就具有核心竞争力。
可是经常有人有疑问,为什么感觉自己读过了很多书,都没什么用,读书没有真正带给自己改变?
我认为这种情况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你所谓的读了“很多书”,基数比较小,一年读5本,10年下来其实也就只有50本而已,这个数量只是善读者一年的读书数量。山东大学的研究生丁安琪只要一有时间就泡在图书馆,被称为“图书馆女孩”,她一年读书600多本。
人家这个是真的读了很多书,你可能是以为自己读了很多书。
:第二个,你是用眼睛记忆,而不是用大脑记忆。如果读书只是简单追求“读过”,那么就算你一年看完了1000本书,对你来说除了补充一些碎片化信息外,其他什么也不会留下。
即便是留下的信息,也不会太长久,因为明年这个时候,你可能就会忘记。对我们自身来说,眼睛读完的只能叫信息,能长期记在脑子里的才叫知识。
:第三个,是读书方法的问题。很多人会说我只要认真读书不就可以了吗?还要学劳什子的读书方法?嗯,当然要学。
如果你是机械操作工,师傅一开始会教你机械操作的技巧,他教给你的一定是最基础的操作方法,你把这套技巧学到家,也只能跟师傅一样厉害,想超过师傅,只有在原有技术上改良,不改良你的技术永远不可能强过师傅。
同样是做技术,每个人的效率都不同,除了熟练与否外,差距其实就在方法上。
2
今天我们重点讲讲读书方法。
我自己读书其实就有很多方法,因为这些方法我才容易将书读进脑子里,而不是眼睛里。
怎么读呢?我举个例子。
写作班第一期的时候,一些学员写作时候内容特别干,我就建议大家关注下卢思浩的公众号,看看比较“柔软”的文字怎么写,很多人看完后很感谢我,说这鸡汤看得太给力了,战斗力满满。
嗯???
我觉得大家可能误解了我的意思,我们看一些有能量磁场的书,认真去看的不是别人的“正能量”,这东西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多大用处。在成年人的生活中,成绩要比鸡汤重要的多。
那我们看什么?看别人是如何用词用句,如何描述一个场景。同样是描述一个场景,同样都是使用汉字,别人写出来画面感十足,而且又有力量,到你手里就变成了一堆废话。
为什么?这个你要好好研究下。
怎么研究?看别人每句话是如何写的,为什么这么写?你又是怎么写的?几次一对比,问题不就浮出水面了吗?
我最近买了王朔文集,一套15本,我就是随机拿出一本,一句一句去读,去想,对方为什么这么写?想着想着,就找到了一些细节问题,我把它记录下来,然后自己在文章里实践,并且分享给学员。
这算是很有“目的性”的读书,明确自己要什么。很多人读不好,就是一开始没搞清自己“要什么”。
市面上的畅销书特别多,很多都是好书,但说它是好书不是因为别人写的多正能量,多鸡汤,关键是你要从里面捕捉到你想要的那部分内容。
你现在想放弃,需要鼓励,可以读读里面有力量的句子;你要学写故事,就看对方的故事是如何写的,一个字一个字去读,去研究对方用词用句的巧妙。你要干货,就看看对方最困难的时候,他是如何走过来的,用了哪些方法?重点关注对方“当时是如何做的‘’。
大部分的书,都不是随便读一读,要读而用之。你都不知道读这本书的目的在哪?怎么开发出它的用处?
3
再说一次,读书绝不是把一本书读完,而是把一本书中你需要的地方吃透。
有时候不是每本书都要一页一页认真读,对你有用的可能只有几句话。读你认为没用的段落时,你全可以快速跳读,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你需要的部分。
读什么书需要一页一页认真翻?
我通常是在读小说、历史、经典读物时。